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保單健檢】長腫瘤怕沒理賠 每年做這動作讓你免驚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很多人常在健康檢查後發現身體出現問題,但之後想再加買保障,卻面臨拒保或加費等窘境。
很多人常在健康檢查後發現身體出現問題,但之後想再加買保障,卻面臨拒保或加費等窘境。
「怎麼辦?我身上長了腫瘤,快幫我看看以前買的保單有理賠嗎?」陳先生剛做完一年一次的公司員工體檢,發現異狀後急忙聯絡保險業務員,就怕治療養病恐花大錢。其實現代人重視健康,每年做健康檢查的大有人在,但很多人都跟陳先生一樣,出現體況才想到要翻找保單問理賠。
保險觀念雖然已被廣泛接受,但是談到保障,很多人一問三不知,買了保險卻忘記內容是極普遍狀況,不知不覺就讓保單睡著了,「我認為每年定期檢視保單內容的重要性,應優先於年度健康檢查,這事也比計算投資組合的績效更重要。」CFP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蔣竣植如此提醒。
但一般人苦於對保險沒什麼概念,不知道如何著手檢視並調整,因此還是選擇放著。不想讓保單睡著,就應該積極作為,趁著年初來個保單大檢查,絕對可以產生有保有保庇的功效。
事實上,保單檢查一點都不難,專家指出,只要盤點意外和醫療2大缺口,就能精明罩住人生害怕的病老殘窮事。
蔣竣植認為,保險規劃有優先順序。首先,意外險是不分年齡層的基本款,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因為是家庭經濟支柱,且人生階段責任最重,意外險保額有必要拉高。
事故傷害是國人死因第6位,意外險保障不可輕忽。
至於保額該買多少呢?「每個家庭狀況不同,不適合概括建議500萬或1,000萬元,簡單說,要看保戶的責任有多重。」蔣竣植舉例,40歲張先生和太太育有3歲女兒,估算扶養女兒至成年需花500萬元,加上背有500萬元的房貸,因此,張先生的意外險保額至少要有1,000萬元。
其次,手術和住院醫療險是必備醫療保障,近10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實支實付險,其理賠重點正是手術雜費和住院補貼,蔣竣植也談到,「定期檢視實支實付險的額度很重要,因為保戶不見得是沒有這張險,也可能已經買了就誤以為能安心,實際上保障額度仍不足。」
像莊小姐10年前就買了實支實付險,可是當時年紀輕、收入少,不希望保費造成生活負擔,因此實支實付的理賠限額僅規劃2萬5,000元,隨著收入提高和健保制度改變,莊小姐有必要提高理賠限額,蔣竣植建議,實支實付險合計理賠額度(可買2張以上,正本、副本理賠合計)最好有20萬元。

掌握兩重點 保對保滿不怕險

重點一、釐清個人現況是否改變:保險是預防人的萬一,因此跟人有關的改變都可能牽動風險變化,例如個人收支、職業類別、結婚生子等,都關乎保障內容,甚至小到通訊地址變更、信用卡換發,都一定要告訴業務員,以免傷害續保權益。

重點二、高保障不需花大錢:人生最怕病老殘窮事,買對保險、買滿保障都能降低上述衝擊,專家認為,善用定期型、不還本的險種,可以用小錢彈性打造高保障,把錢花在刀口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