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有記憶的,味道的張力是大的,能抓住孩子和先生的心。」黃嘉琦表示,「小時候媽媽煮給我們吃,現在換我煮給孩子吃。」受到母親影響,所以她堅持再忙,每天晚上一定親自下廚,為先生,也是天空之城音樂製作公司創辦人侯志堅和2個小孩做飯,而一年中最重要一天的除夕團圓飯更不例外。
【董娘做年菜】拒絕外食 這位董娘天天做晚餐給孩子吃

外食當道的今日,本身也是企業董事的黃嘉琦堅持回家煮飯給孩子吃,到底為什麼?
剛嫁給侯志堅的前2年,黃家琦都叫外賣或到餐廳圍爐。直到第3年,她發現夫妻倆的兄弟姊妹都在國外,僅剩下父母跟公婆在台灣,商量後,決定由夫家、婆家和自己家,每家都煮3道年菜,聚在一起過除夕吃年飯。
只是雙親漸漸年邁,「慢慢地煮不動了,也忘記怎麼煮了?」在英國讀碩士時就愛上煮菜的黃嘉琦意識到要將媽媽的味道留下來。除了小時邊看邊學的記憶之外,她開始向母親與婆婆討教怎麼做好2家的年菜,像婆婆擅長的的紅糟肉就是一絕,而母親拿手的紅燒烤麩,則是她難忘的年菜記憶。

另道應景年菜獅子頭也是她的拿手好菜。「費時費工,只有在老公生日和過年時才會做。」迥異一般用炸的方式來處理獅子頭,黃嘉琦使用「蒸」讓食物吃起來更多了一股清爽感。食材選用金華火腿為底,前一天先煮好雞湯,再用紹興酒將干貝蒸過。
「絞肉肥瘦比是3:7,肉團用力甩20多次,鋪底的是是台式大白菜。」細節造就滋味,黃嘉琦手中出爐的獅子頭,入口綿密外,連湯頭都少了一份油膩感。
問她不累嗎?「重要的是煮出平衡的味道。做菜並都不麻煩,有興趣就成了習慣,更重要的是媽媽的味道,孩子到了哪裡都不會忘記。」訪問中她掛上口中難忘的還有一句話:「孩子大了即將到外地上學,就常說以後不能天天吃媽媽煮的飯了!」一句話,就將舌尖上的記憶承載下來,也連結了一家人的情感。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