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飯那頓一定要『澎湃』(台語),因為員工一年為公司付出心力,要讓他們吃得巧,也吃得溫暖,」一邊看著鍋裡黑蒜雞湯慢慢變色,今年82歲、還親自下廚示範拿手年菜的阿瘦皮鞋總裁羅水木夫人林阿豆說。
【董娘做年菜】阿瘦總裁夫人的私房年菜 這款黑蒜雞湯讓員工好起家

科技帶來方便,甚至改變人的生活與商業模式,當討論機器人聲浪大過天時,懷舊的逆襲也來!你能想像在50年前,老闆娘忙前忙後,為員工打理三餐、還有除夕年夜飯的景象嗎?
在林阿豆的年菜菜單中,一定要有雞,代表『好起家』(買房)。白斬雞是一定要的,必備的還有一道雞湯,因為門市員工多數都是女性,材料簡單但多有滋補養氣效果。」林阿豆邊煮、邊解釋這道菜的意義與作法。
今天要吃一塊雞肉很簡單,但在物資不豐厚的60年代,肉味是過年才有的饗宴,而在一鏟一撥中也是老闆娘對員工無法歸鄉及一年辛勞的感謝。 「平常一餐三菜一湯,除夕夜那頓飯一定有十個菜,代表十全十美。」知道林阿豆受訪當天要親自下廚,羅水木特別陪在一邊回憶。

尤其是煲雞湯用的黑蒜頭,更是她必用的食材。「當時黑蒜頭不好買到,只能用白蒜頭,現在比較好買了,黑蒜頭可以提高免疫力、不容易感冒,再加一點白蒜頭可以提高味道,讓湯汁層次感出來。」
當然還有紅棗跟枸杞。「紅棗具有鐵質,枸杞是補氣和顧眼睛的;挑選紅棗的祕訣在於要有肉,熬煮時才能把甜味逼出來。食材簡單但可以發酵出清甜味,食材多了,味道也雜了。」林阿豆一一解釋。
雞湯熬煮看似簡單,考驗的是火侯。「把所有材料先放在大盆中,倒入先前熬的雞高湯,約8分滿,接著用大火燒開,然後移到蒸籠蒸2小時,食材被逼出味道都在雞湯中。」林阿豆解釋,「如果用大火一直滾,雞湯很容易乾掉,雞肉也會變得柴柴的、(熬煮)時間是看經驗慢慢算出來的。」一碗剛端上桌的黑蒜雞湯一入口,一股清香溫潤之感暖胃也暖心。

她還分享了年菜中常見的佛跳牆與滷豬腳的小祕訣。「這道菜(佛跳牆)光食材就有7、8種以上,像芋頭、栗子、鴿子蛋、魚皮、豬肚、筍乾等,每樣食材處理要正確,芋頭要先炸過,可以提香,煮得時候軟爛而不鬆散。」
「挑豬腳要挑毛少的,腳蹄關節要細細的,順著上去都是肉,就會好吃且有膠質,韌性中帶有脆的感覺。煮的時候祕訣是加一點白冰糖可以讓豬腳晶亮,加點醋可以解膩,」林阿豆娓娓道出快60年的下廚經驗。
在那個人人拚經濟的年代,林阿豆在廚房忙著年菜,煮好了就由羅水木送到當時位於延平北路、忠孝東路等4家門市。「真的是忙到連我兒子都叫我不要再煮了,可是看到員工吃得開心,我也高興。」林阿豆帶著滿滿的微笑回憶當時在後頭忙碌景象。
現在她已經不需自己下廚張羅員工飲食,生活重心放在照顧羅水木的飲食上,以及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平均每週去市場2天,他現在不吃豬肉、飯只吃魚,還有燙青菜。吃巧啦!」言談中透露出林阿豆60年的精湛廚藝,也顯露第一代創業家背後老闆娘的智慧,就如同她在煮年菜過程中一直強調的層次感。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