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開盤時緊盯螢幕的操盤手,邊聽電音歌曲、邊研究系統回測,是八年級生小路的日常寫照。即便今年面臨市場大震盪,股票部位獲利仍能增長一成,靠的是機械化進出場設定的投資術。
【達人理財】3步驟穩投資 八年級生機械化操作賺千萬

年僅26歲的小路Lewis,大一迷上投資,8年內摸索出結合財報、籌碼因子、技術面起漲訊號的選股邏輯,以不帶人性的機械化進出場方式,如今賺逾千萬元;而為了保住獲利,他還配置2檔國民ETF。他說,把投資變無聊,就會更接近成功。
「市場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心魔,為了排除人性干擾,我進場一律在開盤掛單,並採開盤價上下約10%的停利停損機制。把投資變無聊,就會更接近成功。」小路強調,波段大行情不是天天都有,獲利了結後轉移到下一檔,一次次的10%停利疊加起來,報酬率也相當可觀。
小路認為,影響股價報酬的因素在於公司業績,而技術面、籌碼面則是股價上攻的關鍵,因此綜合基本面四大濾網,從籌碼面找動能、由技術面找趨勢,並按照開盤買進、固定停利的方式進行交易,如今滾出千萬身價。

步驟1. 4濾網判斷基本面 2指標找低估好股
「會漲的股票面貌都差不多,我信奉歷史會重演。」在基本面部分,小路重視月營收、每股盈餘(EPS)、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等財務數據年比增幅的表現,其中月營收需達雙位數年成長,EPS、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則以創近四季新高為標準。
他解釋,企業擁有高成長的獲利能力,市場就願意給予更高的股價期待,而從4大因子篩選出業績表現亮眼、營運顯著轉強的公司,具備更高的上漲機率。他以近期華新的表現為例,除3月營收年增超過4成,2021全年EPS突破4元甚至創下近5年之最,今年第一季也繳出1.35元的成績,刷新4季以來新高,而毛利率逾18%則寫下5年內高位,「這樣的成績當然會被市場關注,事實上,在3月營收公告後,華新隨即拉出6成以上波段漲勢。」
另外,小路也將股價淨值比和本益成長比,列入擇股的加分條件,他解釋,只看本益比,很容易忽略一家公司的成長性,因此以本益比除以稅後淨利成長率的本益成長比做為判斷。「當本益成長比來到0.4之下,意謂股價落入低估區間;而股價淨值比小於1時,是價值浮現的投資契機。這樣選出來的公司,營收具爆發力,漲幅卻相對落後,自然可以抱得安心。」

步驟2. 追蹤籌碼面 鎖定法人近10日買超
「我會把主力、法人、大戶的資金流向當成觀察點,若在一段時間內有出現連續買進的跡象,股價有機會在短時間爆發向上。」小路表示,以法人操作習性為例,一旦近10日總計外資買超千張以上,或投信布局超過百張,皆可視該檔股票為主力重點著墨方向。
同樣以華新為例,4月12日因外資大買逾2萬張,一舉將近10日買超部位拉高成逾萬張,且投信也進補近600張,符合籌碼選股因子。「當握有龐大資金的法人等大咖,掏出真金白銀進場卡位,股價表現就更有想像空間。」他強調。

步驟3. 技術面突破轉強 淘汰高位階股
至於選股的第三重保護網,小路會由技術面上的轉強訊號,作為切入操作的進場依據。他表示,若股價突破近百日新高,代表籌碼經過一段時間沉澱,當散戶紛紛離場後,隨著市場法人資金進駐,創下股價中長期的波段高位,有利日後繼續帶動上漲。

攤開華新的K線圖,4月12日股價以31.2元作收,攀上近1年收盤價高點,「所以我隔日隨即於開盤掛單買進,當天向上跳空直攻漲停,獲利約8%入袋。」他表示,開盤預掛買單、盤中交由券商系統的預設條件,於到價10%的自動出場方式,不僅能讓資金快速滾動,也不耗費過多的時間成本。
他進一步說明,若券商無智慧單功能,投資人可設定到價提醒,協助追蹤盤面最新走勢,在股價觸發的第一時間賣出。除固定停利停損的方式外,亦能以收盤價跌破月線進行移動停利,當作波段出場訊號。
此外,小路還增設最後一道「相對位階」防護網,避免過度追高。他指出,排除近3季股價漲幅已逾3成之上,鎖定其餘股價仍尚未發動且技術面轉強的股票,較能避開震盪風險並提高勝率。
重紀律 果斷停利停損
26歲就成為專職投資人的小路,其實是教育系出身,會與投資結緣是受到大學通識課「職場生存學」的啟發,「我發現只當個上班族,永遠無法獲得理想薪資,所以大一就迷上投資,開始到書店翻書自學。」為拓展收入來源,18歲時他就到補習班打工,之後帶著13萬元本金踏進股票市場。
起初以技術分析出發,2015年接觸長線波段操作,小路挖掘盤整一年的智邦,看好技術面打底完成後起漲動能,在16元時融資買進,並加碼權證部位直到破半年線出場,進帳數百萬元,那次的大豐收,讓他攢足好幾桶金。

但2018年強碰歐債風暴,光是聯發科就虧掉近百萬元。他苦笑道,當時堅信基本面與產業趨勢很好、持續拗單且落入情緒性陷阱而賠掉3成,「之後我對投資也多了敬畏之心。」
如今小路已有千萬元資產,其中祕訣在於機械化進出場的交易策略和ETF的雙重配置。「短線戰場廝殺賺取的金額,我會放到長線如元大台灣50(0050)和元大高股息(0056)ETF,就算行情震盪,也能有股利收入。」他說。
每日堅持跑步1小時,是小路的習慣,「除了培養抗壓力,也可讓自己的心態更加沉穩。」鄰居兼同學陳佳君就說,不管天氣如何,小路都會今日事、今日畢,完成一天該做的事。助理Sean則說:「投資市場裡的人感性的多、理性較少,數學老師出身的小路算是典型的『理工男』,做起事來一板一眼。」

「沒有煞車的車子,我是真的不敢開上路,因為總有一天會翻車。」小路最後強調,投資和運動都是同樣道理,唯有紀律地做,特別是果斷停利停損,才能穩穩留住獲利。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