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許多公司分流上班,即使在辦公室林立的台北南京東路五段一帶,人流也明顯減少。以外送為主、專賣便當的「甘擔」,依原計畫在2月開張,在沒什麼宣傳的情況下,依舊站穩腳步,成了逆勢生存的餐飲模範生。
【試吃筆記】無懼疫情每天賣千個便當 「甘擔」吸客全靠3法寶
當餐飲業被疫情打擊得哀鴻遍野之際,今年2月,一家專賣餐盒的「甘擔」悄悄在台北東興路上開張,沒做宣傳,光靠口碑就日銷千個便當,能夠如此吸客,因為他們做到了3件事。
甘擔的店長說:「人們的餐飲習慣確實因為疫情有了改變,到餐廳吃飯的人變少,但外帶餐盒或買食材回家煮的人明顯變多了。」而甘擔能夠不懼疫情、逆向吸客,是因為他們做好了3件事。
第一件事,是堅守食材品質。店長透露,其實這家店之前叫「糧心廚房」,搬家後才改名叫「甘擔」,取的是台語諧音「簡單」,增添更多台灣味之餘,也希望把台灣好食材落實到每一個餐盒當中。
大橋產銷履歷米、萬金履歷雞、原龍的無毒檸檬、百賢農場的台灣九號毛豆、彥廷農場的有機黑木耳、迴善農場的有機紅蘿蔔、番薯世家的無毒地瓜、東石農場的有機杏鮑菇、價格是白飯10倍的藜麥,都在甘擔的食材名單中。調味料也頗講究,很少在便當店露臉的橄欖油、近年頗被日本人推崇的鹽麴、少見的印度系坦都里香料,在餐盒裡也都看得到。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