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祭典】連馬祖人都難以窺視的神祕「送喜」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送喜」過去因為不對外開放,成為擺暝最神祕的儀式。
「送喜」過去因為不對外開放,成為擺暝最神祕的儀式。
燒完馬糧後,很多人以為「擺暝」就結束了,這樣你可能就錯過連老馬祖人都未必看過的神祕「送喜」儀式。
坂里村發展協會理事長王俊傑坦言,「連我在地的,都是到幾年前因為改制,才看過什麼是送喜,因為送喜對老一輩的來講,是不對外公開的,在唱添花詩時,更是禁語,怕人家講一些不吉利的話,有一些喜家很介意,尤其是老一輩。」
新郎倌要提著一對喜燈,領著耆老到家中送喜。
在擺暝的請香迎神、老宅安座等儀式結束之後,就是送喜,王俊傑笑稱送喜也是擺暝的壓軸。他說,早期送喜是到凌晨3、4點,後來覺得這麼晚還要去敲人家門,對許多人不方便,因此近年改制,在整個遶境活動結束之後就去送喜,大約從晚上9點半開始。
比較講究的送喜,會在新人床鋪上安斗燈和喜燈,而香爐要放在斗燈前面。
以坂里村的送喜為例,新郎要從家裡帶一對新的喜燈到老宅內,跟白馬尊王秉報說今年家裡有喜,「當頭」(台灣講「爐主」)就會捧著香爐,跟著捧著燈的新郎倌到他家,在新人的床鋪上安斗燈,還有一對喜燈,香爐要放在斗燈前面,新娘要坐在床頭,當頭要幫新娘「添花」,還要唱《添花詩》。
《添花詩》歌詞的含意是祝賀新娘嫁過來之後,能為夫家置產、發財,又能生男生女,之後喜家會在自己家中擺兩桌,請送喜的人跟左鄰右舍一起喝喜酒,來吃的人叫做「添喜」,不過這幾年因為改制的關係,會先把這些全村送喜的流程完成,這些喜家再一起共同出資辦喜酒請全村吃。
當頭的會為新娘唱《添花詩》,祝賀新娘能夠旺夫家。
送喜結束後,到了半夜子時,還有個請神儀式,王俊傑說,「會用祖上留下的『請神簿(又稱請神譜)』來進行請神儀式。」以白沙為例,村中的耆老會用福州話唱唸『請神譜』,把北竿的各路神祇都請到,直到天亮,再請示神祇是否各部分都做足了,如果都做好,最後會送客,再把神祇送回宮,這村的擺暝就算是大功告成。
送喜結束後,當年的喜家會共同出資宴請全村的人。
這幾年馬祖為了把他們獨特的元宵祭典介紹給更多人知道,北竿各村輪流主辦擺暝。聽說明年的主場將輪到隔壁村階梯超級多的芹壁聚落,屆時不知是考驗乩將的體力,還是挑戰來體驗擺暝民眾的腳力?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