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在時髦餐酒館「T+T」最歡樂吵鬧的一次用餐,因為終於等到食驗室運作;因為主廚蔡元善首度移師到新廚房坐鎮上菜;因為是在VIP包廂裡面,大家吵到連開場和外場團隊要說菜都很困難…因為很難再次進到這座神祕空間,因此特別紀錄下這篇空間開箱文。
結合發酵、熟成和種植等任務 米其林一星餐廳T+T全新食驗室開箱文

今年8月摘得《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 2021》一星光環的人氣餐廳「T+T」,主廚蔡元善在摘星也預告全新空間「食驗室/PDR」的建置計劃,現在這座料理研究室暨主廚餐桌的獨立包廂正式運作,即將陸續執行發酵、熟成和LED藍光種植香草花卉等料理任務,未來T+T的菜單創作除了持續緊扣亞洲風味的主軸,客人也有機會嘗到獨創的實驗成果。
目前T+T雙主廚蔡元善、古俊基(Kei)及其料理團隊,在工作時會以「PDR(Private Dining Room)」(私人包廂)代號稱指這個空間,這個說法指出裡面設置有長型餐桌,需透過熟客預約可以在此用餐;但我認為,「食驗室(包廂)」的說法更能把這裡執行發酵、熟成、香料種植及用餐等多項料理任務說明完整。




會另外打造這個全新空間是因為T+T原餐廳的桌席不多,而一直擁有高人氣的T+T經常客滿,再加上老客人經常許願希望能有一間包廂可以使用,蔡元善於是找到離本店只隔幾步的空間,斥資比打造本店時更高出2倍的裝潢預算來建置食驗室。
「如果只是開個二店,對T+T的品牌及想做的事情意義不大。」為讓料理創作持續進化,蔡元善認為應該要強化團隊的研發能力,所以他把發酵室、熟成室和LED 藍光植物生長室和酒櫃都視為全新空間的最重要的執行工作。




跟T+T原餐廳只有幾步距離的食驗室外觀是整幅混泥土壁面,雕圓鏤空的小圓窗交錯其上,把自然光引進室內,立體錯落的小圓窗像是大型魚的魚鱗片,呼應用餐空間裡牆面上成群竄游的小魚群。
在內部空間部分,大部分餐廳開放空間的使用主體是客人,但T+T食驗室的卻是把空間使用權交還給料理團隊。不同於多數餐廳把美景、舒適空間開放給客人使用,這裡因為帶有實驗任務,發酵室、熟成室和LED 藍光植物生長室和酒櫃都以玻璃或拉門隔出獨立空間,Lab塊狀區域和開放的出餐檯、獨立的主廚餐桌共同組成一座需要重新定義的餐飲空間。




我們在這裡享用蔡元善和古俊基(Kei)聯手研發的2021年秋季菜單。入秋時節盛產的胭脂蝦、秋姑魚、南瓜、水梨等在地食材,組成的「水梨/龍鬚/鹹豬肉」「胭脂蝦/淡菜/河粉」「鮑魚/煎餃/花雕」「秋姑/叻沙/南瓜」「和牛/山藥/牛舌」及「羔羊/茄子/味噌」等套餐,持續扣緊亞洲風味的創作核心,選酒有葡萄酒、清酒等,整體出餐流暢、用餐氛圍輕快活潑,穿插出場的招牌菜「生蠔/麵線/蒜泥」「松露/鴨肝/車輪餅」,讓全新菜色仍然帶有品牌辨識度。
在拿下今年的台北米其林一星之後,還是那個自成節奏、擁有自己論述語言的T+T,依然讓人喜歡。





T+T
-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65巷11號1樓(餐廳本店地址,食驗室位置需詢問)
- 電話: 02-2719-9191
- 營業時間:12:00~14:30、18:00~22:00
- 刷卡:可。收1成服務費。
- 備註:T+T全新食驗室空間,目的在執行發酵、熟成和種植香草花卉等料理計劃,不對外開場,目前僅開放熟客預約。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