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不信公義喚不回 諸慶恩平冤全紀錄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巴黎銀行經理諸慶恩與妻是大學班對,諸2003年遭冤判有罪後過世,諸妻奔走22年後為夫平冤成功。(讀者提供)
巴黎銀行經理諸慶恩與妻是大學班對,諸2003年遭冤判有罪後過世,諸妻奔走22年後為夫平冤成功。(讀者提供)
台灣最大司法醜聞石木欽案,牽扯出銀行員之死的世紀冤案,巴黎銀行經理諸慶恩被富商翁茂鍾追債、誣陷遭判刑含冤病故,全案有近200名司法及軍警調人員捲入,堪稱世紀醜聞,本刊鍥而不捨持續追蹤報導6年,全案歷經非常上訴、再審等救濟管道,台灣高等檢察署上月26日撤回當年上訴,讓蒙冤22年的諸慶恩無罪平反;獲悉亡夫回復清譽,諸的遺孀寫下公開信首次對外吐露心聲:「今天的我終於可以挺直腰桿,大聲對女兒說:『你們爸爸的人格尊嚴不容冤屈,他值得尊敬。』」諸太太的話大有不信公義喚不回的意味,本刊也完整紀錄諸慶恩平冤的完整過程。
「慶恩,我們做到了,你是無罪的!」巴黎銀行經理諸慶恩被控偽造定存單,遭富商翁茂鍾追債冤死,全案歷經再審、非常上訴等救濟管道,在諸離世22年後終獲平反,為不信公義喚不回作了最佳註解,同時也創下台灣司法史首例,由檢察官成功為已逝的被告平冤,諸的遺孀獲知亡夫沉冤得雪,透過檢察體系首度對外發聲,感謝各界協助,檢察總長邢泰釗甚至大呼:「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諸妻從2003年丈夫冤死時的失望、不解,到2020年本刊揭發此案後燃起為夫平反的希望,歷經台北地檢、高檢、最高檢、高院及最高院再審、非常上訴等漫長歷程,終於盼得丈夫無罪確定,平冤之路漫漫,諸太太遭遇家破人亡的磨難仍堅毅不撓,全力照顧2名女兒,但遲來的正義仍無法彌補諸家20多年來少了男主人的缺憾,諸妻與家人希望不受外界打擾,因此委請高檢署向協助她的檢察官、律師、媒體、監察院與關心此案的人表達感謝。
20250401inv00101 (1)_2025-03-31.jpg
諸慶恩的妻子發出感謝聲明,訴說在數年曲折折磨的救濟後,感恩最終讓諸慶恩回復他的清譽,獲無罪判決確定。

妻身心俱創 開車常出神

諸妻目前擔任金融業高階主管,當年剛上幼兒園及牙牙學語的2名女兒,都已成年,回想當年,她坦言是2名女兒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但單親家庭也常讓她身心俱創,小女兒上學後常遭同學孤立欺負,她在公司與學校2地奔波,1個月10張交通罰單已是家常便飯,她很感謝家人陪伴及教會兄弟姐妹的關懷,讓孩子樂觀開朗成長。本刊調查,諸家2名女兒都相當優秀,已在國內第一志願大學完成學業。
諸妻在聲明中提到,丈夫剛走時她雖然每天依舊上下班接送小孩,但就像行屍走肉般生活,也曾想過帶著小孩遠走他鄉避免觸景傷情,但考量公公及婆婆經歷白髮送走黑髮的人間至痛,孫女的陪伴應該是讓他們活下去最大的力量。「只要空閒下來,眼淚就不住地流,回到家就躲在房間哭。」諸妻感慨地說:「因為不敢在諸爸、諸媽面前流淚怕惹他們難過。常常開車回神時不知所在何處,送小孩上學直到他們喊著:『媽媽,學校過頭了…』」
20250401inv001 (3)_2025-03-31.jpg
諸慶恩2003年遭司法追殺而冤死僅37歲,當時女兒僅1歲與4歲。(讀者提供)
諸妻提到,這樣的日子她過了好久,直到諸慶恩妹妹跟她說:「不開心的媽媽就會有不快樂的小孩。」此時她才驚覺不能剝奪孩子的笑容!自此打起精神認真上班,週末假日陪小孩玩,一起學游泳、溜直排輪、騎腳踏車,每每看到小孩開朗的笑容與自信的臉龐,彷彿看到丈夫諸慶恩向她點頭,提醒她要教孩子像父親一樣,孝順父母、友愛姐妹、認真負責、熱心公益並奉獻教會。
諸太太對丈夫諸慶恩平反原本不抱任何希望,丈夫的官司在諸家更是禁忌話題,本刊2020年揭發此案後,高檢署於2021年3月第一次為諸慶恩聲請再審,讓她燃起為夫平反的一絲希望,但再審未獲高院及最高法院認同而駁回確定,就連聲請大法官裁判也落敗,諸妻對此大感不解,在高檢出庭時表示:「明明是受冤,無罪這麼難?」
20250401inv001 (1)_2025-03-31.jpg
巴黎銀行經理諸慶恩是位孝順、認真、熱心公益並奉獻教會的人,因遭冤判有罪來不及多與妻女合影即英年早逝。

重啟調查後 希望又失望

第一次再審失敗後,檢察總長邢泰釗與最高檢林麗瑩檢察官、高檢署張斗輝檢察長、黃冠運檢察官及花蓮地檢署陳佳秀檢察長持續努力,2023年9月向最高法院為諸慶恩提起非常上訴成功,獲得第二次再審機會,陳佳秀也多次面訪諸慶恩妻子提供協助及致意。
20250401inv001 (9)_2025-03-31.jpg
花蓮地檢署檢察長陳佳秀在台北地檢任職時,即開始偵辦翁茂鍾案,升任高檢後著手為諸慶恩平反。
20250401inv001 (10)_2025-03-31.jpg
前監委林雅鋒是諸慶恩平冤案的重要推手。
去年,諸妻正式到高檢署出庭,由黃冠運檢察官細心對她說明,因為法律制度的關係,才要走這麼多程序,檢察官會盡一切力量還原真相,去年4月10日高檢署再度為諸慶恩聲請再審,今年1月23日高等法院審判長遲中慧、黎惠萍、張少威合議庭展現司法價值及勇氣,面臨刑事案件卷證已被銷燬的困境,仍設法從民事案件調卷抽絲剝繭,終將冤情釐清裁定全案再審,因諸慶恩一審曾獲無罪,3月26日由檢察官撤回22年前的上訴,諸慶恩正式無罪確定。
20250401inv00101 (12)_2025-03-31.jpg
高檢署檢察官黃冠運為諸慶恩聲請第二次再審後,全案平冤。(台灣高等檢察署提供)
之前歷經重啟調查後第一次再審失敗及聲請大法官裁判落敗,諸妻表示,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又失望,每每曙光乍現後又被黑暗包圍,她仍「感謝各位的不放棄,甚至給我力量置死地而後生,才有今日從非常上訴到最高法院撤銷不受理判決、高院裁定重啟再審,到臺高檢撤回上訴,長達數年曲折又折磨的救濟途徑,感恩最終讓諸慶恩回復清譽,獲得無罪判決確定。」
諸妻在聲明指出:「今天的我終於可以挺直腰桿,大聲對女兒說:『你們爸爸的人格尊嚴不容冤屈,他值得尊敬,就像媽媽一遍又一遍的形容。從此爸爸的官司不再是一個禁忌話題,爸爸的清白也不容有心人士詆毀或以訛傳訛。』慶恩活著的時候是很多人的榜樣,離開時仍感動親友信主,20多年後又以他的案件見證司法意義在於守護人民,縱使重重困難也不成為不糾錯的理由。」
諸妻並引用《詩篇》23篇所說,「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敵人面前,祢為我擺設筵席;祢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阿們!」
20250401inv001 (4)_2025-03-31.jpg
諸慶恩(左1)是虔誠基督教徒,一生正直清白,是家中獨子。(讀者提供)
諸妻與家人也表示,感謝邢泰釗檢察總長、張斗輝檢察長、陳佳秀檢察長、黃冠運檢察官、林麗瑩檢察官、理律前所長李念祖律師與眾律師、宏鑑陳美玲律師與同仁、支持《憲法》救濟的5位大法官、揭發不肖商人並啟動調查的監察委員、為慶恩伸張正義的媒體和每一位支持幫助者,以及多年來陪伴家屬身旁的至親好友。
20250401inv00101 (13)_2025-03-31.jpg
諸慶恩冤死後家人在追思文集中提到「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訴說對他的不捨與思念。(讀者提供)

遭司法追殺 家人陷低潮

諸慶恩是獨子,他在妻子心中是位聰明、正義及誠實的人。諸家是虔誠的基督教徒,諸生前致力傳福音,也擔任教會司琴,諸妻曾表示對先生「又敬又愛」,但1997年諸慶恩代表銀行向積欠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的怡華實業追債,卻遭該集團負責人翁茂鍾及其司法界高官好友石木欽、調查官秦台生等人聯手,以巧妙的檢舉及立案等方式進行司法追殺。
20250401inv00101 (10)_2025-03-31.jpg
富商翁茂鍾(圖)與石木欽等高官往來多年,他的公司不僅獲判免還巴黎銀行3億元債務,還害銀行經理諸慶恩冤死。(中央社)
2002年諸慶恩遭冤判有罪,雖然刑度僅4個月,可易罰金及緩刑3年,但這對一生奉公守法的他是重大的打擊,更沒料到的是,他上訴到最高法院拚無罪時,承審本案的陪席法官竟是追殺他的翁茂鍾好友石木欽,合議庭庭長吳雄銘竟也私下與翁見面,受命法官池啟明還曾與翁一起吃飯,讓諸慶恩等不到無罪,在受冤及附帶民事求償5億元的壓力下,2003年5月因故過世,享年37歲。
諸慶恩亡故後,翁茂鍾轉而向諸的妻女追債,要求代諸慶恩賠償5億元,諸妻一方面忙著處理丈夫後事,一方面考量訴訟策略聲請拋棄繼承,與丈夫情感的聯結再一次被切斷,由諸家2位女兒面對官司,最後雖獲判免賠,但諸家已心灰意冷,選擇低調生活且無法為諸慶恩平冤,諸的胞妹雖是頂尖大學法律系高材生,卻對台灣司法黑暗感到失望。

惹惱石木欽 向本刊提告

諸慶恩平冤案源於2014年一封檢舉信,指控富商翁茂鍾原本因炒股遭收押,並被台中地院判刑8年,但傳出在時任高院院長石木欽指導下,後來改判4個月,免囚確定,由於當時石木欽是司法院重用的明星院長,司法院以這封檢舉信沒有署名,將其視為黑函,置之不理。
20250401inv001 (6)_2025-03-31.jpg
石木欽2019年辭去公懲會委員長後,遭本刊踢爆富商顧問及涉入銀行員之死事件。
2018年邢泰釗在台北地檢署檢察長任內,針對此案發動搜索,查扣佳和集團負責人翁茂鍾27本筆記本,開啟了偵辦石木欽案的序幕,2018年即升任公懲委員長的石木欽,隔年辭去該職,同年9月13日本刊以「【司法大醜聞】法官任內涉當財團法律顧問 公懲會委員長請辭」為題踢爆全案,並且持續追蹤報導,沉寂1年多後,司法院及法務部終於重啟調查本案。
隔週、9月17日,本刊更以封面故事報導—「富商近30本私密筆記曝光 驚爆最高法院10法官參與富豪宴」,揭發長期擔任翁茂鍾法律顧問的石木欽向翁買股,大賺數千萬元的醜陋行徑。同日司法院召開人審會,將石移送監察院議處,石隨即對時任司法院長許宗力等官員提告刑事誣告罪,並提民事告訴,對本刊提告及求償1,000萬元。
20250401inv00101 (4)_2025-03-31.jpg
2019年9月,本刊展開石木欽案調查報導。
本刊遭石木欽提告後,仍無所懼,持續追查發現,翁茂鍾與石木欽等逾200名司法及軍警調人員往來,且與翁家族經營的佳和集團、巴黎銀行3億元債務官司及翁的炒股案有關,揭發翁透過石木欽等人深植法界人脈,以送法官與檢察官襯衫、壯陽補品及一起打高爾夫球、飲宴等方式互利共生。
20250401inv00101 (11)_2025-03-31.jpg
富商翁茂鍾廣邀司法高官打高爾夫球,建立綿密人脈,官司無往不利。(翻攝嘉南高爾夫球場臉書)

翁茂鍾脫身 報復諸慶恩

本刊調查發現,1995年翁茂鍾家族的佳和集團,因遠期外匯及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提供1,000萬美元本票(約新台幣3億元)給巴黎銀行抵押,後來慘賠,被巴黎銀行要求付錢,翁不認帳,巴黎銀行於是提定存單向法院聲請查封翁的公司資產。
1998年3年,翁茂鍾會見時任台南地檢檢察長方萬富後,公司財務副總吳仙富即向時任台南地檢署檢察官曲鴻煜自首,指本票投資案是他偽造的,最後吳遭台南地院判有罪,本票被視為犯罪物沒收,離譜的是,方萬富、曲鴻煜與承審法官蘇義洲都是翁的好友,方及曲曾事先與翁見面,並在事後向翁買佳和集團上市前股票。
20250401inv00101 (14)_2025-03-31.jpg
台灣的巴黎銀行目前由位於香港的亞洲總部負責對外發言,對於是否追回當年3億元債務尚未回應。(翻攝騰訊網)
經此運作,翁的3億元本票債務終於在台南地院解套,但他仍不死心,由在台北的好友調查官秦台生等人,對諸慶恩展開追殺,指控他利用不實定存擔保向翁家的公司追債,諸慶恩因此遭冤判有罪而死,家人也遭司法追殺,2020年9月9日,本刊踢爆方萬富等人涉案,並揭發諸慶恩及其家人在此案中遭遇的司法不公,此即為「銀行員之死事件。」

筆記本記載 賄賂200人

2020年12月,本刊採訪司法院及檢察高層,詢問官方有無為諸慶恩平反的計畫?相關單位均冷處理,不予明確回應。同年12月28日,監察院長陳菊與主辦石木欽彈劾案的監委王美玉巡察行政院,引用本刊報導,當場向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本案司法不公將可能影響台灣的國際聲譽及清廉指數,蘇聞言下令徹查。
20250401inv001 (12)_2025-03-31.jpg
監察委員王美玉、蔡崇義及高涌誠2020年彈劾石木欽後,開啟諸慶恩冤死案平反。
2021年1月6日,本刊揭發翁茂鍾27本筆記本記載,涉向翁買股、收襯衫及補品的司法警調高官逾200人,翁還設喬事中心,替法官服役的兒子調單位、安排子女讀明星學校,及替官司纏身的好友安排私下面見承審法官,司法院與法務部原本有意放過收襯衫的司法官,經本刊報導後,兩個單位才緊急擴大調查,並修改調查報告。
20250401inv001 (8)_2025-03-31.jpg
承審翁茂鍾以司法追殺諸慶恩案的石木欽等人曾收到翁送的襯衫。(翻攝網路)
2021年1月18日,時任法務部長蔡清祥召開記者會宣布重啟調查,司法院長許宗力也以公開信宣示清查。2021年3月4日,時任最高法院院長吳燦為眾多高階法官涉案公開道歉,同年3月15日高檢署公開認錯,坦承諸慶恩案是冤案,向法院聲請再審,為諸慶恩平冤踏出一步,3月26日,石木欽向本刊求償千萬元一審敗訴,石上訴二審遭駁回,未上訴最高法院。
20250401inv001 (7)_2025-03-31.jpg
以司法追殺諸慶恩及其女兒的翁茂鍾(左),2021年因獲包庇免坐牢案遭收押。
全案得以水落石出,關鍵之一是2018年檢察總長邢泰釗在台北地檢署檢察長任內,對翁茂鍾發動搜索,找出1996年到2013年翁紀錄自身行蹤的27本筆記本,詳細記載他與石木欽等人往來及對諸慶恩的官司,讓全案細節得以曝光。
20250401inv001 (5)_2025-03-31.jpg
富商翁茂鍾20多年前的筆記本在2018年遭搜索查獲,爆出石木欽司法醜聞及諸慶恩冤死案。(來源:監察院報告)
「沒想到翁茂鍾把20幾年前的筆記本都留著,這真的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彷彿冥冥之中有一股神祕的力量,讓這案件在陽光下被檢驗,真的是老天有眼,感謝上帝。」邢泰釗事後回憶說。
20250401inv00101 (9)_2025-03-31.jpg
翁茂鍾紀錄自己1996年到2013年行蹤的27本筆記本2018年遭查扣,成為諸慶恩平反重要關鍵。

逾百則新聞 獨家揭醜聞

邢泰釗表示:「諸慶恩先生今天的無罪確定,《鏡週刊》功不可沒,你們就像是台灣的廉政公署,讓這件事在陽光下被檢視。」他認為,石木欽案牽扯的司法官太多了,諸慶恩是20多年前的案子,在同儕及無形的壓力下,要讓司法認錯、推翻法院過去的確定判決是不容易的,除了司法內部要有勇氣,外力援助也很重要,《鏡週刊》鍥而不捨是很大的助力,功德一件,「在陽光下,公平正義得以實現,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20250401inv001 (11)_2025-03-31.jpg
檢察總長邢泰釗以奇蹟形容諸慶恩平冤,強調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邢泰釗指出,他擔任公職40年,在這個案件中,他看到司法的進步及社會的進步,媒體、公部門一起為此案努力,加上社會整體水準提升了,「這讓我想到星雲法師講的因緣俱足,讓諸慶恩得以獲無罪確定。」
20250401inv00101 (3)_2025-03-31.jpg
石木欽案及銀行員之死事件,是我國史上涉入官員最多、事件延燒最久的司法醜聞,本刊從2019年9月至今,陸續以11篇紙本、7則影音以及逾百則網路新聞,獨家揭發全案的司法黑幕。
本刊2019年起共以11則封面故事、逾144則即時報導石木欽案及銀行員之死事件,今以第12次封面紀錄諸慶恩無罪清白。
平冤之路千辛萬苦,諸慶恩終於獲無罪確定,石木欽等40餘位司法官遭究責,14人移送彈劾懲戒,4人遭處以撤職及罰俸等懲處,另10人則因太晚被發現犯行免罰,但不管如何,諸慶恩的平反是一件令人動容的司法大事,不信公義喚不回,期望對司法產生正面改革的助力,社會正義公理都能伸張,人間不再有冤屈。
20250401inv00101 (2)_2025-03-31.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