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先生有美國夢,林銀杏暫退居二線,經常往返美國、準備移民,「那幾年就遙控管理,當時我嫂子、弟弟都在幫忙。移民美國後才知道原來加州是杏仁產量最多的地方,占全世界85%以上。原來不是只有南北杏,還有很多種杏仁可以選擇。」1990年開始,林銀杏全面使用美國杏仁為基礎原料,「產品就是要優化,我媽賣杏仁粉的年代,是用裝炸雞的紙袋秤斤賣,然後變罐裝,後來知道杏仁保存很重要,一打開吃不完,氧化了營養價值就沒了,慢慢就改用現在100克的真空包裝。」
【老帖磨成金5】自當活招牌掛保證 熬30年建立品牌

從市場開枝散葉,80年代末、股市上萬點時,林銀杏進了超市、百貨公司,「很多人一次買1萬元,我們後來還推出提貨券。」事業愈來愈穩定,「SOGO、新光三越、高島屋都進了,我媽說菜市場可以收了,她覺得在百貨公司賣價錢可以提高,不應該在菜市場打亂價錢,其實就是品牌的概念。」


2005年,赴中國試水溫,也開始有人模仿,「包裝一模一樣,但打開一聞、一喝就知道不是我們家的東西。也因為這樣,我先生說不如就把我的照片跟名字放在包裝上,由我林銀杏本人掛保證!戴斗笠的那張農婦照片,是我先生拍的。」2006年,正式以「林銀杏」註冊商標。

林銀杏說,阿公有21個孫子,只有她被阿公取名為銀杏。「我阿公會《易經》,取名要拿命盤算流年的,也可能他有直覺。」冥冥中,似乎註定由她傳承阿公的生意。九份旗艦店裡,除了賣杏仁粉,還有一區是手搖茶飲,「這是我女兒想做的,杏仁就是最好的乳品。珍珠有芝麻口味,現在這個年代要有新做法,我們也計畫去矽谷做能量飲。」已經有80年歷史的杏仁粉,將更多元地走下去。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