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用生活感受選股 平凡三寶媽6年創300%強績效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用媽媽敏感度、靠逛街投資法,部落客K力6年創造300%的好績效。
用媽媽敏感度、靠逛街投資法,部落客K力6年創造300%的好績效。
美國傳奇經理人彼得林區最得意的投資戰略,就是逛街投資法;家住高雄的平凡三寶媽「K力」,學習林區的精神,以媽媽在生活中的感受,挑選對媽媽友善的標的,再簡單加上財務3指標當濾網,紀律投資,6年時間幫家裡創造300%的投資績效,如今平均每月有3萬5,000元的被動收入。
「沒想到我只是用『媽媽的感受、注意生活大小事』來選股,經過6年的累積,現在每個月平均有3.5萬元的被動收入。」臉書上擁有超過15萬追蹤者「K力's幸福芳程式」版主K力,談起投資的好成績,臉上不禁露出滿足的笑容。

選擇標的 考慮三條件

從2016年拿出200萬元積蓄進入股市,透過每半年持續投入本金、長期持股、股利再投入的方法,K力6年來獲利將近300%。而近1年的飆股聯華食,K力早在2017年、股價還在33元時就陸續買進,目前投報率超過1倍。
今年全球股市大回檔,許多股民都受傷慘重,但K力卻於年初時就賣出大多持股,因為她認為大盤指數處歷史高檔,需保守因應。賣出持股後她將手中8成資金,定期定額購入0056(元大高股息)領取配息,剩下的2成才投資個股做價差,如今她最看好和碩,前一陣子在除息前股價低於70元時陸續買進。
K力今年陸續於股價70元(除息前)以下買進和碩,穩賺7%殖利率。圖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K力解釋,大學同學畢業後就一直在和碩工作,生活越過越精彩,而她前幾年便開始觀察和碩表現,發現它股價長期在50至80元間波動,「今年配息5元,股價低於70元時,殖利率可達7%。」K力細算最佳進場價位。
「我買股票是期待日後能有穩定的被動收入,所以考慮的條件包括:殖利率5%以上、產業龍頭股、連續配息5至10年。最重要的是我會選擇『一看就知道那家公司在做什麼』的標的。」而為了顧及家庭,K力這位全職媽媽,1年只操作3至5檔個股。
2016年剛進入股市時,她挑選台泥、裕日車、鴻海,會鎖定這三檔,K力解釋,當時做功課發現,台泥屬於景氣循環股,股價在30元以下是合理買點;裕日車雖然不是汽車業龍頭,但路上經常能看到裕日車品牌汽車Nissan及Infiniti,且當時有利空消息,股價從240元跌落至200元左右,安全價位出現;鴻海股價則在70至80元間震盪,股票加現金股利殖利率逾6%。

生活選股 不買不懂的

「我希望當年度能拿到10萬元股利,就按照此期待配置資金比例,沒想到這樣的選股方式、再加上一點運氣,3檔股票都讓我賺到18%以上的價差。」再加上現金股利滾入,初試啼聲就獲得好成績,讓K力信心大增。
K力提到,生活周遭其實就可以看到許多與上市櫃公司息息相關的產品、服務。「例如去銀行辦事時留意人潮、服務態度,喜歡吃的零食看看是哪家公司出產。選股跟生活結合,這樣最有感。」
近幾年來台股一直在萬點以上,K力認為風險較高,所以後來她挑選的標的,多半是生活消費類股,陸續買進中華電信、聯華食、玉山金、國泰金、全國電子、聯超等。「聯華食的零食多元化,全國電子、玉山金、國泰金對媽媽很友善。」K力大笑說。
K力認為,全國電子對媽媽採購相當友善,是值得投資的好公司。
6檔股票中,唯有聯超讓她受傷。K力說,聯超是她閱讀書籍時、作者大力推薦的個股,沒想到2020年公司突然下市,現在每年只能拿到2,000多元的股利,「經過這一次,我更下定決心,不買自己不懂、別人推薦的個股。」
K力的習慣是,只要個股大約漲2、3成,就會考慮出場,「個股若獲利20%,等於賺到未來4年、每年5%的現金殖利率了,所以先出場一趟;如果股價下跌,殖利率又拉到5%,會進場加碼。」
聯華食是K力在2017年從生活中挑出的標的,至今報酬率超過100%。

家庭儲蓄 六二二分配

而讓人好奇的是,一位完全沒有財經背景的全職媽媽,如何走向投資路?「我2012年結婚後,孩子一個個出生,全家都單靠先生一份薪水過日子,這真的不是辦法。」為了不讓錢追著跑,K力開始學投資理財,至今仍是財經雜誌的長期訂戶。
K力的弟弟阿佑就說,K力每天擁有的個人時間相當零碎,但卻能在片段時間中堅持閱讀書籍、分析市場、經營自媒體,當中的自律相當讓人佩服。
要生活、要擠出錢投資,所以K力早早就與先生精算過,必須每個月儲蓄率超過50%才能達標。「我先生一個公事包600元,背了7、8年都捨不得換新的,就算現在我們累積了一些投資收益,但我想買台2萬3,000元的跑步機,也是看了3年之久,一直等到特價才下手。」K力說。
台股位居高檔,廚師媽媽K力早早轉買高股息ETF,把時間用來經營YouTube,分享如何做菜。(翻攝K力's幸福芳程式臉書)★《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先生Lucas表示,二人在投資觀念上一致,所以願意一起省錢投資,二人也經常一起挑選標的、共同討論。「我最佩服K力的耐心與紀律,並不會看到心動的標的就衝動進場,總是能等到便宜價再分批買入。」Lucas說。
K力分享,她每半年會將家庭儲蓄金額分割為60%、20%、20%的比例,6成持續投入股市加碼現有標的,主要賺取被動收入,20%保留現金作為危機入市之用,最後20%則做為家用。

鑽研廚藝 網路教做菜

其實,繳出亮眼投資成績單的K力,是一位廚師媽媽部落客,從小看父母經營海產店,對賺錢的辛苦很有感。「為了減輕爸媽的負擔,學生時代寒暑假經常洗碗洗到半夜,國中就打工,賺取自己的零用錢。大學畢業後,申請澳洲打工度假簽證,希望可以拓展視野,也可以賺到一點錢。」
在澳洲她發揮勤奮工作的精神,2年就存下100萬元,也找到了自我認同感。尤其她體會到提升個人專業能力,比拚命賺錢更重要,所以決定在當地進修西餐廚師課程,並開始在網路上分享如何做菜、嬰兒副食品的影片。
2年前K力進修營養課程,準備取得營養師執照,為孩子健康把關。(翻攝K力's幸福芳程式臉書)
要同時育兒及當一位YouTuber並不容易,K力說自己經常熬夜剪影片,開始時也沒有任何收入,只靠一份「做對的事」的信念堅持,「我發現沒人用媽媽的語言教媽媽做副食品,同時我又有廚師身分,所以就跳下去做了。」
為了讓專業能力更上一層樓,K力近2年到大學營養系就讀,準備日後成為一位營養師,堅持初衷,持續守護孩童的健康。當然,投資路也會一直走下去。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