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美國股市在這2項數據公布後,都出現大幅修正。雖然在消費者物價指數公布當日,由於空頭回補,一度出現跌深反彈,但在上週五公布的通膨預期再度上升後,美股又回吐了前一天的漲幅,來到接近波段新低的位置。
【達觀股市】通膨達標前恐現金融危機

10月最重要的2項數據,非農就業人數與消費者物價指數,一度被視為可能使聯準會在接下來利率會議上轉向的數據,卻雙雙讓市場失望了。不僅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高於預期,就連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幅度也是一樣。
經濟受衝擊 短期難反轉
至此,從通膨角度來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要在今年底、甚至是明年上半年之前轉向的可能性,可說是微乎其微。也因此,我們就不用太期待市場會出現V型反轉了。
既然聯準會在短時間內不會轉向,那應該關注的,就是實體經濟與金融體系,能不能承受得起這樣的高利率環境。
實體經濟很明顯已受到衝擊。我在上週的專欄中提到,終端市場需求正在快速降溫,以致於許多大型企業連未來1個月的訂單都難以預測。而這樣的問題,也會進一步影響到物流、海運、空運等整條供應鏈的營運表現。
台積電在上週的法說會,也終於承認受到總體環境影響,將資本支出下調約10%,並預計第4季營收季增率僅有約0.4%;對於明年的展望,則是很保守地沒有多加著墨。我認為這樣的悲觀、保守預期,在接下來的財報季也會出現在其他公司。
金融體系的壓力也持續上升中,包括英國政府正在處理公債殖利率攀升與養老金問題;瑞士央行持續從聯準會取得美元貨幣互換,一般認為這是為了援助瑞士信貸;美國本土的各種貸款違約率與公司債信用利差則正在擴大。
從這樣的發展來看,在聯準會達到通膨目標之前,我們很可能會先遇到企業盈餘衰退與金融危機。而其所帶來的修正,很可能與上半年有序下跌的盤勢很不一樣,取而代之的,則是急速的大幅修正。
投資人們應當留意可能出現的風險,並準備掌握低接機會。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