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跨的是西曆年,過年的儀式卻仍然老派,正月期間得去神社佛閣「初詣」,拜訪親友,發壓歲錢。日本的新年食有三最,最氣派的是裝在華麗漆盒裡的「御節料理」,以重鹹甜的冷菜為主;最家常的是年糕湯「雜煮」,家家戶戶各有媽媽秘方,是最讓人想家的味道;但最國民最普及的,卻是大晦日(12月31日)晚上吃的一碗跨年蕎麥麵(年越しそば)。
【異鄉人新年】日本人吃跨年蕎麥麵 讓善緣長長久久

無論來自哪裡,年都是要過的。異鄉新年怎麼過?有人入境隨俗,有人堅持故鄉的習俗,隻身在台的日本人,想在12月31日吃碗跨年蕎麥麵,容易,也不容易。我在年前來到堅持手打麵條的長壽三好庵,竟遇見一段為愛遠走台灣的佳話。
跨年為何要吃蕎麥麵?有一說是麵條長又長,吃了能討延年益壽的好兆頭,而缺乏筋性的蕎麥麵易斷,象徵一整年的壞運在年底斷個乾淨,所以跨年蕎麥麵一定得在年底的23:59分前吃完,才能讓新的一年運勢大洗牌。

生蕎麥麵保存不易,日本人吃跨年麵,要不叫外賣,要不就去店裡吃,但孤身派遣在台的日人,要在大晦日吃碗麵應應景,說實在還真是不容易。位在台北南京復興站巷內的「長壽三好庵」,正提供了在台日人一個感受年節氣氛的去處。
現任店主葉錫榮是旅日華僑,爺爺是日本人,在日本學了一身製作蕎麥麵的好本領,民國97年接下這家店,堅持全年無休,每天兩次手打蕎麥麵,並使用日本柴魚昆布熬製高湯麵露,道地口味吸引許多日本常客,約占總來客量的3成,每逢年底,更有許多在台工作的日本人會預約大晦日晚上的座位。






跨年蕎麥麵冷熱均宜,麵條煮熟後以冷水沖去黏液,再急速冰鎮成冷麵,保留彈牙口感和蕎麥香氣,嚼感過癮;以柴魚醬油高湯煮成熱湯麵,麵體則相對綿軟,卻能吸取高湯精華,也廣獲高齡客人喜愛。






我們遇見一位日本老大哥千田謹悟與妻子來用餐,能與旁人用簡單中文會話的他,來台當時,可是連一句中文都不會講。30年前,妻子陳鳳姬與他相識結縭,婚後隨他移居日本,雖是新婚燕爾,逢年過節卻倍感孤單,「親戚朋友都不在,很無聊。」幽微難言傳的日本生活習慣更讓她難以適應。
照常見的狗血腳本,日本大男人勢必要妻子忍讓,這齟齬注定成為愛侶間爭吵撕裂的導火線,只待爆發開來,但千田謹悟卻選擇為愛走天涯,陳鳳姬回憶老公當年勇,「他說,『既然妳不適應,那就我去台灣,反正我是男生,沒關係』」,還是有大男人的霸道,卻有種「妳歸我管、我負責」的溫柔。

千田謹悟說自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比同齡人更重視傳統,確實也很有老一代日本人的認真,他說跨年吃麵是為了討個健康幸福的好兆頭,以前人吃的是蕎麥麵,時代流變,有些人吃跨年烏龍麵、有些人吃跨年拉麵。但他即便在台過年,也要遵循日本做法,在大晦日晚上吃一碗蕎麥麵,看NHK的紅白歌合戰,聽電視轉播108下新年敲鐘。
千田謹悟說,日本新年期間大家各自回鄉省親,商店也都沒開,跟農曆年間的台北沒兩樣。「其實滿無聊的。」聽起來他反而喜歡在台灣跨年,「日本跟台灣有一小時時差,紅白看完了,台灣才11點,剛好轉台看101煙火。」一次跨年兩種享受,「不過也會有種老得更快的感覺。」老大哥真是挺幽默的。
千田補充說:「而且,今年沒法回去。」原來他決定歸化台灣,明年要換台灣的身分證,一年內不能出國。異國姻緣細水長流,正像日本的蕎麥麵,卻在台灣生了根。在年前遇見這對夫妻,深深覺得,原來要在哪過年,無關是否身處故鄉,而是身邊有沒有那個對的人。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