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存500張合庫金秘招曝光 38歲批發商年領50萬股息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38歲的牛腱心將股票看作資產,存股4年不動搖,現已邁向財富自由。
38歲的牛腱心將股票看作資產,存股4年不動搖,現已邁向財富自由。
上半年台股大跌超過3,300點,投資市場氣氛低迷,不少人因行情受挫,夜不成眠;但牛腱心不同,他把股票當資產,不在意每日價格波動,只專注每週定期投入資金,累積存股部位。今年除權息後,他就有520張合庫金,年領股息50萬元,達到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境界。
上半年台股大跌3,300點,牛腱心卻不畏股價波動,持續執行買股計畫。

牛腱心投資小檔案

  • 本名:劉建鑫
  • 出生:1984年
  • 現職:飾品批發買賣
  • 經歷:自動控制業自營商
  • 學歷:健行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 投資心法:
    1. 偏好連續10年配股配息、殖利 率5%以上標的
    2. 每週固定提撥收入的1/3進場買股、不挑時機不看股價
    3. 金雞母養成後,再將股息投入高息ETF
炎熱的暑假起跑,台股卻很冷,下半年第一個交易日爆出一根長黑K,指數下跌482點。這天約訪牛腱心,他從容不迫地提前一小時到,一派悠閒地坐在公園旁啜飲冰咖啡,淡然笑說:「喔,今天又跌了。」

不看漲跌勢 存股當資產

他不是早上9點進場、10點半就收工的衝浪高手,也不是低檔買進、高檔賣出的波段達人;若此時他空手,大盤死活或許都與他無關,偏偏牛腱心是存股族,滿手的股票一張都沒跑,包括超過500張的合庫金及其他台股ETF、個股;面對指數狂跌,他卻不動如山。
合庫金分行數居全台銀行之冠,配股配息政策佳,贏得牛腱心青睞。
「我就是把股票當作固定資產,就像你有房子,但不會每天去關心市場成交狀況,上網查實價登錄。股票也是同樣道理,我不太看股價,維持紀律,每週固定買進,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存到500張優質高息股。現在手上合庫金有500張了,已解鎖;下一個目標是存到50張裕融,正在進行中。」牛腱心輕描淡寫地說。
38歲的牛腱心,是臉書社團「為息而來」的管理員;2018年開始存股的他,股齡不長,卻迅速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且堅定執行。「剛進入股市時沒有想法,聽到明牌就跟,常白忙一場。後來轉念思考,將股息收入套用在房地產收租概念,從此踏上存股道路。」而目前主力持股合庫金,則是歷經3次汰弱留強,存活下來的一時之選。
「我的第一檔金融股其實是台新金,當時因為看到含配股殖利率有7%就買進,存到21張後發現還有更好的標的,就改存中信金及合庫金。」牛腱心坦言,當初鎖定這2檔金融股,也是跟著信賴的專家進場,一段時間後,才逐漸型塑出自己的存股樣貌。

階段一:看準三條件 每週一買進

牛腱心偏好的標的須符合三條件:一、至少連續十年配發現金股息;二、含配股殖利率超過5%;三、若公司同時配股配息更好,「因目前還有工作收入,每年加上股息會增加所得稅負擔,但若是配股,所得是以面額10元乘上配發的股數計算,有節稅效果。」但他強調,配股會稀釋公司獲利,必須確保本業持續成長,否則股價將易跌難漲。
做批發買賣生意的牛腱心,從2018年起,每週五固定匯出當週收入的1/3進股票帳戶,隔週一開盤就買進。「當時中信金、合庫金股價差不多,開盤時,我就看誰跌多漲少就買哪一檔,因為看中的是殖利率,所以一定是買相對便宜的股票。」這樣紀律執行了2年,至2020年中信金存了103張,合庫金則超過50張。

階段二:比較配股息 集中存聯華

但此時他也發現,有配股配息的合庫金,殖利率表現比中信金更優異,加上合庫分行數居國內所有銀行之冠、獲利扎實,便決定專心養大合庫金這隻金雞母,將中信金全數賣出。同年,牛腱心進入存股第二階段,這次標的是市場人氣王台泥,及具轉投資題材的聯華。
「2020年,我用每週1/3閒錢,持續買進合庫金,同時布局台泥及聯華。」牛腱心說,當初看上聯華,主因是公司旗下有聯成化科及聯華氣體二大獲利引擎,「公司跨足多項產業,本業麵粉又長期獲利穩定,在趨勢推升下前景令人期待。」
聯華轉型投資控股公司,氣體事業部分讓牛腱心眼睛一亮,成為存股標的。(翻攝聯華氣體官網)
當時,台泥與聯華股價都在40多元,存了一段時間後,牛腱心被聯華走勢一路穩步向上吸引,加上公司配股配息政策優於台泥,2021年8月,他便再度整合手中持股,將存到的50多張台泥賣出,全部轉進聯華。「同時扣款2檔個股,好處在能實際比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標的,高下立判後,就要集中火力存,效果才好。」

階段三:500張達成 新標的裕融

直到今年3月,他再度調整持股,將103張聯華全部轉入合庫金。「聯華股利公告,配股配息合計2.3元,讓人大失所望,尤其股票股利較去年少了0.5元,殖利率已低於5%了。」
他將聯華賣出、轉進合庫金,算是進入存股第三階段,而4年存到500張股票的成就也隨之解鎖。「今年除權息後,預計可領到股息50萬元及15張股票,合庫金雞母養成後,我將不再投入,每年領到的股息就滾入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有點像是用無成本的股息,來進行投資風險分散。」
至於每週扣款計畫,牛腱心仍會持續進行,但標的變成裕融。「過去10年,裕融股利穩定成長,獲利表現也一路攀升,就收息角度來說,是一檔優質好股;尤其這4年,公司開始配股配息,對存股族來說,更有加乘效果,初期會先以存到50張為目標。」
進入存股第5年,牛腱心瞄準獲利穩定成長的裕融,目標存到50張。

階段性修正 堅持得安定

牛腱心的投資同好華媽觀察:「牛幾乎不看盤,一旦決定存股目標,就是設法養大,不會因大盤震盪而動搖,這點一般人很難做到。特別是錢滾息、息滾財作法,幫自己持續打造金庫,製造出很多睡覺財、休閒財(睡覺、休閒都有錢滾入)。很多人會嫌這樣的方式致富太慢,其實都是意志力出了問題。」
出版社主編劉小姐認為:「對於粉絲專頁或社團而言,他像是位健『心』教練,在盤勢劇烈波動下,留言多能安定人心;也因為他自行創業,較一般散戶更敢於出手,且能快速找到自己合拍的模式,持續滾動修正,就算選股邏輯、操作是廣納別人的作法,但仍舊順利達標,相當難得。」
牛腱心還在念小學時,就會去住家附近的鐵工廠幫忙鑽床,一個月能賺1萬多元;大二時接觸直銷,經營10多年,月收入也有6位數。問他現在這麼努力存金雞母,是不是對財富有很高期待、特別愛錢?他笑說:「其實我的目標不大,先存到3千萬元的股票資產,之後想去歐洲旅居,當YouTuber分享旅遊、財商思維…」原來看準目標奮力前進,不理會市場起伏,才是水到渠成的關鍵。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