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二緻果在全台共有6間門市,最北的門市是台南。洪啓原說:「我們高雄中正四路上的本店85年了,如果我們未來想要成為高雄的名品,就應該把本店打造成大家來高雄,一定會想去朝聖的店。」
【敗家子的逆襲番外篇】不去台北開店有原因 他要揪客高雄朝聖老字號 不二緻果專訪

曾在台北火車站展店設櫃的高雄不二緻果,今年4月悄悄撤櫃。總經理洪啓原坦言,疫情下觀光客減少,加上合約到期都是撤櫃主因之一,「我跟哥哥也有共識,其實做伴手禮,不一定要把東西開到人家家門口,反而是要讓人家來南部去朝聖,這才是一個好的伴手禮品牌。」

1938年創立的不二緻果,前身為高雄不二家,原本是在地販售吐司、綠豆酥的老麵包店。第三代洪士峰、洪啓原兄弟接手後,以拿下台南、高雄彌月市占第一的拿破崙派先穩住軍心,2010年再推出夾滿香濃芋泥、日賣2,000條的真芋頭蛋糕大獲好評。
「整條中正四路,我們是第一家餅店。」洪啓原的哥哥、不二緻果董事長洪士峰1999年因父親驟逝回家工作。接班轉眼23年,他直言東西要好吃,其實沒什麼招式,「就是用新鮮、好的原料,然後不要怕麻煩。」

「你有注意到嗎?我們店裡有很多年輕客人,大概占了一半甚至更多。」站在店頭觀察,洪士峰笑著說,「我剛回來的時候,店裡都是吃了幾十年的老客人,要開發年輕客源,對很多老店來說是最難的。」
「我們剛回來經過很多錯誤,譬如說曾經一次開了好幾家店,這些錯誤的路我們不會再犯,所以很多人問我要不要再開麵包店?我很毅然決然地說不要。」爆紅沒讓洪家兄弟沖昏頭,洪士峰說,「這些路我們都走過了。現在穩扎穩打,我們很愛惜羽毛,分店還是開得很保守」

去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升溫,洪啓原評估業績可能會很慘淡,「結果沒想到大家不出去餐廳聚餐,都改買蛋糕回家慶祝,去年我們母親節的業績反而逆勢成長,但高鐵店的業績就很可怕,因為真的都沒有人。」

隨著疫情逐漸和緩,開放出國旅遊及觀光客來台逐漸露出曙光,今年9月,不二緻果將在高雄左營站開設茶寮,提供消費者喝茶、吃點心休憩的空間,洪士峰的下一步還計畫改造本店。「我希望將我們這家精神老店,變得更有質感。外觀依然會保留,但內部身體機能要更新。」

而今年正好是不二緻果開業第85週年,洪士峰計畫將從新加坡、馬來西亞起跑跨足海外市場。他感性地說:「如果能讓高雄人覺得不二緻果是他們的光榮,我想,我們的使命就差不多完成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