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42歲從科技業退休 理財顧問月領6萬財富自由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退休12年的吳家揚,將基金、股市投資的獲利不斷投入保單,壯大保價金。
退休12年的吳家揚,將基金、股市投資的獲利不斷投入保單,壯大保價金。
退休後坐吃山空最讓人害怕,所以創造源源不絕的現金流絕對是重中之重。42歲從科技業退休的吳家揚,不僅生活精彩,變身理財顧問,退休12年來,更是月月領6萬元、從不間斷。原來他嚴格畫分核心與衛星資產,只要衛星賺錢,馬上轉入核心,讓退休後的資產低波動,又能生出錢子錢孫。
「退休以後,突然有了大把時間,我去學做手工皂,還去學了小提琴,一圓小時候的夢想,也去考了15張金融證照,我現在應該是全台灣擁有最多金融證照的人吧!」42歲選擇從科技業退休,如今54歲的吳家揚,變身理財顧問,興高采烈地說著12年來退休生活的成就。

吳家揚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69年 
  • 學歷:台大化學所、交大經營管理所
  • 著作:《人生五張表,你也可以FIRE》《最強保險搭配法則》《從5000元開始,以小錢搏大錢》等

投資心法 

  1. 早年買下大量儲蓄型保單,預定利率在4~6%間
  2. 將500萬元的資金投入2檔分別於月初、月中配息的高配息基金,將領到的配息再轉入4%預定利率保單
  3. 將500萬元的資金投入台股前150大成分股,並以EPS 3元、毛利率30%以上的標準篩選股票,再搭配五線譜進出場,投報率10%就出場,資金也再轉入保單

穩健保守 投資有紀律

不僅生活精彩,吳家揚更無須擔憂財務問題。他從股票、保險、基金裡,創造每月平均6萬元的現金流,他大方透露其中祕訣:「找好核心、衛星資產,我的核心是房產與保單,衛星則是基金與股票,只要衛星有獲利,就持續投入核心中。重點只有一個,退休後要追求的是資產穩健成長,而不是隨股市波動、資產暴起暴落。」
吳家揚退休後開始學小提琴,一圓自己童年時的夢想。(吳家揚提供)
太太Anita說,吳家揚在投資上相當有紀律,近二年台股飆漲,身邊有朋友獲利數倍,但吳家揚仍不為所動,只要有賺錢就往核心放,「他靠紀律守住退休後的資產。」
談到股票投資,雖是資產中的進攻部位,但吳家揚仍採用穩健、保守的方式進行。首先,他會從台股前150大成分股,篩選出2年內毛利率30%、每股盈餘(EPS)3元以上的個股。第二步,則是依照「五線譜」,在股價破中線均價至二個標準差之間買入,獲利超過一成就賣出。
吳家揚解釋,五線譜投資是以統計學方式、找出五條線組成模型:以每日股票收盤價計算出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價格、標準差,畫出股價趨勢線;再在趨勢線上加一個標準差和二個標準差,找出75%樂觀線和95%樂觀線,趨勢線下減一個標準差和二個標準差,畫出75%悲觀線和95%悲觀線。
早在20多年前,他就開始依照五線譜買股,「過去在科技業時,大家討論商品總是用標準差,但在股市卻少有人用這個方法去計算買進、賣出價位,我就開始用股市收盤價去算出均價、標準差,並畫出五條線,沒想到看線買賣股票,獲利豐碩。」

看五線譜 抓進出時點

吳家揚表示,退休後的12年,以此標準篩選出的標的,僅有台積電、聯發科一直都在榜上,「2檔個股EPS一定都在3元以上,其中台積電毛利率超過5成,聯發科也維持在35%以上,所以只要觀察五線譜,價格來到悲觀線附近,就會買進。」事實上,烏俄戰爭爆發,他又進場加碼台積電。
吳家揚利用五線譜投資術,選在台積電股價低檔時大膽加碼。
「3月台股崩跌時,台積電曾跌破五線譜的第一條線(95%悲觀線),那天是3月9日,我進場買入的價格為564元,若在第五條線、95%樂觀線752元賣出,將獲利33%。」不過,吳家揚考慮當台積電漲至第二至第三條線之間、獲利達10%,或漲至第三條線661元、預估獲利17%就出場。來到4月,雖然台積電再度下跌,但他認為,好公司應該持續持有,不受影響。
目前他投入股市的資金約500萬元,平均來說,每年都能穩穩賺到70萬至80萬元的獲利,而這筆錢毫無懸念,一定被他投入保險金中。

轉換基金 靠保單儲蓄

除了靠股票投資壯大保險金外,吳家揚還有第二招,利用投資型保單買入高配息債券基金,並以同一筆資金每月固定轉換2檔基金,替代只買進1檔基金都不轉換來提高報酬率。
「這方法是發現高收債基金淨值下滑、配息狀況越來越不迷人時想到的。」吳家揚分享,約自2014年起,他找出2檔成立5至20年、低標準差、高夏普值的全球月配息債券基金及美國高收益債,且這2檔基金配息時間間隔2週,便於做轉換,以單筆500萬元的資金投入,不論基金淨值高低,每月皆轉換二次,「這樣等於多一次配息機會。」
要注意的是,此方法必須在保單架構下執行,因為投資型保單前6次轉換免收手續費,第七次起每次500元,是目前轉換最便宜的工具。
其實還在職場工作時,吳家揚就不斷利用保單強迫儲蓄,「當時收入的一半都拿去繳保單了,因為我發現保險是世界上漲價最快的東西之一。只要看近20年來保單預定利率越來越低、年紀越大保費越貴、理賠率又大幅提高,就可以知道保費回不去了。」
目前吳家揚手上有41張儲蓄型還本保單及終身保障型保單,從預定利率6%一路往下買,利率最差的是8年前買的美元保單,也有3.6%。已經到期的儲蓄型保單,平均每月有約2萬元的還本金,成為退休後穩定的現金流。而隨著衛星資產賺得的資金仍持續流入核心資產的保險,若想增加每月還本金,也能用部分解約保單執行。

調整心態 簡樸不揮霍

值得一提的是,吳家揚買的儲蓄型保單多數是增額型壽險,且早期有些高預定利率保單提供每5年,或生日、結婚生子等重要時刻,能增加保額的一定比例,並依照預定利率每年複利增加保價金。舉例而言,預定利率4%的保單,原先保額100萬元,增加10萬元保額後,就變成110萬元以4%利率、複利計算保價金。而吳家揚都會掌握可提高保額時投入資金,讓保價金隨時間積累,不斷長大。
早期買的儲蓄型保單,是吳家揚退休規劃的核心資產之一。
早在37歲時,吳家揚就因當時任職的科技公司IPO(首次公開發行),賺到超過3000萬元的財富,半年內將房貸還清,隨時都能退休。他42歲離開職場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太太和小孩到泰國清邁Long stay,當個時間大戶,體驗無所事事的感覺。
吳家揚開心地說,退休後最棒的事就是成為時間大戶。
吳家揚回憶,當時和太太還到山上的寺廟免費教僧侶中文,幫忙製作中文簡介。而這趟清邁之旅,讓他體會到單純生活的美好,也消弭了自己對沒有固定收入的疑慮,「既然一家人能在荒煙之處苦行,那在台灣,儉樸的生活方式也不是問題。」對於退休,他認為與年紀無關,而是和心態,以及是否已規劃好現金流有關;至於財富自由,他強調絕非毫無節制地揮霍,而是經過計算和分配,可以長期維持在損益平衡、或小有盈餘的狀態。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