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社長廚房手記126】煎烤伊比利豬 疫情壓力下的重口味療癒料理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疫情當前只能宅在家做菜,口味稍重的「煎烤伊比利豬」,很適合緩解壓力。
疫情當前只能宅在家做菜,口味稍重的「煎烤伊比利豬」,很適合緩解壓力。
為了重新拍攝做菜畫面,前一陣子買了過多的食材,所以當行政院宣布雙北防疫升級、甚至全台進入三級警戒,我完全不用擠超市,家𥚃冰箱是滿的。今天拿出伊比利帶骨豬排,心想已經做過兩種不同做法,要怎麼變化呢?一下子就動念到愛店「酒庫餐廳」(TUTTO BELLO)。我發現人在遇到壓力時,口味喜歡重一點。TUTTO BELLO的伊比利豬裹粉入味先煎後烤的做法,應該非常療癒,非常適合此時此刻。
我說口味重,並不是評低了TUTTO BELLO的伊比利豬。梅老闆的做法,香料深入豬肉,卻不會壓抑伊比利豬本身的甜香及堅果風味,反而帶出新的層次。而蘸粉煎烤,讓表面酥脆,內部軟嫩,更把肉汁嚴嚴實實封在裡面,只有在切肉入口才甜香爆發,又口感多重,實在印象太好,今天就做這個伊比利豬排。
不過我只有大致問幾句梅老闆做法,沒詳細問,談不上複製,只能揣測的試做,但做出來味道很好,就介紹給大家吧。
首先要把豬排切片,最好厚度超過2公分,3公分更佳。然後用椒鹽香料醃入味,TUTTO BELLO有他的特製香料配方,這是人家的商業秘方,我就不問了,自己用芥末椒鹽、百里香、蒔蘿、奧瑞根等義大利香料加在一起,撒在肉片兩面,然後放入冰箱起碼1小時醃入味。
梅老闆說他是用玉米粉,我把醃好的豬兩面及側邊都蘸上玉米粉,拍掉多餘部分,入平底鍋煎。伊比利豬較瘦少油,所以我加一點橄欖油入鍋煎肉。梅老闆說,要用小火,才能煎得酥脆。我算了一下,大約2分半鐘可以翻面煎,側面也要煎香。
烤箱設定上下火攝氏200度,表皮已酥脆的伊比利豬薄抹一下蜂蜜,連盤進烤箱,5至10分鐘即可取出,靜置,裝盤,上桌。梅老闆說,伊比利豬不要吃全熟的,頂多7、8分,切開肉要粉紅色,若轉白就過熟可惜了。他強調,西班牙人吃這豬肉吃5分熟,可千萬不要過熟啊。
TUTTO BELLO用的伊比利豬部位並不是帶骨的豬排,我的是有骨頭的部分,可能口感有所不同,但今天試做,入口甜嫩入味,做法值得推薦。
至於配菜,我用蘿蔓對切,入鍋煎2分鐘,搭配水牛起司。醬汁則是牛肝菌醬,做法也很簡單,牛肝菌泡水後,取出切碎,用油煎香後,連同泡的水燉煮至稠,以椒鹽調味即可。
疫情升高,外面的世界是紛亂的,宅在家裡,就用煎烤伊比利豬來撫慰心情吧!我是剛好有伊比利豬,宜蘭的葛瑪蘭豬也能這樣做。

煎烤伊比利豬

材料:伊比利豬6支、牛肝菌、蘿蔓3顆、饗宴芥末椒鹽、百里香、蒔蘿、奧瑞根碎片義大利香料、蜂蜜、玉米粉、莫扎瑞拉起司兩個。
之前為了做食譜,購入一批伊比利豬。
預備做醬汁的牛肝菌。
準備蘿蔓當配菜。
今天用這些香料,最右邊內裝芥末椒鹽。
預備玉米粉做蘸粉。
做法:
Step1:牛肝菌泡水,取出牛肝菌擠乾切碎,入橄欖油煎香牛肝菌碎末,加上泡牛肝菌的水,燉煮至稠,加椒鹽及冰糖調味。此為醬汁。
燉煮好的牛肝菌醬。
Step2:豬排切成6片,因為骨頭間距,2公分、3公分不等。用芥末椒鹽、百里香、蒔蘿、奧瑞根等義大利香料,撒在肉片兩面抹勻,放入冰箱起碼1小時醃入味。
將帶骨伊比利豬切成6片。
以香料醃入味,至少需1小時。
Step3:平底鍋熱鍋入油,將醃好的豬兩面及側邊都蘸上玉米粉,拍掉多餘部分,入平底鍋小火煎脆。大約2分半鐘即可翻面煎,側面也要煎香。
將豬排兩面及側邊都蘸上玉米粉。
熱油鍋開始煎肉。
煎至表面酥脆。
Step4:烤箱設定上下火攝氏200度,將表皮已煎至酥脆的伊比利豬,薄抹上蜂蜜(其中一面即可),連盤進烤箱,待5至10分鐘上色後即可取出,靜置,裝盤。若您的豬肉切得較薄,煎的步驟即熟,烤箱步驟烤箱步驟可省略。伊比利豬不要吃全熟,頂多7、8分,切開肉要粉紅色。
烤箱設定上下火攝氏200度,放入表皮已煎至酥脆的伊比利豬。
Step5:另起一鍋,入油,蘿蔓對切,切面向下入鍋煎2分鐘,起鍋裝盤。莫扎瑞拉水牛乳酪對切亦裝盤。舀上牛肝菌醬汁,上桌。
蘿蔓切面向下,煎2分鐘即可起鍋。
煎烤伊比利豬上桌,用莫扎瑞拉水牛起司、蘿蔓及牛肝菌醬搭配。
疫情升高,宅在家裡,煎烤伊比利豬很有療癒效果!
煎烤伊比利豬,烤到切開肉呈粉紅色才是正確的。

掌廚人 裴偉

《鏡週刊》社長。雖是時事週刊領頭人,但私人臉書上只見每日吃便當或蒔花弄草全紀錄,偶爾還有下廚做菜心得。吃遍美食、喝遍好酒、說得一口好菜的裴社長,近來在同事催逼下,大方公開私人廚房筆記,圖解詳細,順便回覆各方親友綿延不絕的提問。

《鏡週刊》社長裴偉愛吃也愛下廚,若吃到印象深刻的食物,週末便回家複製,現在也公開他的廚房筆記。(何宗昇攝)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