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專挑潛力成長股 8年級生靠箱型戰法滾千萬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傅鈺國效仿法人操作慣性,透過檢視基本面變化,每半年換股一次,為的是持續抓住成長股。
傅鈺國效仿法人操作慣性,透過檢視基本面變化,每半年換股一次,為的是持續抓住成長股。
8年級生、綽號「貓奴Efron」的傅鈺國,曾是國內券商實戰交易競賽冠軍常客,而從期權市場出發的他,深知短線追高殺低的盲點,改以操作個股為主,因摸索出主力選股慣性和週期,又獨鍾蓄勢待發的成長股,並在箱型區間順勢操作,8年內將50萬元本金翻至8位數。

傅鈺國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93年 
  • 學歷: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現職:專職交易人、財經作家
  • 投資心法:從基本面和產業獲利動能,找出超越大盤的成長股,搭配技術面的箱型戰法、籌碼判斷買賣時機,持股週期約1季至半年,追求波段價差
隨傅鈺國返家,愛貓聞聲前來門口迎接,走進房間,這裡不單是毛小孩的天堂,也是他的專屬操盤室;電腦桌擺放3個螢幕大的曲面顯示器,是傅鈺國平時交易的戰場。「我原本有6個螢幕,不過每天盯盤跟盤後做功課,長時間下來看得頭很痛,後來像上班族一樣晚上6點收工。」
愛貓成痴的傅鈺國綽號「貓奴Efron」,平時會帶著存糧餵食社區浪貓。
8年級的傅鈺國是許多國內券商實戰交易競賽冠軍,朋友闕壯玟說:「他很有拚勁、執行力,當大家在休息時,還繼續研究選股和回測績效。」
善於從基本面濾網撈出成長股的傅鈺國,偏好順著產業趨勢切入營收成長的公司,依箱型的技術型態與籌碼動向設定進場點。憑藉基本、技術與籌碼面的3合1選股法,緊抱未來一季最具爆發性的成長股,8年內已將50萬元本金翻至上千萬元。

步驟一、從基本面撈出成長股

「只要營收、獲利持續成長,就能獲得市場認同,得到較高估值。」從每股純益(EPS)的加速點著手,找到主升段起漲點,是傅鈺國的起手式,「這樣能節省時間成本,又提高資金效率。」
在他的選股池中,必須符合4項條件:單季EPS創一年新高、最好年增2成以上,單月營收創半年新高,股價在季線之上,日均量大於500張。且以選擇股本20億元以下的中小型股為主,「除了股性較活潑,也避免淪為外資控盤的工具。」

鏡頭升級趨勢,帶動玉晶光股價從40元,短短4年飆破800元。
「像玉晶光從2016年5月的40元,只花了4年多的時間漲至800元,可見成長股的爆發力十分驚人!」細究原因,在手機鏡頭升級的產業趨勢下,玉晶光不僅解決專利問題,還接獲大客戶訂單,後續營收、EPS隨之成長,帶動市場對企業價值評估的轉變。
另外,傅鈺國形容內資主力是「台股最會賺且最具影響力的一雙看不見的手」,操作常有週期慣性與選股節奏,他因此仿效法人模式,透過檢視基本面變化,在7月、12月換股,重新鎖定一季至半年內處於成長階段的公司,而只要數據下修就毫不猶豫出清。
以晶心科為例,2020年搭上5G和物聯網題材,11月接連召開法說會,公告10月自結獲利由虧轉盈,隨後第四季營收創新高,EPS從前一季的負0.69元提高至2.8元,在11月公告季報至隔年3月年報發布間,漲幅超過2倍。抓到12月換股時機,傅鈺國也跟著大賺波段財。

傅鈺國操作心法 以晶心科為例

Step1.基本面聚焦成長性

2020年第3季晶心科仍處於虧損0.69元的狀態,但10月釋出自結獲利開始轉虧為盈。11月法說會預告第4季將陸續迎來大訂單,市場看好Q4 EPS由負轉正的表現。

Step2.關注籌碼面變化

觀察晶心科大股東,包括國發基金及聯發科旗下翔發投資,儘管法人沒有特別進場買進,但因籌碼穩定,有機會推升股價。

Step3.利用箱型戰法、技術面進出場

股價型態上,形成打底超過3個月以上的盤整區間,在法說會隔天、11月10日確認凹洞量,選在季線貼近的區間以均價160元切入試單,成功參與初升段。12月15日因跳空跌破前一根實體長紅K棒而調節,並於當月30日再次轉強買進,直到隔年3月2日長黑摜破5日線後全數獲利入袋,最初進場部位獲利近2倍。

步驟二、追蹤籌碼面掌握大戶動向

「股價來至低檔區間時,單月營收突然創高,很可能是股價上攻的訊號。此時可留意原先董監事持股比例落在20至60%的公司,此比例是否上升,或呈現分點大戶吃貨的情形。」傅鈺國說明。
以精材為例,在大股東台積電的加持下,2020年後端3D先進封測需求大增,7月起營收加速成長,第三季EPS創下單季歷史新高,三率更是連2季跳增,投信與中實戶分別在6月底、11月初開始買超卡位,之後股價漲幅近1倍。

步驟三、專攻箱型戰法抓進出場時點

估值方面,傅鈺國會參考法人預估的獲利目標進行本益比評價,或由上半年獲利狀況推估全年數字,特別是拉貨旺季集中在下半年的公司,以4:6的比例估算年度營利情況,瞄準超過2成的潛在獲利才出手。「尤其股價首日發動、法人同時買進,向上的延續性會比較強。」
而他慣用「箱型戰法」找買點,「股價進入主升段,會經歷箱型整理、醞釀噴出、強勢大漲與拉回修正4步驟,可於箱頂壓力與箱底支撐間反覆測試走勢中,把握拉回買進的時機點。」
他點出,股價形成箱型區間,意味有大人在照顧,只要季線乖離率小於2成,在低檔區間分批買進,首筆試單以總資金的5%進場,期間有釋放利多則加碼5%;但只要股價在3個月內不動或跌破箱底、達一成虧損就出場。
搭上5G和IoT題材,晶心科於2020年底由虧轉盈,傅鈺國抓準時機大賺波段財。(翻攝晶心科技臉書)
「待營收與獲利公告,股價醞釀噴出,波段買盤持續卡位,直到股價突破箱頂,進入強勢大漲。這時我會在突破上緣壓力時再加碼10%,並隨漲勢參考前一根3%以上的實體紅K棒,尾盤跌破K棒低點或5日均線時分批停利。」傅鈺國說明。
量價結構上,若股價在箱型區間沉澱3個月以上的轉機股,產生低於5日均量的「凹洞量」,代表賣壓減輕、籌碼安定。以晶心科為例,2020年11月10日、舉辦法說會隔天,確認凹洞量、季線翻揚的走勢後,他以均價160元進場試單,完整參與初升段。

記取教訓 買股不融資

回溯投資的起點,傅鈺國從期權出發,且早於大二就展開投資生涯,不僅參與學校證券研究社,也參加各家券商、證交所的投資競賽累積經驗,而他不但在實單交易比賽獲得獎金,更靠著打工與投資收入,扛下所有開銷,畢業前就積攢近半桶金,「那時候運氣比較好,碰到陸股上証的大多頭,利用期權賺到學費。」
畢業後,他將重心轉移至股票,「每天倉位浮動損益幾十萬元上下,不是大賺就大賠。」他坦言,期權高槓桿、波動大,獲利來得快也去得快。後來發現簡單的大盤指數型ETF,含息年化報酬率就可達8%,才發現自己真是瞎忙一場,從此他便專心研究個股,也達到放心投入、穩定獲利的目標。
挾帶集團優勢、主攻封裝的精材,2020年營收與獲利飛速成長,投信與中實戶積極卡位。
但看似順風順水的交易經歷中,傅鈺國也曾因過度使用槓桿而在市場跌跤,他苦笑說:「2020年初台積電概念股正夯,看好精材有5成漲幅空間,貪心押到200萬元,結果遇到新冠疫情的利空,大賠70萬元。」這一跤讓他從此不再使用融資工具。
「進到市場必須釐清是賺怎樣的錢,否則心態隨股價起伏,容易患得患失;而機會藏在凌亂的資料庫中。」前同事Nick就說,傅鈺國並沒有比一般上班族輕鬆,這是他投資總能大賺小賠的祕訣。而看過大風大浪,尤其如今買股不融資,則讓傅鈺國面對市場能從容自在,「遇到賠錢,中午吃頓飯就沒事了;但下午一定要繼續做功課。」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