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庄原夢3】家族事業慘賠親戚避走 他獨扛千萬債務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為了家族事業,南賢天曾堅信以和為貴,但兄弟分家後,剩他獨扛2千萬元債務,心中不免感慨萬千。
為了家族事業,南賢天曾堅信以和為貴,但兄弟分家後,剩他獨扛2千萬元債務,心中不免感慨萬千。
婚後,夫妻倆在苗栗租屋,張秀娥發現另一半常跑銀行3點半,「婚前我全身名牌,婚後從有存款借他借到沒存款,只能改穿Hang Ten。」產線更是三天兩頭出問題。南賢天坦言:「哥哥總說這是南家的事業,講得很美,但這麼多年好像都沒賺到錢,當初一起打拚的族人紛紛離去,親戚見我們又來調頭寸,臉都綠了。」
遠在台東的母親為了幫孩子,土地一塊塊拿去銀行抵押貸款,眼看負債越滾越大,張秀娥建議將貸款轉到苗栗的熟識銀行,可省2%利息,遭婆婆責備:「南家財務不用妳來管。」但基於現實考量,南賢天也幫著說服。1991年兄弟拆夥,不忍母親勤儉持家守護一輩子的土地遭拍賣,南賢天竟獨攬2000多萬元債務。
南賢天(前排右1)小學3年級時父親病世,家中7個孩子都靠擔任助產士的母親拉拔長大。(南賢天提供)
張秀娥無奈地說:「賢天很孝順,那時候我們四處調錢,跟朋友、娘家借,想辦法湊錢還債,其實根本入不敷出,再努力都只是挖東牆補西牆。」為維持工廠營運,南賢天赴德國法蘭克福春季禮品展爭取訂單,逛展場時看到世界原住民專區,「我覺得很驚訝,竟有這樣的市場,也在心裡醞釀要往這條路走。」
長年接觸陶瓷,南賢天信手拈來就能捏塑美麗桐花瓷器。
回台後,他邊做代工,邊偕妻子上山下海做田野調查、探訪部落耆老,將圖騰轉化為設計元素,開發9族原住民系列陶瓷器。90年代台灣陶瓷產業出現外移潮,南賢天卻堅持固守台灣,「我的想法是原住民產業必須在地生產,文創的東西很難剝離這塊土地。」
南賢天以昔日外銷陶瓷器的貼花工法,搭配田野調查取得的部落圖騰元素,作為產品設計靈感來源。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