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採訪鏡頭拍攝,楊博仁很不習慣,唯有講起歷史,他能卸下心防,還幫同為楊姓的攝影記者找到先祖,發現攝影師老家堂號為「四知堂」後他驚呼:「哇,那你是楊震的後代。」語畢便從楊姓切入隋、唐歷史,倒背如流。
【醫生轉行賣豬番外篇】年收30億仍只和華南銀行合作 全因一件事感念在心

向來低調的信功董事長楊博仁面對採訪不太自在,唯有談及歷史,聊興大開,出口成章,還能2分鐘就背完《出師表》。
說到最敬佩的諸葛亮,他忘我地背出《出師表》,「全《出師表》我可以在2分鐘內背完。」也因欣賞文天祥又背起《正氣歌》,「因為忠。」他特別感念幫助過自己的人,凡幫過必銘記在心。
他回憶,1982年與父母初創立信功肉品時,常常借錢做生意,「我們買豬,拜託人家屠宰,當時沒有資金,半個貨櫃要100多萬元,借錢做生意,這一櫃出口,押匯下來,趕快還錢,剩下的錢趕去買豬。」
他當時僅20歲出頭,常騎著摩托車到銀行領錢,「我的錢都很趕很急,領了馬上要去處理生意,有時候300多萬領了,就放在機車上,那時候都是背水一戰,你沒辦法體會到那種面臨懸崖邊的處境,才知道人家說1塊錢可以逼死英雄好漢。」

當時華南銀行一位黃經理觀察到他,便主動告訴他,「年輕人,我看你每次錢都這樣放,很危險,看你老實老實,錢出入都很正常,我們銀行經理的權限是200萬,這是我最大的額度,你叫你父母親來簽一下,200萬借你。」
銀行經理一席話,彷彿拉回懸崖邊的他,他半信半疑地請父母到銀行,果然順利借到錢,「從那時開始,不用再追錢了,我很感謝他。」因此一直到信功漸漸攀上豬肉外銷高峰,營收也漸到30多億元,「那時候我們合作銀行都只有1家,就是他們,沒人這樣的,一般的5、6間都有,但你對我有恩,當然要報恩,我跟我父母就堅持這一間,一直到黃經理調到其他分行,我們本來要搬去他那裡,但他說會不好做人,才維持在原來的分行。」
楊博仁不只清楚記得別人對他的好,對於古文詩詞的背誦記憶力也很驚人,長達5千多字的《金剛經》,他能一字無誤地唸出,令人讚嘆,但低調的老董馬上謙虛:「以前讀書,對地理、歷史最沒興趣,我還是蹺課大王耶。」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