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像中國跟北韓這樣的國家,他們的領導人幾乎是終身職,而他們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美國,而是內部的反對勢力。如果中國經濟出了什麼大問題,到時的領導人可不是像台灣一樣只是簡單的政黨輪替,而會是腦袋落地。
【達觀股市】美元續強 台股攻高難

國際政治情勢看來一日數變,美國與北韓之間的會面上一刻不見、下一刻又要見;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問題上一刻要戰、下一刻又不戰;這樣的變化讓投資市場無所適從。但我在3月的專欄就曾提到,貿易戰最後可能會變成空包彈,原因就在於各國家間的條件與背景不同,這樣是打不起來的。
升息不利新興市場
這也是為什麼你會發現,中國跟北韓在這些事件上都不太會出現激烈的言詞,而川普則是步步進逼。因為川普就算把事情搞砸了,也只是連任失敗罷了。有意思的是,川普在這些談判上的予取予求,讓他的民調持續攀升,而這絕對有利於年底的國會選舉,甚至是下一次的總統選舉。
所以,不論是北韓的核問題或是中國的貿易戰,我認為都不會對全球資本市場構成真正的威脅。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資金。
美國聯準會在6月升息的機率相當高,而這可能會進一步推升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相對來說,歐元區則是因為義大利新政府即將上任,市場擔憂歐債危機可能重演,因此歐元持續走弱,美元則會因此被推升。
當美元持續走升,對於新興市場來說,他們的貨幣就會相對貶值。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輸入性通膨,最後就必須走到緊縮貨幣一途。那如果不想讓貨幣貶值,就必須要賣出外匯存底來支撐匯率,也等於是變相的緊縮貨幣。最糟糕的是,如果像阿根廷那樣止不住血,最後就只能外匯干預、升息一起來,而現在阿根廷的利率已經升到駭人聽聞的40%了。
當這樣的趨勢持續下去,非美元市場在持續失血的狀況下,股市想再創新高恐怕是相當困難了。台灣經濟雖不像其他新興市場那麼糟,但在新台幣持續貶值之下,指數要挑戰前波高點,恐怕有一定難度。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