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級生的回憶是在(北市)西門店,六、七年級生在(北市)忠孝店,除非房東硬要趕我們,否則絕不可能移走…」頂呱呱國際公司總經理史洪法的座車行經台北市東區小巷,回想4年前,經營30餘年的指標忠孝店,因不堪房東漲租被迫結束,苟延殘喘遷至後方巷弄,生意一落千丈,單店營收下滑7成5,「去年聽到有店面釋出,說什麼我都要搶下來!」
【頭家開講】半世紀的約定

51年前,史洪法的父親史桂丁棄公職改行養雞,為解決滯銷,仿效在日本吃到的肯德基,1974年創立全台首間炸雞店,打造台式炸雞與呱呱包明星產品,史洪法放棄移民,父子聯手衝刺,全盛期擁80間店。
1999年史桂丁病逝,本土速食店始祖不敵外商品牌競爭,加上禽流感、SARS衝擊,短短10年店家數腰斬。為挽救頹勢,史洪法將雞肉、薯條委外代工,原廠房出租變現,獨子代理日韓品牌,分散風險。
如今61間門市、年收8.5億元創新高,史洪法拚全力兌現父親生前承諾,要讓頂呱呱屹立半世紀。

史洪法口中誓言拿下的店面,正好在舊店隔壁,新旗艦門市離捷運忠孝敦化站出口更近,一樓店面格局更方正,可容納50人,幸運遇上力挺台灣企業的老房東,月租一口價100萬元,比隔壁瑞士鐘錶品牌SWATCH便宜4成多。
史洪法的強勢作風,不只表現在搶攻黃金店面,在展店策略上,包括甫開幕的台南新光百貨、新北中和環球購物中心店,一個月就回本,截至今年底,全台有52間頂呱呱門市,加上代理韓國UNCLES魷魚大叔、BOBBYBOX烤肉拌飯、東京油組總本店拉麵品牌,年營收創新高,達8.5億元,較去年成長逾2成。

年屆耳順的史洪法鬥志如此高昂,是為兌現18年前在父親病榻前的承諾─讓本土速食店始祖品牌屹立半世紀。
棄公職轉賣雞 赴美調炸粉
「頂呱呱的源起其實是從養雞開始的,有次我們拜訪朋友,對方媽媽炸雞腿請大家吃,我先生羨慕養雞人有炸雞可吃,決定辭掉公職,和朋友合夥養雞。」史洪法高齡85歲的母親史區雪吟回憶和先生攜手打拚的點滴。
為避免雞隻滯銷,史桂丁仿效在日本吃到的肯德基,決定賣炸雞。透過朋友牽線,1971年赴美學習用壓力鍋恆溫炸雞技術,並在女兒史佩玲陪同下,前往芝加哥炸雞粉工廠調配專屬台式炸雞粉;經3年測試,頂呱呱第一間西門店誕生,但前10個月生意慘澹,還遇上總統蔣中正過世,西門町電影街生意大受影響。

史區雪吟辭掉公職協助丈夫,並親自訓練門市女店員。除了基本套餐選項,史桂丁首創秤重制,史洪法解釋:「炸雞有大有小,我爸是國稅局出身,最重公平,秤重計價符合當時民情,避免爭議。」經口碑累積,逐漸闖出名氣。
比起市售美式或義式炸雞,號稱台式炸雞的頂呱呱,只有薄薄一層酥炸皮、色澤偏深,口味上多了一股胡椒香,在同質產品中辨識度極高。史洪法坦言:「家父堅持只裹薄粉,不掩蓋雞肉的彈性與甜度,但同樣公克數的雞肉,我們的看起來比較不稱頭,但我很肯定頂呱呱的炸雞(油鍋)是越炸油越多,別人剛好相反,油都吸進麵衣裡。」

負責產品開發與口味調整的史佩玲表示:「我爸懂吃又愛吃,也會做菜,雖是去美國買炸雞粉,但有調整香料配方,台灣人接受度高。」
呱呱包的由來則是因早期有賣雞脖子,客人反應不愛雞皮,有顧問建議將雞皮包餡酥炸,史桂丁向南部粽子名店採購配方,再經改良,意外大受歡迎,成為明星商品。
不捨父母辛勞 回台顧雞場
早年台灣政局動盪,育有三子一女的史桂丁雖還在創業初期,但他勒緊褲帶也要送孩子赴美拿綠卡。1979年,次子史洪法退伍,依循兄姊腳步出國,卻在出發前一晚偷聽到父母對話:「我在台灣就算做牛做馬,也要讓他們都去才行!」不忍父母辛勞,他在美國只待了20天就決定回台。
兒子自願回家幫忙,史桂丁也沒多說,隔天就把史洪法派到斗六養雞場。「我那時才20出頭,哪懂什麼養雞技術,就是慢慢學。」史洪法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種雞場打雜,當時國外雞種送到台灣得先隔離40天,「我一個人和一大群雞在一起,負責照顧牠們,不能外出,要嘛就帶書進去,要不就看電視。」

在養雞場3年,史洪法二度被父親安排和進口種雞隔離,有如關禁閉。可曾想過逃跑?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他搖搖頭說:「那年代大家對父親都很敬畏,誰敢忤逆呀?況且能逃去哪?」1983年,父親將他調回台北,負責頂呱呱營運發展與展店業務,不到30歲就升任總經理。
頂呱呱身為本土速食連鎖店始祖,在麥當勞來台前,有近十年榮景,史洪法坦言:「早期房租、人力便宜,真的是暴利,狠狠削了5、6年,賺不只千萬元。」但他話鋒一轉,也後悔當時沒把獲利拿去買店面,而是選擇投入展店。大哥史建法負責海外事業,先後在美國舊金山開四家門市,1989年登陸上海靜安區,開幕首日湧入大量顧客,竟把落地玻璃門擠破,轟動一時。
登陸認賠上億 祭出分潤制
1990年全盛時期,頂呱呱在海內外擁有80間分店,年營收達6億元。史桂丁為專心打理炸雞事業,之後收掉養雞場,不料還沒能享清福,就被診斷出罹癌,70歲病逝。強人倒下後,加上麥當勞、肯德基等國際連鎖速食品牌強勢競爭,品項相對單一的頂呱呱,業績節節敗退。
2003年台灣禽流感疫情嚴重,史洪法見苗頭不對,趕緊增賣滷肉飯,不吃肥肉的他親自調製配方,利用豬皮熬出膠質佐瘦肉,「我純粹是做預防性措施,沒想到不少消費者反而都記得這項過渡期產品。」同年底爆發SARS,民眾嚇得不敢出門消費,短短10年,頂呱呱收掉將近二分之一的門市,2013年營收只剩3.5億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史建法的上海店因未能跟上當地速食業轉型腳步,加上轉投資自助餐,龐大金額幾乎壓垮本業,2014年不得不認賠出場,虧損金額高達九位數。史洪法嘆口氣說:「當事人是最難壯士斷腕的,但我跟老哥說:『再拖下去,連台灣的財務都會被拖垮。』最後由我出面善後。」
為了力挽狂瀾,史洪法也將五股中央工廠的雞肉、薯條交由卜蜂、瓜瓜園代工,原廠房租給家具店賺現金;門市部分,開店半年若無獲利,二話不說關店止血。此外,同步導入利潤中心制,每月業績達標,店長可拿7000元獎金,副級幹部拿3000元,另提撥3成5淨利當分紅獎金,店長拿40%、副級幹部30%、剩下25%分給員工。

對於員工,史洪法也有不說破的雪中送炭條款。公司的大型魚缸原交由專人清潔,「有天我靈機一動,與其給別人賺,不如給員工賺,我若發現誰在財務上有困難,就找他來清,一個月多3000元,不無小補。」年資逾35年的營運長張榕庭表示:「總經理對員工很照顧,所以業績不好時,不用等他罵人,我們自己就會很內疚。」
半年前,史洪法突然想到離職員工陳福成,主動打電話關心,「聽到他在做清潔工,每天工作12小時、月薪28000元,很心疼,這薪水我還養得起,叫他回來,至少是朝九晚五。」如今,陳福成負責包裝胡椒粉,他激動地說:「接到電話我眼淚當場掉下來,頂呱呱是大家庭,大家互相照顧,我回來也不會感覺尷尬。」
樂見集市效應 不畏胖老爹
2015年,史洪法著手將核心產品炸雞導入黃金48小時概念。「早期,肯德基剛進台灣時,全部都用進口冷凍雞,現在80%改成台灣溫體雞,為什麼?答案很簡單,打不贏我嘛!」史洪法得意地說。

以往頂呱呱雞肉是在屠宰後5天內賣完,因應新政策,得派人駐守卜蜂,雞肉分切裹粉後立刻飛車送達物流中心,再派至門市,為貫徹政策,史洪法不惜開除不配合的員工。然而媲美現流鮮度的溫體現宰雞,也反應在銷售數字上,連續2年頂呱呱營收成長逾二成。







台灣炸雞市場進入戰國時代,面對拿坡里、胖老爹,甚至地方區域性炸雞店崛起,老大哥史洪法反而抱持樂觀心態,他舉韓國家具一條街為例,「很多產業有群聚效應,競爭未必會導致生意下滑,反而是產業的細緻度更為提升,最後受益的都是消費者。」
一路走來,史家父子全靠土法煉鋼,為跟上潮流,史洪法鼓勵擔任副總的兒子史宗岳代理他國品牌,吸取他人強項。60歲的他對外公告要再拚7年,讓頂呱呱上市,「退休後我要辦食物銀行,台灣這塊土地孕育了頂呱呱,該是時候飲水思源,有所回饋了。」

後記:永遠的董事長
頂呱呱屬家族企業,為防手足鬩牆,史桂丁用心良苦,嚴訂家族女眷不得過問公事。父親過世後,史洪法卻刻意讓母親每天到公司專責用印大小章,「其實帳目都有專業會計看過,我只是希望媽媽多出來走走。」
手足中唯獨史洪法放棄赴美,會不會有遺憾?他爽朗笑答:「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是中了老爸的苦肉計,故意趁我經過時講那句話…」總部大廳掛著史桂丁照片,訪客一時口誤稱史洪法為「史董」,祕書連忙糾正「總經理很介意,董事長職位永遠保留給他的父親」。少了甜言蜜語做包裝,史洪法對父母的愛,很直接也很純粹。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