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眷村長大,父親跑船、母親工作,身為長女的陳玨里,國小就身兼父母職,照顧著弟妹們的三餐,烹飪就駕輕就熟。22年前她想到從前練球回家,最愛吃外婆包的水餃,她憑記憶復刻,親人都抓來當試吃員,太鹹、太淡、鮮度不夠,一點一點調整。
【國手水餃番外篇】15種口味吸饕客 煎餃只賣3小時 阿琴の水餃專訪

前籃球國手陳玨里(原名陳麗琴)退役後步入婚姻,丈夫生意失敗,她也背上千萬債務。為了還錢,她擺過攤賣自助餐、開過小吃店,22年前在台北內湖賣起眷村口味冷凍水餃,靠著選擇多樣、特別,加上用料實在,受到饕客喜愛。

初時每天凌晨4、5點親自到環南市場採買,「我們食材不隨便喔!像瓠瓜鮮肉,一般炒來吃的要比較軟,我們會特別挑硬一些的品種,因為包完要冷凍,再水煮,這樣才不會爛。」從高麗菜鮮肉、韭菜蝦仁二種口味開始,研發到現在已有15款,靠著熟客口耳相傳,一度賣進台積電員工餐廳,「一週一萬顆,包好還自己開車送過去,真的太累了才沒繼續。」另外還有二款餛飩吸引台中著名鍋物上門採買。
食材搭配上,陳玨里頗有想法,「大根鮮肉、白玉干貝最重要是加香菜提味。」即便是香菜恐懼者,入口也只感覺有淡淡氣味,大多時候口腔充斥的都是白蘿蔔的鮮甜。較少人使用的韭菜花也入餡,「韭菜口味味道重一點,韭菜花相對清爽。」

這二年兒子潘秉辰、女兒陳凝初回家幫忙,把過去陳玨里用來提供試吃的煎餃,加上自製的醋漬大根、薄鹽毛豆等小菜,搭配成套餐,中午11點至2點在外送平台出餐,這家藏身巷弄逾20年的老店才漸漸被外地客知道。

一份煎餃約需7分鐘的烹飪時間,每到中午,陳玨里得「單挑」5個平底鍋才能應付,若大量訂單瞬間湧入,負責「控場」的女兒就會暫停接單,避免影響品質,可說是限時、限量,若想嘗鮮,訂餐的手腳也得快一些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