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旅淡季的4月,宜蘭羅東「諾貝爾奶凍」(以下簡稱諾貝爾)生意如常火熱,平日下午,一輛9人小巴載來香港旅客,沒有選擇障礙地直選奶凍捲結帳,老闆張智聰示意店員厚切奶凍捲,迅速補貨試吃盤,大方不怕人吃的風格,讓進店客人無一空手而回。
台灣名店/他首創奶凍捲成宜蘭名伴手禮 一紅17年還有同行潛入偷學
諾貝爾奶凍專訪

宜蘭知名伴手禮奶凍捲,研發起因於在地麵包店力拚翻身。諾貝爾奶凍老闆張智聰出生於貧苦農家,母親生病,他為幫助家計,國中畢業就當麵包店學徒,每天做15個小時,到廁所偷寫筆記,買日、法原文書學習,放棄7萬元高月薪,只為創業翻轉命運。
一次赴日考察,張智聰吃到台灣沒有的甜點,研發9個月推出獨特奶凍捲,搭上雪隧通車、網路推薦爆紅。他不出怪奇口味,以草莓、芋頭等高接受度的奶凍口味熱賣18年,穩紮穩打開3間店,低調做到1億元年營收,不怕苦的人,才能做出無懼考驗的甜。
首創奶凍捲 熱賣18年
53歲的張智聰見客人滿載而歸,大眼彎成微笑曲線,「我們奶凍捲已經熱賣18年,現在生意維持穩定水平,我沒有跟遊覽車配合,但他們客人會指定要來我們店。」相較於裝飾花俏的甜點,奶凍捲外表樸實無華,綿密輕盈的戚風蛋糕體內,捲著鮮奶油和Q滑奶凍,口感介於奶酪與起司之間,甜度不高,已是宜蘭伴手禮代名詞,諾貝爾每日至少賣上千條,一款熱賣商品,讓張智聰在羅東、礁溪、蘇澳共開3間店,年營收至少1億元。

但在網路搜尋奶凍捲,宜蘭至少有3家品牌販售,原創人張智聰對此已習以為常,「十幾年前剛爆紅,全台灣都在學,根本阻止不了,連夜市都賣,還有品牌叫他們師傅應徵進我工廠偷學,學到以後就辭職回去做。」他不生氣,反而自豪,只讀到國中畢業,想出「奶凍捲」三字,「我命名得很好,簡單、很有吸引力,剛推出時,很多人好奇什麼是奶凍,引起大家熱烈討論。」

張智聰的成就從來不是運氣,在研發奶凍捲前,他的麵包店曾差點發不出薪水,不服輸的骨氣,來自窮苦的童年。
機智學功夫 勤勉搏翻身
父親在宜蘭員山種蓮霧,張智聰身為長子,童年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罹精神分裂症的母親羊癲瘋發作,弟弟3歲因疝氣過世時,母親深受刺激,病情加劇,他難過地回憶:「我是在很不好的家庭中長大,媽媽生病了,所以在親戚當中,我們最被人家看不起,更激起我的向上心。」
張智聰永遠記得,父親農忙後返家,衣服總被噴滿草汁,沒空吃的便當裡裝著心酸,「打開來只有飯、荷包蛋和醬油膏,這就是他的午餐,我看了心很酸,所以一定要出人頭地。」國中畢業便工作幫忙家計,喜歡畫畫的他到廣告招牌店工作,自認讀書不強,「我就要從興趣加強,師傅午休睡覺,我就拿毛筆練字,每天勤寫4小時書法,早期招牌字都用手寫。9個月後,張智聰阿姨擔心做招牌爬高危險,介紹他到板橋麵包店當學徒,從此轉變他的人生。

做學徒的日子,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11點,張智聰不以為苦,反倒認為學習的機會來了。但早期師傅會藏私,每當師傅做一個步驟,他就緊盯手上的卡通錶,「我心裡在計時,糖倒下去幾秒打中速,幾秒轉慢速,記不下來就說肚子痛,到廁所寫在筆記本上,我是這樣強迫自己學的。」他也曾為了破解師傅不透露的鳳梨酥奶粉比例,靈機一動在當天製作前,偷偷先秤整包奶粉多重,減去收工後再秤的重量,他露出得意笑容,「那時候學習,真的要用腦。」

他秀出厚厚一疊自己拍的甜點照片說,當時下班後,甚至當兵休假時,他都到台北飯店的甜點店拍照,觀摩別人如何設計甜點,月薪僅2萬多元時,他就買一本本2、3千元的日、法甜點原文書,「字我看不懂,我只看照片,我最勤勞,創業前,我已經是(蘭陽)溪北薪水最高的師傅,月薪7萬元。」

1998年,張智聰在太太鼓勵下,2人標會湊200萬元,租下羅東公正路一間不到20坪店面,開西點麵包店,他想起每年電視總會播報「諾貝爾獎」,「好記,而且每年都被電視提一次。」故以「諾貝爾」為名。當時主要客群為在地居民,尤其學生家長常買麵包當早餐,招牌甜點則是提拉米蘇,但每到暑假,業績就大幅滑落,「最慘是第1年,那2個月薪水差點發不出來。」
歷9月研發 成爆紅名產
張智聰的大女兒、現諾貝爾總經理張憶潔,小學時常陪父親挨家挨戶塞廣告傳單,深知父母創業辛苦,「我放假就到門市擦盤子,夾麵包,大學念企管系也是為了幫家裡。」直到2007年,諾貝爾生意出現轉機,張智聰因參加原料廠赴日本舉辦的食品展,在飯店門口發現一間蛋糕排隊名店,一吃大為驚豔,「我吃到蛋糕內白白的內餡,口感不像起司,也不像布丁,又可以成形,口感很獨特,回台灣就開始試做。」
那白色內餡正是他後來取名的「奶凍」,張智聰試遍各牌鮮奶,「試了半年,真的遇到瓶頸,可以成形成凍,但香濃度偏低,每天打烊前我太太看垃圾桶裡又倒了一大堆,一直勸我放棄。」但他相信自己離成功只剩一步,有天心血來潮,加入鮮奶油測試,一吃便信心大振,「和日本的相似度9成了,但我想優化到最好,所以每天做比例不同的3盤,放在門市讓客人試吃,當天客人覺得最好吃的那盤,隔天再微調比例做3盤,再讓客人選最好的,花3個月時間進化。」

他耗時9個月研發,推出不加一滴水、口感濃郁的奶凍捲,一共有香草、草莓、巧克力等5種口味,時運總算降臨到張智聰身上。彼時雪隧剛通車一年,一名遊客品嘗後在網路寫文推薦,奶凍捲瞬間爆紅,加上媒體報導,他記得盛況,「網路訂購最久要等半年,現場一人限購一條,那時我鄰居每天派人來買幾十條回去賣,直接當黃牛。」
當時還是大學生的張憶潔,見傳真機每天傳來雪片般的訂單,核對、統計耗時,便協助父親架設官網,以系統計量,也加深她畢業就回家幫忙的念頭。父女間不用肉麻言詞表達感謝或愛,主動幫忙就是最大的支持。
搭上觀光熱 宜蘭展3店
隨著宜蘭觀光熱興起,2009年諾貝爾在礁溪展分店,也跟著蘇花改通車,到蘇澳休息站設點,3間門市加二處中央廚房,員工目前多達100多位。張智聰說自己展店步伐偏保守,只做有把握的事,開發口味亦是如此,「我希望口味大眾化,是各年齡層都喜歡的,像以前做抹茶,但只有年輕人喜歡,後來就淘汰了。」目前奶凍捲六種口味中,草莓、芋頭銷量最好,吃得到QQ珍珠的珍奶口味則是觀光客最愛。

他也明白,爆紅商品熱度可能減退,「要一直研發,不可能靠一種商品撐那麼久。」品牌陸續推出以奶凍結合起士蛋糕與酥脆餅乾底的「戀雪糕」,以及適合單人、小杯裝的起士蛋糕,發展多款明星商品。

今年農曆年期間,諾貝爾突然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引發話題,民眾到宜蘭三星參拜「無極慈皇宮」瑤池金母時,廟方大方端出無限供應的奶凍捲,引起網友呼朋引伴前往進香呷甜,張智聰的宮主身分也隨之曝光,他笑說:「我13年前蓋這間廟花了2億元,奶凍捲賺的錢都拿去蓋廟,以前我常常為了媽媽去宮廟問事,王母娘娘說她的病是這輩子的因果業障,這輩子承受完,下輩子就比較輕鬆。」從未得過母愛的他,這才寬心釋懷,不信命的人在信仰中被療癒了,做了半輩子甜點,終於才品到人生一點甜。

顧客這麼說:郭小姐 純粹好滋味
只要來宜蘭玩,一定會買諾貝爾的奶凍捲,不會太甜,奶味很濃,是很純粹的滋味。而且老闆給試吃很大方,可以吃完再決定要不要買,品項選擇也很多,不小心就會爆買一堆伴手禮。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