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語】他做一件事接到五星飯店大單 還打進商務艙年賺300萬 製冰人林洲旭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大熱天林洲旭穿著全套保暖衣褲在負10度的冷凍室工作。他10年前就率先做威士忌冰塊,替傳統冰塊業找到新路。
大熱天林洲旭穿著全套保暖衣褲在負10度的冷凍室工作。他10年前就率先做威士忌冰塊,替傳統冰塊業找到新路。
酷熱難耐,冰塊需求量大增,製冰業者又被拱出來說是超夯產業。與冰塊為伍超過30年的林洲旭卻說:「有句俚語一賣冰、二做醫生,但現在很少人要做這行了。」
林洲旭在北部製冰業界頗有名,家族從阿公就開始賣冰,曾擁有百坪芋仔冰廠,父母則是冰塊中盤商,他學生時期就得幫忙鋸冰、送冰,對這行既熟悉又抗拒。因與父親理念不和,2011年自立門戶,借錢建製冰廠,從冰塊源頭把關,巔峰時,君悅飯店、王品、瓦城都是客戶。更率先量產高值化威士忌冰塊,打進航空商務艙。他說晶瑩剔透的冰塊並不難做,全看有沒有心。
位在新北三重的「就是冰」可說是林洲旭一個人的武林。盛夏34度高溫,他喝了一口冬瓜冰茶,便進入工作模式。「我們廠像是冰塊的中繼站,大冰塊送來,稍做處理,就要立刻搬進冷凍室進行再乾燥…」他邊講邊抓緊時間把一個個重150公斤的大冰塊搬到工作檯上鋸開、修邊,再換上厚重防寒衣褲、雪靴,戴上手套,進到零下十度的冷凍庫裡,低著頭專心裁切出各種尺寸的威士忌冰塊,再一個一個手工包裝。工序並不複雜,但林洲旭說,全台只有他可以做得到單顆包裝。

林洲旭小檔案

  • 出生:1972年
  • 現職:就是冰老闆
  • 學歷:南山商工、萬能科大化妝品應用管理畢
  • 家庭:單身
  • 年收入:300萬元
  • 成功心法:講究細節、提升品質、專注做事
  • 戰績:率先量產威士忌冰塊、全台唯一做到單顆包裝、打入航空公司商務艙

高規冰塊 攻航空商務艙

「難度在於包裝時不能有一點融化,所以全部要在冷凍庫裡完成。」他每天要關在冷凍室3到4小時,耐住寒凍、耐住性子工作。林洲旭是北部冰塊業的一號人物,他什麼冰塊都賣,碎冰塊、衛生冰塊一包包整齊放在冷凍室,等著物流司機回來要出貨。而方才裁切好的晶透威士忌冰塊,則是後來居上的熱門商品。「透亮的冰塊,要用慢速冷卻法製作,注入水時還要邊把空氣打掉。我是台灣第一個量產威士忌冰塊的,後來也有很多業者模仿,模仿沒關係,還削價競爭。我的冰塊肯定最貴。」貴不是沒原因,除了冷凍車送貨,林洲旭還把單顆包裝的威士忌冰塊十個一裝放在保麗龍盒裡運送,「我們送到每家店的冰塊,絕對都是有稜有角、漂漂亮亮。」
20240809bus001
晶瑩剔透如水晶球的圓形威士忌冰塊,賣相一流。
一顆5立方公分的威士忌冰塊賣10元,客戶除了全台高檔餐酒館、酒吧,還打進航空商務艙,「光是航空商務艙,一週就要送3,000顆過去…」等於每月上萬顆冰塊,都出自林洲旭之手,長時間在冷凍庫工作的他,即使全程戴著手套,手掌還是經常凍傷。
20240809bus001
林洲旭的威士忌冰塊全部單顆包裝,他說:「一顆5立方(公分)的小冰塊賣10元,一個大角冰才賣20元,可裁切出十幾個小冰塊。」
他翻開掌心要記者摸摸看,硬如假皮,而每天反覆做裁切動作,手臂也早就受傷。「我之前的手是很漂亮的,曾開過連鎖美甲館。」林洲旭家族兩代做冰,他卻當過這行的逃兵。
5、60年代,林洲旭的阿公在新北中和,有百坪的芋仔冰、冰淇淋製冰廠,「阿公做很大,據說早年跟小美冰淇淋齊名。」林洲旭還念過私立貴族小學,「但我爸愛賭,陸續敗光家產,帶著我媽跟年幼的弟弟妹妹南下躲債,把我寄放在親戚家。」待風聲過去,父母才又回到台北,在家裡弄冷凍庫,做起冰塊中盤商生意。

返家接手 與父鬧翻出走

「我國中就在家幫忙鋸冰,高中騎摩托車送冰。」林洲旭說,從小最常被問的就是做冰塊的水有沒有煮過?「當然沒,不可能煮,從古到今都不可能。後來都用逆滲透。」以前沒有食安概念,冰塊都在地上拖行、鋸切,再用機車送到各個店家,「碎冰就送到飲料店、火鍋店、賣魚攤,切好的固定尺寸冰塊就送去剉冰店…」中永和一帶的店家都認得他,「冰塊業很有地域性,早期還有黑道把持,哪區誰在送,彼此都知道,如果越區做生意,真的會被砍。」
20240809bus001
林洲旭將重達150公斤的大冰塊搬到檯面上鋸開、修邊,暑假旺季一天要搬上搬下處理20個,經常沒時間吃飯。
暑假是冰塊的超級旺季,林洲旭高中就有大哥大,「因為家裡隨時要call我回來幫忙。」那個年代,做冰是暴利,「但我爸從來沒有認真經營過,他一心只想靠簽賭翻轉人生。」父母後來離異,各做各的冰塊生意。
退伍後,林洲旭不想再過隨call隨到的日子,「最辛苦的不是勞累,而是一直義務性地做…」他跟父母說不要再找他了,他要自己闖盪,26歲與妻子創業做水晶指甲、開美甲店,「我還是台灣第一個美甲協會理事長。」但擴張太快,事業與家庭一起失敗收場,「那時辦了2、30張信用卡預借現金,加一加欠了快300萬元。」
20240809bus001
林洲旭什麼冰塊都賣,冷凍室一角還有他研發的黑糖冰磚,提供給剉冰店。
2010年,林洲旭的父親在新北樹林的冰塊中盤生意快撐不下去,叫他回去幫忙,「我爸那時就前面賣冰塊,後面打麻將。說好聽是叫我接班,其實是要我花錢頂下他的店。他那時另外弄了一間製冰廠,說可以供應我大冰塊。」已經欠債累累的林洲旭覺得無所謂,便湊錢頂下,「就當作給他的養老金。但有次我意外從賣西瓜汁的客戶口中得知,我爸叫他直接去製冰廠訂貨,價格更便宜…」
20240809bus001
從小家裡賣冰,父母是冰塊中盤商,林洲旭從學生時期就在家裡幫忙。招牌上寫著大大的「冰塊」2字。(林洲旭提供)
林洲旭回憶,當時父子倆就在西瓜汁老闆面前撕破臉,「他說我不會經營客人,老客戶都流失了。我當場拍桌走人,發誓一定要蓋間製冰廠,有朝一日當我爸的上游。」

君悅上門 高端客戶紛至

林洲旭上網蒐集歐美、日本製冰廠資料,「光一個製冰槽就要300多萬元,我哪裡還有錢,還好他們都知道我們家做冰,願意先幫我做設備,再慢慢付款。」林洲旭隔年就把廠弄好自立門戶,「我一直想提升冰塊的品質,要做好的冰塊,就要掌握源頭。」他是唯一敢把所有製冰流程公開放上網路的廠商,只是剛營業不到半年,就發生塑化劑事件,「很多剉冰店被檢驗出醬料有塑化劑,我當然被影響。」不過也因禍得福,接到人生第一筆大單,「大家開始有食安概念,君悅飯店看到我敢公開製冰流程,就派人來訪廠,他們只看到一件事就決定合作,因為我的冰塊,全部在桌上處理,不是在地上。他們還說,從沒看過那麼乾淨的製冰廠。」
20240809bus001
林洲旭仔細裁切冰塊,他也計畫購入自動化設備。
拿到君悅的生意,是林洲旭的轉捩點,「一包6公斤的冰塊,每天要送30包過去,其他大品牌知道君悅是叫我的冰塊,都主動來找我。」而當時他也已經開始少量做威士忌冰塊,「那時看到韓國一顆小小的威士忌冰塊能賣到30元,覺得太驚人,決定嘗試。」
2016年是林洲旭製冰人生的巔峰期,除了五星飯店,王品、瓦城等連鎖大品牌之外,米其林餐廳RAW及許多高檔日料都是客戶,年營收達800萬元。他自豪說:「我的製冰廠換過好幾個名字,但完全沒影響,大家都認我這個人,知道我的冰塊是高規格。」甚至連2017年世大運,二重疏洪道水溫太高,怕泳賽選手中暑,市府突發奇想要投大量合格冰塊到河裡降溫,也指名林洲旭,「我記得我們運了好幾噸的冰塊投下去,但一度也沒降成。」林洲旭回憶起來還覺得好笑。

因疫賣廠 布局轉型償債

大品牌客戶打響林洲旭的冰塊知名度,但他說,衛生冰塊一包才賣40幾元,大客戶的單至多就是每月10萬、20萬元,得靠多元客戶量取勝,而且客戶也會流失,「像瓦城、超大杯有了央廚之後,就自己製冰。」而疫情3年,是林洲旭真正的低谷,「我們製冰業的淡旺季營收相差十倍,疫情期間是比淡季還要慘多了!」林洲旭的製冰廠,被迫搬了3次家,「愈搬愈遠,最後撐不過去。」索性把廠賣給同業,當年一手創建的製冰廠,變成他的冰塊代工廠。
20240809bus001
曾抗拒賣冰的林洲旭,如今靠自己撐起冰塊招牌,也將擺脫負債人生。還買了哈雷,只是夏天太忙沒空騎了。
「現在講究食安,很多傳統製冰廠不願意換設備,這幾年關掉不少,北部已沒剩幾家。我用的這個廠,是唯二有ISO、HACCP的廠商,所以我冰塊的源頭還是最好的。」疫後,林洲旭除了既有的衛生冰塊,威士忌冰塊也因早布局,如今已占營收4成。
接近傍晚,林洲旭好不容易忙完冷凍庫裡的活兒,脫下保暖大外套後,還準備送貨到北市條通裡的日式酒吧,「送貨司機下班後,我就自己送。之前欠的債,今年差不多就還完了…」林洲旭靠骨氣撐起了自己的招牌。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