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日本很早即是手沖咖啡大國,他們喜歡手沖咖啡,但在家、登山、露營也會有想很方便就能喝到手沖美味咖啡需求,業者便動起腦筋,想說要怎麼自動化生產能把風味保存下來的的濾掛式咖啡,因此發明了濾掛式咖啡的包裝機。
【江湖一點訣】咖啡高手親授 沖濾掛式咖啡這樣才好喝
湛盧咖啡專訪

日本、台灣的咖啡人還滿流行濾掛式咖啡,也就是一般掛耳包,反觀歐美市場卻沒這麼熱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湛盧咖啡老闆廖國明透露:「主要原因在於歐、美家庭普遍都有咖啡機,而台、日卻沒有咖啡機家電概念。」

日本FUSO即是早期發明濾掛式咖啡包裝機的廠商,它本來是專門做茶包包裝的機器,經過稍事調整後,除了把咖啡豆直接磨成粉包裝進來外,另外還設計了一個膜袋,能將咖啡豆裡的高揮發性風味物質封存,也因為雙層包裝的機器問世、能大量自動化生產後,濾掛咖啡才得以擴散開來,不久,日本的包裝機也推廣到台灣來,台灣自然而然也成了濾掛式咖啡的風靡地區。
台灣精品咖啡湛盧,在小有名氣之後,於2009年起接觸濾掛包,起初採手工生產濾掛精品咖啡,每個月5、6千包,後來日本濾掛式咖啡包裝機傳到台灣,採自動化生產、加上疫情推波助瀾下,現在每年可銷售達800萬包,已變成營收主力。

湛盧董事長、也是咖啡職人廖國明表示,沖濾掛耳包時,大部分人都犯過兩個錯。第一個錯,「我們都知道把外帶撕掉、把內袋拿出來,然後掛到杯子上。但其實掛耳那個紙片是可以折的,順著那個虛線稍微用手指頭捏一下,它就會被折起來,變成立體、掛在杯子上面,就不會因為往裡面注水時,太重整個掉進杯子裡。」掉進去等於白沖了,因為咖啡粉會漏出來,沒有人會想喝帶雜質的咖啡。
第二個就是水量不對。多少的咖啡粉配多少的水是固定的,以掛耳來講的話,一般10克或11克的咖啡粉,通常沖泡的總量大概在150c.c.、最多不要超過180c.c.,「如果超過180c.c.你喝起來就會水水的,低於150c.c.你喝起來就會太濃。」
並採四段式沖煮,第一段先用90度C左右熱水,慢慢注入,看到袋子底下開始滴水就停,「一停你就開始倒數30秒,這個就相當於手沖的悶蒸。」悶蒸會讓咖啡粉先預吸飽水、叫醒咖啡豆。接下來再注水,後面的注水跟手沖不一樣,要大大灌注,很快速的注到內袋滿、內袋一滿就停,再讓它慢慢消化、滴沉,來回3次這樣就能將咖啡的最好的味道沖泡出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