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模尪挺口罩國家隊4】老鳥嗆他不知天高地厚 他靠這招拿下億元大單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張仕育(左)接班的前5年不敢冒進,與2個姐姐採保守守成的模式經營。
張仕育(左)接班的前5年不敢冒進,與2個姐姐採保守守成的模式經營。
年紀輕輕擔下父親一生的心血,張仕育把自己放在第一線打仗。2003年,一位中國客戶到高明參觀,「一個禮拜後我被找去談生意,我的競爭對手在隔壁房間,是一家日本廠商。他告訴我,價格不是關鍵,重點是誰可以提供最好的東西。」張仕育一個人在會議室,和台灣同事越洋連線報價,從早上9點忙到下午2點,最終拿下這筆1億2千萬元的訂單。
「我告訴他,我能開發一些特殊的規格跟配套,你不用另外找供應商。」說起這筆大單,張仕育掩不住眉飛色舞,「拿下這張單,我還不滿30歲。出去走路真的是用飛的,也感謝客戶給年輕人機會,我們到現在還在合作。」
還有一次,全球前幾大的模架公司龍記集團向高明採購了4台機器,「可是後來我才知道,人家只是拿我們的產品當實驗、買來試試看的。我心想,我們怎麼讓人家這麼不看中?可是我判斷,對方肯定是想在測試中找長期夥伴,如果我們提供很密切的服務,這個單不會跑掉。」
率團出國參展,張仕育(後排左)經常把自己放在第一線面對客戶。(張仕育提供)
後來機器發生問題,張仕育跳過供應商,直接派遣台灣工程師到香港駐廠維修,他還親自找龍記的老闆溝通、取得信任,「他們老闆發現我們的機器不比國外大廠差,維修效率還更好,之後也繼續下單。」

主動推革新 差異化吸睛

連續幾張大單的肯定,讓接班前5年保守守成的張仕育決定主動出擊。「以前傳統的機器都是藍色、綠色,外型也方方正正的、不流線,也不符合人體工學,師傅連放計算機的地方都沒有。我看國外的機械雜誌,瑞士還有粉紅色的機器,為什麼我們不能改良?」
在2006年台北工具機展上,他大膽推出一台以汽車烤漆噴漆、成本較一般高出60%的白色龍門型加工中心機,卻一度引來同業訕笑。
2003年,張仕育(右)靠著可替客戶開發特殊規格等服務,拿下接班後的最大一張訂單。
「機器拉到會場,一個同業看了直搖頭說:『囝仔玩囝仔車(指不知天高地厚)』。」張仕育苦笑:「我當時真的大受打擊,晚上在飯店睡得很不是滋味,眼淚都快流下來,好像我這麼做不是對的。沒想到隔天開展,國外客戶都跑來看,我們誤打誤撞成為當紅炸子雞。」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