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粄條番外篇】後繼有人 在學3女兒棄玩樂助父親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蕭宇芸(右)與蕭羽晏(左)耳濡目染下也會製作手工粄條,父親蕭凱嶸(中)在旁指導。
蕭宇芸(右)與蕭羽晏(左)耳濡目染下也會製作手工粄條,父親蕭凱嶸(中)在旁指導。
「佳冬阿志粄條」負責人蕭凱嶸育有3個女兒,曾是浪子的他,不諱言女兒是將他拉回正軌的最大力量。2年前父親蕭秀毓罹患急性帕金森氏症倒下,店內重擔全落在蕭凱嶸身上,3個女兒看在眼裡,自動自發利用課餘時間幫忙,二女兒蕭羽晏甚至能包辦做粄條、煮粄條,早熟貼心模樣惹人疼愛。
「羽晏妳先去休息!爸爸來就好」「宇芸妳晚上要回學校,趕快去洗個澡、瞇一下。」蕭凱嶸捨不得寶貝女兒太辛苦,趁著採訪空檔,頻頻催促2個女兒放下手邊工作。
得知本刊要採訪,蕭宇芸特別向實習醫院請假,平日她負責切小菜。
有別於時下青少年注重休閒玩樂,蕭家三千金放學後、假日的生活中心就是幫忙父親經營粄條店。唸護校、目前正在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實習的大女兒蕭宇芸負責切小菜,高英工商餐飲科的老二蕭羽晏,遺傳爺爺寡言個性,不愛說話卻手腳俐落,奶奶張鳳義頻頻誇讚「她已經會做粄條、切粄條、煮粄條,真的很乖、很認真。」
蕭羽晏個性文靜,但手腳俐落,圖為打烊後她默默幫忙挑韭菜備料。
還在讀國中的小女兒蕭寶茹是全中運木球錦標賽冠軍,店門口貼上大紅紙條,上頭寫著「屏東之光」,看得出蕭凱嶸很以孩子為榮。蕭寶茹幫忙洗碗、修剪紅蔥頭,蕭凱嶸伸手摸摸女兒的頭,慈愛之情溢於言表。
3姊妹共用1個房間,晚上會討論彼此的夢想,蕭宇芸透露:「二妹念餐飲科,她會想要接手,校內餐飲比賽她都很熱真,之前有飲調類競賽她還拿到第3名,每天放學回家都在練習,我們都會幫忙試喝。」
排行老3的蕭寶茹(右)是運動好手,幫忙剪紅蔥頭。
我問蕭凱嶸是否會擔心傳承3代的粄條老店後繼無人?蕭凱嶸思考了好一會,才脫口:「勉強的事情我做不來,女兒以後也會有自己的家庭,隨緣啦!」
反倒是3個寶貝女兒早有打算,蕭宇芸主動跟我說:「爸爸會教我們3姊妹,但從不勉強我們,目前是二妹做比較多,我們姊妹商量的結論是,現階段還是要先讀書充實自己。」
蕭羽晏(左)會煮粄條,幾乎可獨當一面。
在蕭秀毓當家期間,他與妻子張鳳義包辦店內大小事,捨不得讓孫女們動手幫忙,蕭宇芸形容「阿公對我們超好,把我們捧在手掌心,每次都催我們去看電視、去玩,完全不讓我們幫忙,寧可自己熬夜剪紅蔥頭,明明他就有老花眼,我們剪可以幫他省好多時間,但他就是捨不得。」
終究是團結的一家人,為了讓父親喘口氣,蕭羽晏與蕭宇芸二話不說輪流戴起雙層手套,從蕭凱嶸手上接過調好的粄漿,舀了一勺,倒入不銹鋼盤,輕輕搖晃盤身,使粄漿均勻分布,接著連盤放入大鍋,動作利索地製作手工粄條。一樣省話的蕭凱嶸雖然沒多說什麼,欣慰神情全寫在臉上。
趁著小孩開學前,蕭凱嶸帶3個寶貝女兒吃牛排。(翻攝蕭凱嶸臉書)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