【職場人語】結構師遇地震就「挫勒等」 燒光2億推廣建築安全設計獨家工法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戴雲發投身結構安全「傳教」近20年,自研耐震強、一根到底的鋼筋工法。
戴雲發投身結構安全「傳教」近20年,自研耐震強、一根到底的鋼筋工法。
25年前的921地震不只影響台灣建築業,也改變人稱「結構教父」戴雲發的後半人生。
結構技師戴雲發創業不久就遇到921,研究倒塌大樓後深知原因,也發現設計施工原來是「兩樣情」,讓他每天「挫勒等」,深怕下次地震倒塌的是自己設計的樓。40歲那年,他放棄數百萬元年薪跑遍全台,推廣自己設計的耐震工法與施工履歷,19年燒光2億元積蓄,近5年才有建商陸續採用,黑暗的隧道漸露曙光,但傳教之路依然漫漫。
20240918bus005
今年8月有感地震頻傳,戴雲發特別帶我們到中麗建設位在桃園棒球場旁的工地「實戰演習」、看他獨家研發的「柱中柱Alfa Safe」鋼筋怎麼綁,「傳統工程將一條條長鋼筋先剪斷、再綁上鐵絲圍起,一棟樓至少產生20萬個控制點(可能鬆脫),我們一根到底、一體成形就解決了,沒有斷點!」他指外方內圓的柱子說:「製造泡澡木桶時,會在外圍上一圈鐵絲,因為圓形是最穩定的形狀,在柱子內加上圓形鋼箍,韌性更強。」
戴著眼鏡、長相斯文的他,身處工地即使臉頰已滴下汗珠,但襯衫依然筆挺,因為柱中柱是在工廠先加工做好,送到工地只需組裝、乾淨到沒有鐵屑。

自研新工法 韌性強1倍

柱中柱經「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試驗試體做試驗,抗震靱性可大幅提升近一倍,系統牆抗震靭性有效提升33 %戴雲發自豪的說:「防水保固10到15年,房子撐100年不是問題」。這套建築工法讓他得到「國家發明創作獎」金牌,也是與潤弘精密工程的「預鑄工法」,唯二被寫入《台灣建築50年》專書裡的工法,他創立的「建築安全履歷協會」也被寫進專書,「我是同時有2項事蹟被寫進書裡的。」
20240918bus005
採用「柱中柱Alfa Safe」工法對於工班要求較高,因此中麗建設11個建案幾乎都是同一批師傅。
這些榮耀讓外界尊稱戴雲發為「結構教父」「結構安全傳教士」,每每發生地震,媒體就蜂擁至辦公室訪問結構的重要性,但他的事業並未因此加分,「全台使用我工法的建案還不多,更不用說建築安全履歷。建商都標榜燈光、百萬元廚具,但灌漿後就看不見的鋼筋,哪個建商敢在施工過程中透明,工地讓人隨便看。」
戴雲發說話時總帶著靦腆的笑容,不疾不徐、沒有太強烈情緒,面對自己投入近20年推廣的結構安全產品叫好卻不太叫座,出身中壢農村家庭的他說:「我是鄉下小孩,抗壓力很夠!小時候早上5點就摸黑去田裡工作完再上學,放學後又去下田,沒時間跟其他小孩玩,因為父親只給休大年初一,所以我比較少跟人互動,個性很害羞。」
20240918bus005
戴雲發高中時全家一起蓋的農舍,曾被得利晴雨漆選來拍廣告。(戴雲發提供)
高一時他就和建築結緣,「哥哥在大理石工廠工作,我也常去打工,媽媽50歲生日時,我跟哥哥們決定蓋一間農舍作為禮物,哥哥們畫草稿,我當砌磚小工,這間房子還上過油漆廣告,媽媽現在90多歲還住在裡面。」
從小就偏好數學與力學的戴雲發,台大土木碩士一畢業,就考到結構技師執照,陸續在中華工程(現為台灣世曦)及結構師事務所擔任工程師,「我根據建築師畫好的圖,計算建物梁柱結構的支撐力,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很爆肝。」32歲那年,戴雲發自己創業開設結構技師事務所,一時意氣風發,但有次到工地巡視,發現「鋼筋該做彎勾的地方沒做好」,「我客氣地指出錯誤,沒想到師傅一句:『你自己來綁給我看,做不到不要來要求我。』」他知道自己的力學理論正確,卻因無法實際操作而「大破防」,「我永遠記得那個工班師傅抬頭看我的表情。」這事件埋下他日後棄結構師轉當「結構傳教士」的種子。

憂施工品質 提建安履歷

創業2、3年後,發生了921地震,戴雲發受邀為危樓判斷結構安全,「我放下自己事務所所有工作,花了2個月時間去看受損嚴重的建築,發現不方正的結構、不規則亂連一通的L型設計,遇到地震就會軟腳斷裂、就算沒斷也會漏水。」他把看過數十棟危樓的經驗分享給業主,卻被設計建案外觀的建築師嗆說:「你幫我算結構就好,意見不要太多!」因為意見太多,他被換掉過幾次,但仍有中悅、麗寶建設等知名建商請他擔任結構設計,在桃園頗具盛名,一年可接案近200件,累積數億元身家,但40歲前,他沒有入手半間房子,一直當租屋族,「因為不確定施工是否有做到位。」
20240918bus005
每戶專屬的建築安全履歷將每根鋼筋、梁柱規劃詳盡記錄,厚度宛如一本百科全書。
隨設計的案子愈多,戴雲發心理壓力也愈大,「設計做好、施工做好,房子本來不會倒的,我對自己的設計有信心,但不能掌控施工現場,所以每次有地震我都很擔心,怕樓倒了名字被公布。」40歲生日時,他決定退休、放棄當結構技師,轉而無償推動結構安全,他萬萬沒想到踏上的竟是燒光2億元積蓄、甚至與前妻離婚的不歸路。
「結構安全有兩件事要同時做到,第一是有好的結構系統規劃設計,第二是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戴雲發想推廣記錄每個施工品質細節的「全棟建築安全履歷」,同時他搭高鐵南北跑,「幫建商對工班教育訓練,十幾年來都沒收錢。」這股無私幹勁,其實是從小受父親影響,「以前老家的路都是牛車路,比較窄,後來轎車出現,開小路會掉到田裡,我爸爸常帶著我跟哥哥們幫別人把車子抬起來,我們還自己買水泥石頭把路拓寬,造橋鋪路的精神成為我們的DNA。」戴雲發自費奔波傳教,建商施工品質漸有起色,他開心沒幾天,「從60分進步到80分,就是真正安全嗎?顯然不是。」
20240918bus005
「Alfa Safe」工法的鋼筋在工廠預造,工地比傳統工法乾淨整齊。
為了宣導結構安全,他在台北租了一層辦公室成立「結構安全館」,裡頭有各式展示土壤液化、地震模擬等模型,開幕前試營運,他很興奮地邀2位業界朋友先參觀,一位朋友說:「當結構技師很閒喔?改天來教我的工程師。」另一位朋友說:「你理論派的,台北房子很好賣,不用這麼辛苦。」試營運變成閉幕式,戴雲發深受打擊,他說:「成立這個館花了我多少時間,聽到這些話我瘋了!」這個館沒有再對外公開,也跟前妻離異。
回想那時,戴雲發說:「那是人生最低潮的時候,感覺要爆炸了。」周遭親友擔心他會想不開,當時傳出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跳海尋短消息,「當天有3個親友打給我,叫我要振作。」「我不會有這種(尋短)想法,還是會想辦法面對問題,這時有個長輩勸我乾脆談個戀愛,認識現在的太太。」
20240918bus005
戴雲發在人生低潮時遇見現在的老婆翁惠蘭(左),也成為他堅持結構安全的支柱。
重新調整好心態,戴雲發絕處逢生,他想到德國在3、40年前就有設備可以將鋼筋加工成「一體成型」,「我們無法確定每一個工人都能把鋼筋角度綁好,如果能在工廠先做好,送到工地就直接放上去,就能確保施工品質。」2011年,他獨家設計出「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接著又成立「建築安全履歷協會」,要為建案每一戶單獨記錄完整施工履歷。
但無論工法或是安全履歷,始終是紙上談兵。「我推廣5年沒一個案子採用,建商聽到我的工法都覺得可行,但又會質疑可以這樣蓋嗎?至於建築履歷他們則是嫌麻煩、興趣缺缺。」他再度陷入膠著之際,一個桃園大溪地主找上門,「他有300多坪土地想蓋透天厝,他朋友聽過我的演講,推薦他來找我。」

以作品推廣 完整版理念

為了將理論付諸實際行動,戴雲發與幾個朋友合開「中麗建設」,由他親自當工頭,手把手帶著工人施工。用自己發明的工法蓋出作品後,戴雲發的路沒有變得好走,因為他堅持工法要跟建築安全履歷綁在一起,「有些人說我有點偏執狂,但我覺得全棟Alfa Safe工法、全棟建築安全履歷才是建築安全的標配。」但完整版只有中麗及少數建商買單,直到2016年台南維冠大樓倒塌、2年後花蓮強震,921樓倒的地震惡夢又喚起國人重視結構安全。「你只搞完整版,沒有人要跟你玩,這樣也幫不上台灣建築業。」朋友的話點醒他,他決定不再堅持全套工法。
20240918bus005
不放棄任何傳教機會,戴雲發把自研工法印在煎餅上,逢人就送。
近5年採用Alfa Safe工法的建案愈來愈多,累積有500多個建案使用,「一個案子才6、70萬元,跟過去設計結構案,最高一個就有200萬元沒得比,但我好不容易走到現在,不能退回原本舒適圈做老本行。」太太翁惠蘭在他最低潮時一路陪伴,兩人這2年一起開始跑馬拉松,很快就上手,「練習全馬就是用對的跑步方法做對的事,其實跟推廣結構安全是同一個心法。」
20240918bus005
為了抗壓,戴雲發培養跑馬拉松的習慣,甚至到澳洲黃金海岸跑完全馬。(戴雲發提供)
「原本只給自己5年,現在已經19年多,人生最精華的時間我都貢獻給結構安全。」但他自覺「信徒」還是不夠多,因為只有不到1%的建案採用他的工法,建築安全履歷建案也只有11個。他仍不放棄任何宣傳機會,把自己工法印在煎餅上,逢人就送,送完再請廠商製作,因為他知道,離自己的理想,他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