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6日,我在公民廣場外的大台上,黃之鋒原本正在分享,他把麥克風交給我,自己翻進去公民廣場,我拿著麥克風呼籲大家跟進。這一衝,開啟了雨傘運動,我因此被判刑,曾入獄二個多月。
【一國兩制下的港人心聲09】羅冠聰:當公民無法再踏進公民廣場

羅冠聰是雨傘運動核心成員之一,23歲時當選立法會議員,成為香港史上最年輕議員,後因宣誓風波,任職9個月後遭取消議員資格。
公民廣場原本是讓市民能在政府總部前示威抗議的場所,過去被稱為「門常開」,象徵政府聆聽民意。過去很多示威,好比反國民教育、反新界東北發展運動等,這裡都是啟動地點。在這邊示威的很多集會,對香港是很有影響力的,它肯定改變了我,也改變了許多香港人。
但2014年8月後,公民廣場被圍封。很諷刺吧!公民進不去公民廣場,政府聽不到市民的聲音,市民不被允許在這裡示威。
小時候,我家是不談政治的。2010年時,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那時我讀中學,校長公開批評劉曉波不愛國。我很好奇,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應該有卓越貢獻,校長怎麼會痛罵他呢?放學回家,我上網查資料,很驚訝發現原來不是校長說的那樣。那是我認識公平、自由以及人權的開始。
我曾選上立法會議員,卻被DQ。
其實宣誓前,我們詢問過法律意見,當時主席也批准。我在議會服務九個月,中共干預司法,才拿掉我的資格。我覺得很可惜,這是我真正熱愛的工作,即便我們在選舉時總是多數,議會裡卻是永遠少數,但能為市民說話、為重要的事把關,是我嚮往的,雖然被DQ很可惜,但也覺得在歷史上,我跟香港是走在一起的。
我很喜歡漫畫《灌籃高手》,小時候曾裝肚子痛逃學、躲回被窩裡看,現在沮喪時,還是會去翻翻。我特別喜歡三井壽跟安西教練說他想回來打籃球的那幾頁,很感動,有種經歷很多、還是維持著少年初心的感覺。每次我參加運動,從群眾中感覺力量,就會想起自己為什麼走出來。
我想不忘初衷地走一條自己的路。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