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家子的逆襲番外篇】招牌綠豆酥長賣85年 躲過黑心油風暴有祕訣 不二緻果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不二緻果綠豆酥使用進口奶油,口感濃郁、濕潤,是老店最早的明星商品。(390元/8顆)
不二緻果綠豆酥使用進口奶油,口感濃郁、濕潤,是老店最早的明星商品。(390元/8顆)
不二緻果在高雄中正四路的本店門口不大,往狹長的店裡走,儘管距中秋糕餅旺季還有半個多月,卻已來了不少客人,提前搶購傳承85年的綠豆酥,及在網路上被譽為「高雄女兒見男友家人必備伴手禮」的真芋頭蛋糕。
「綠豆酥是我們最早的明星商品,到今天還是很受歡迎。」不二緻果第三代董事長洪士峰說,「我們家的綠豆酥是小顆的,平常都是賣原味跟蛋黃口味,肉燥口味只有中秋節才有。」
小時候他和弟弟、不二緻果總經理洪啓原就住在老店樓上,「以前我們都在要門市幫忙撿餅,就像賣包子一樣,你要幾顆、我裝幾顆。」
綠豆酥是不二緻果最早的明星商品。(不二緻果提供)
招牌綠豆酥一賣85年,洪士峰透露,關鍵祕方在於一般綠豆酥使用豬油,但1950年代美援時期,駐守高雄港的美軍帶來進口奶油,不二緻果的綠豆酥改用進口奶油後,吃起來口感更濃郁、濕潤,還因此順利躲過黑心油風暴。
洪士峰(左)與弟弟洪啓原(右)接手後,將招牌綠豆酥改為現代化包裝。
1938年,洪士峰的爺爺洪錦標從台北赴南京學藝,洪錦標在當地創立蓬萊製果,賣日式煎餅與綠豆酥,與出身南京的洪趙香結婚。台灣光復後,洪錦標回台後定居高雄,以義和餅舖為名,在苓雅寮市場開店賣麵包點心,後因市場大火,遷到大港埔大圓環、今中正四路現址,並更名為不二家。
翻出多張老字號舊時的照片,洪士峰(左)與弟弟洪啓原(右)小時候就住在老店樓上。
彼時,老店門口是客運總站,是高雄人南來北往的據點,洪啓原回憶,「以前我們是賣麵包為主、餅為輔,門口的玻璃櫃,都是拿來放吐司。那時沒有便利商店,我們蛋糕、麵包、罐頭、高級禮盒什麼都賣。」
「綠豆酥像包子一籠一籠裸裝賣,而且是賣熱的。」洪啓原笑著說,以前每逢中秋節,搶購綠豆酥的人潮幾乎要把老店塞爆,「回家的時候要把人群撥開才進得來。」
不二緻果原是高雄在地的老麵包店,門前玻璃櫃放滿吐司。(不二緻果提供)
為避免與日本不二家混淆,2014年老店主動更名為不二緻果。「但坦白說,綠豆酥是上二代打下來的天下,站在我跟弟弟的角度,我們總想做出一些不一樣的變化。」洪士峰強調,改變並非全盤否定傳統做法,「傳統不一定是守舊的,我們一直在想,如何從傳統中求新求變。」
他指出,目前不二緻果綠豆酥的製作,仍遵循上一代奶油的配方跟製作方式,「只是原料比上一代更升級,畢竟台灣的食材都在進步,手法上更講究衛生跟品管,並從裸裝賣改為有包裝的,避免運送的時候碰撞。」
不二緻果是高雄中正四路上,第一家開業的餅店。(不二緻果提供)
第三代有心想改革,面臨的第一道關卡即是說服長輩。「我們說要改包裝的時候,長輩其實剛開始是蠻反對,因為以前都是賣熱的,他們會覺得熱熱的好吃。」負責主管工廠的洪啓原苦笑說道,另外像是要求員工進廠時戴帽子,也曾經歷過一段腥風血雨。
「很多老員工說,以前你爸爸的時代不用戴帽子,為什麼現在要?後來我們兄弟輪流站在師傅後面幫他戴,他們才願意,一般的主管要求,師傅是不會去理的。」隔年中秋,洪士峰發現有2,000多顆綠豆酥忘了放糖,「師傅說客人吃不出來啦,要不要繼續賣,真的是天使跟惡魔的抉擇。」
不二緻果中正本店今日仍保留舊時建築與窗花。
洪士峰和洪啓原最終決定淘汰瑕疵品,「那時我們還在負債,但我們拿著袋子親手丟,師傅在旁邊目屎滴,可是少一味,就不是我們了。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員工就知道,我們很多要求都是玩真的。」
不想再出錯,洪啓原在工廠設置秤料室,由專人統一配方。2010年,不二緻果推出真芋頭蛋糕,並拿下媒體評比的母親節蛋糕冠軍、打開全國知名度。2年後,營收從剛接班時的2,000萬元首度破億。
把這段經歷形容為自我審視的旅程,洪士峰說:「2005年我們決定轉型做伴手禮時,內部的衛生、包裝都在進步,真芋頭紅了、訂單突然多了100倍,才不會出包。」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