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汎銓,任何一個實驗在做一定要下單,不能做私貨,不可能自己在做,然後大家不知道你在做什麼。」柳紀綸表示,公司從2009年開始跳脫傳統實驗室運營,導入生產企劃部門,走向技術支援公司策略模式。
【致勝析引力番外篇】他用一招防堵實驗室接私貨 肯拚菜鳥薪水超車老前輩 汎銓科技董事長柳紀綸專訪

比起競爭對手宜特科技與閎康科技,泛銓科技是最晚成軍的國內3大檢測分析公司,卻為何能在技術門檻與含金量最高的「材料分析」領域後發先至,拿下逾5成市占?除了超前部署技術研發團隊,柳紀綸的管理模式也是功不可沒。他打破傳統實驗室運營法,導入生產企劃排程概念,防堵員工偷接私貨,再搭配透明薪資制度,成功凝聚團隊向心力。
他進一步解釋,過去,業務人員可能因較有影響力、和工程師交情較好,產生插隊特權,甚至因客戶大小咖,可擅自挪動檢測先後順序,「我堅持先訂好策略,根據客戶的市場未來性與價量訂出一套遊戲規則,所有人都照著規則走。」被柳紀綸找來做排程的人員,不一定會做實驗,完全是照著排程規則與指令動作。
比起傳統媳婦熬成婆的實驗室資歷晉升制,柳紀綸發現,資深者往往轉調升任管理職,「這就像開餐廳,高薪聘來主廚卻不讓他專心煮菜,還本末倒置(叫他)跑到前台點菜,我打破這模式,讓高手回歸第一線實驗室。」無獨有偶,為督促團隊更上一層樓,他會透過系統追溯每一位工程師的產能,確保一天比一天更進步。
「假設今天的case是花6小時完成,1個月後,我會跟工程師談,有沒有可能因操作熟悉,進步到只要花3小時、2小時,對員工來說,這就是精進的壓力了!你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踏步。」透過排程計畫,讓管理團隊精準掌握團隊戰力。
換句話說,在汎銓科技,所有人員都必須按表操課,柳紀綸強調:「給客戶什麼樣的價錢、承諾交期與未來多少量,是業務端一開始就必須談定的,回來後全公司的人就跟隨,不能有人再自己去動手腳,把排程往前或拉往後,客戶若想調動排程序,也不是沒有討論的空間,必須主管們一起商討,重點是要建立讓所有人都能依循的制度。」如此一來,業務在面對客戶時,也不再有弄錯交貨期的困擾。
不僅如此,7年前,汎銓科技也比照製造廠,導入4班2輪制,柳紀綸解釋:「等於公司365天24小時都有人,這件事知易行難,假設你是高手、老鳥,心態上難免會覺得,憑什麼要我輪夜班?」除了花時間說服所有員工,柳紀綸也仿效商鞅變法,拿出數據佐證,檢測量能與效率確實大幅提升,進而將獲利回饋給員工。
「這是一個互信的過程,基本上,這十幾年來,我說到的事情一定會做到,同仁都知道我不會變來變去,照著既定節奏、方向往前,用制度管人取代人治,避免朝夕令改,讓人無所適從。」柳紀綸堅持能力比資歷更重要,他還進而推出「以量計價」的年薪計算準則,鼓舞團隊爭取最高薪資報酬。
汎銓管理部門每天統計所有一線工程師產能,「在汎銓,人人都能推算出自己的年薪,每月我會秀出排行榜,大家知己知彼、互相激勵。很多工程師年薪比主管高,資淺者願意拚、速度越快,薪水自然超越老鳥。」柳紀綸笑說,這道理就像自己從小幫母親做家庭代工,每天做多少記起來就是當日報酬,不用羨慕別人薪水高,因為肯拚就有。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