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一點訣】秋冬進補吃酸菜白肉鍋有祕方 這一味絕對母湯加 冬鄉小廚專訪會員專區財經理財白宇皓的太太黃靜怡(左)負責外場服務,她建議要品嚐酸菜白肉鍋的美味,絕對不能加綠色蔬菜。文 邱莞仁攝影宋岱融發布時間 2022.10.07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4 臺北時間冬鄉小廚江湖一點訣台灣老店酸菜白肉鍋專訪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1999年,白宇皓的父親白寶誠在高雄創立冬鄉小廚,他將母親醃漬酸白菜的手藝發揚光大,以酸菜白肉鍋打出名號,也賣刀削麵、醬鴨、醬肘子、牛腱等眷村美食。獨子白宇皓接班後,保留家傳醃漬酸白菜的技術之餘,更精進食材,一舉奪下高雄2021大港吃鍋冠軍鍋王,成為饕客口中的熱門餐廳。因應疫情,有不少客人到冬鄉小廚外帶酸菜白肉鍋回家料理,但想要在家重現白家這一味酸鮮家常菜,有幾點眉角絕對要注意。冬鄉小廚遼寧酸菜白肉鍋放入活蟹烹煮。(含開胃菜、主廚神祕好禮、副食、甜點,3880元/2人份)白宇皓的太太黃靜怡指出,早年國民政府撤離大陸時,白宇皓的爺爺、奶奶從遼寧省遼陽縣逃難來台,「他們在家裡本來就會做酸白菜,以前都是年29開始吃酸菜鍋、酸菜餃、酸菜肉絲與酸菜餡餅,吃到元宵節前,吃完那一大缸酸白菜。」冰糖醬鴨是冬鄉小廚的招牌料理之一。(560元/份)而白家醃漬酸白菜的工序多且複雜,只用4台斤以上的山東大白菜,經過風乾、剖半,清洗、汆燙與泡冷水、放涼等步驟,再加入鹽巴與老滷汁,疊放、壓缸、自然發酵的2到3週。黃靜怡說:「以前我們都會把老汁倒掉,後來才發現,加入20年的老滷汁以汁養汁,可以加速發酵。」白宇皓(左)是白寶誠(右)獨子。(白宇皓提供)台灣人吃火鍋講求配料豐富,喜歡品嚐火鍋料,但因遼寧老家靠海,黃靜怡說所以酸菜白肉鍋通常會放入海鮮提味,「在遼寧酸菜白肉鍋基本上就是放入酸白菜、五花手,以及手工豬肉丸、干貝、小河蟹與蝦米,煮出來的味道,是屬於酸中帶鮮的口味。」白宇皓接下父親開設的冬鄉小廚,以家傳三代醃漬酸白菜功夫,奪下高雄2021大港吃鍋冠軍鍋王。白宇皓則說,海鮮可提升湯頭層次,「東北省分很大,我不能說我最正統,只能說這是我的家鄉味,湯底喝來酸中帶鮮、鮮中帶酸。」若不加海鮮,黃靜怡表示,最正統的遼寧酸菜鍋,一般會加入血腸,但絕不加豆製品,「好比豆皮這些豆類製品,我先生他們老家都不會加,因為豆類的味道,會破壞酸白菜本身的味道。」東北醬肘子是白家的必備年菜。(460元/份)另一大忌是加入綠色蔬菜,「綠色蔬菜有葉黃素,而酸菜鍋鍋底本身是酸的,綠色蔬菜丟進去,不只會破壞酸菜鍋的味道,在視覺上也不美觀,蔬菜煮起來容易黑黑的,味道也不好,還會影響酸白菜的口味。」黃靜怡說。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