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翡翠本身就有真真假假。陳嘉琦早期曾在廣州交易會買到一批假貨。「起初試水溫買了20只A貨翡翠鐲子,帶回台灣後都賣差不多了,被一個在延吉街擺攤的緬甸人說我賣的是B(假)貨,他500元就可以賣我。我不信拿去鑑定,還真的是灌膠的,我後來就把賣出去的一個一個拿真的換回來。」陳嘉琦解釋翡翠的基本術語給我們聽,在精品業,A貨指的是仿冒品,好比「超A」是很像真品的仿冒品;「但翡翠A貨,指的是由原礦直接雕刻下來,完全沒有化學成分、只有拋光過的天然玉石。」B貨是經過去雜質手續,並靠人為加強透光度;C貨除了去雜質,還用雷射增加色澤光鮮,顏色不但容易退色,比重也比較輕。
【擺攤變翡翠大亨番外篇】珠寶業危險多 他曾被假富商耍得團團轉 皇宣緣專訪

30年前頂著美國MBA企管碩士光環,卻從擺地攤起家的陳嘉琦,早已是台灣知名翡翠商。旗下品牌皇宣緣,更是第一個進駐台北101的本土珠寶品牌。但他說,這門看似美麗的行業,其實充滿危險,沒有規範也無規則。他是靠誠懇及自律才能在此行占有一席之地。

他後來也曾直接去瓦城找原礦,也看過有人賭石一夕致富。「好比一塊很大的石頭、900公斤,可能切個幾塊,一塊大概200萬人民幣,從外面看不出裡面又綠又黃甚至紅,有人就賭對了,運回去再往裡切開,裡面就有玄機,有人就因為這一塊賺了幾億,發財了,變成翡翠家族。」陳嘉琦不賭石,他寧願花貴一點的價錢及人脈,靠關係找到好品質的原石。
身為珠寶商,很多時候需要單槍匹馬,不能太高調,他曾帶高價珠寶到中國給買家看,對方約在偏僻又黑漆嘛烏的小屋子裡,「我都很怕我的珠寶被對方調包或搶走。」

他還曾被假富商騙過,「對方有公司在101樓上啊,我們也有查公司登記、名字什麼的,他還是珠寶協會介紹的,說要買頂級珠寶,要看好貨,跑來跟我交朋友,我就請他吃飯啊,結果才知道根本是虛張聲勢的騙子,我陪他一兩個星期,後來他人就不見了,當然沒買珠寶…」

即使如此,陳嘉琦仍保持誠懇,「我們不做騙人的事,珠寶的價錢也都標得清清楚楚。我們也不包裝什麼華而不實的品牌故事、也不耍手段。」陳嘉琦說,他是靠誠懇及自律才能在珠寶業走到今天。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