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漢方旅行】青草店變身潮吧 來去抓藥客串郎中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這是青草店,注入當代設計,一掃土裡土氣形象。
這是青草店,注入當代設計,一掃土裡土氣形象。
妙手回春,是這家青草店最貼切的形容詞。摩登吧檯、溫潤茶具,滲出小清新味道;型男掌櫃有如Bartender,手搖青草啤酒。到底葫蘆裡賣啥藥?招牌上的洋名「Healing Herbar」說明了一切。
老濟安第2代老闆王榮貴(右)從小採集青草,有如當代神農氏。
台北萬華的青草巷,是全台最大的青草集散市集,「老濟安」從巷口起家,走過近半世紀,這一門江湖老行業不再是老土模樣,去年底,老濟安掛上洋名「Healing Herbar」,從裡到外,令人耳目一新。
老濟安第3代掌門王柏諺示範南剪切藥,店內有如小型的藥材博物館。
「這裡過去是囤積藥草的倉庫,70年代那個時候,外面的青草茶大概有5成以上跟我們批青草去販售。」梳著帥氣油頭的第3代傳人王柏諺說。他從小跟著父親王榮貴在藥草堆打滾,坐在地板上包青草,大熱天幫忙送貨,年少的腦海也曾冒出厭倦念頭:「什麼時候可以遠離它?」
牆面掛上簑衣,紀錄舊時記憶。
日文系畢業後,愛吃的王柏諺投身餐飲業,待過西式餐廳,也曾師學日式料理,看著茶、咖啡不斷翻潮,「青草吧台卻很少見。」8年級的王柏彥為過氣的青草店抓藥方,父子倆聯手策動回春術,台客青草店大變身,蛻變為摩登草本Bar。
牆面水管、球體暗藏經絡概念,當代設計不失傳統文化。
走進暖黃色調的空間,溫潤的木吧台站在中央,白色水管攀爬牆面,突起的球體埋入各式藥草,巧妙以當代手法詮釋人體經絡。「鵝不食草的味道辛、嗆、辣,連鵝都不想吃,卻有化瘀作用;魚腥草因氣味而得名,可通鼻塞。」王柏諺風趣解說。
小店後方是疊高的藥草桶和抓藥工作台。
天花板也沒放過,一串串曬乾的藥草垂掛而下,有如乾燥花般優雅。「早年,青草店也是把藥草一綑綑吊在上面。」王榮貴的舊時記憶悄悄被翻潮的設計勾起。店鋪後方是層疊架高的藥草桶,「這裡少說有500、600種青草藥材,不過當年使用的藥草多達1,000多種,隨著產業沒落,懂藥草的人愈來愈少。」他努力將青草藥典傳給下一代。
1991年生的王柏諺創意十足,推出各種藥草體驗活動。
接班的王柏諺沒忘記傳統底蘊,保留阿嬤年代的南剪、石臼,「南剪用來切藥材,當年生意好,每天要切上100、200斤。」王柏諺拉起刀鍘切藥,卡卡清脆聲,飄出清新香氣。藥草包老玩意兒,也年輕了起來,他帶著客人認識藥材、抓配香包,一日神農氏體驗,療癒又有趣。
「手沖式茶飲」有不同茶款可選擇,由茶具到茶道都很講究。(120元/壺)
老濟安還發展出一套草本茶道,王柏諺奉上聞香杯,先感受艾絨的舒壓放鬆,再將陶壺裡的茶倒入茶碗,碗底還有個茶壺造型濾茶器,「這是獨門調配的介茶,概念類似藥引,有提味回甘之用。」他緩緩說。壺裡大有乾坤,甘雅芳口,滲著歲月靜好。
先聞香放鬆,再品飲手沖茶。
草本茶的花樣不止於此,王柏諺拿出手搖杯,調製沁涼飲品,金黃色茶湯上頭是一層綿密的白色泡沫,「這一杯叫『青草啤酒』,喝了不會有啤酒肚。」他露出得意笑容。
「青草啤酒」淡爽沁脾,是隱藏版特調。(僅供體驗課程品飲)
泡在吧台,一杯杯沒有酒精,卻是小酌成癮。下一秒,王柏諺又端出「青草紅酒」,勾兌另款茶飲,酒紅色澤褪為茶褐色,青草魔法讓人看得嘖嘖稱奇。
「青草紅酒」透過藥草特性,變化出不同色澤。(僅供體驗課程品飲)
傳統茶飲照樣抓住老少世代的脾胃,「青草茶」獨門調配薄荷、仙草、咸豐草等7、8種藥草,從烹煮到冰鎮,少說花上14個小時。「蘆薈」來自純淨的翡翠水庫後山,採有機方式栽種,限量上架,每一杯有滋有味,還有青草世家的故事提味,果然是很療癒。
每家青草店有不同「青草茶」配方,這一碗耗時14小時方能落喉。(30元/小瓶)

老濟安Healing Herbar

  •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84號
  • 電話:02-2314-1878
  • 營業時間:09:00~19:00,週日、一公休。
  • 備註:手沖茶飲、草本香包DIY體驗需預約。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