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一點訣】40度私釀酒冷藏庫泡製防酸敗 紅糟鴨醇香軟嫩祕訣大公開 鈺滿堂紅糟鴨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紅糟醬是傳統客家年節必吃料理,鈺滿堂紅糟鴨切盤後,還會淋上二大匙紅糟醬,充分浸潤鴨肉內。
紅糟醬是傳統客家年節必吃料理,鈺滿堂紅糟鴨切盤後,還會淋上二大匙紅糟醬,充分浸潤鴨肉內。
有別於一般家庭在室溫下釀製紅糟醬,湖口紅糟鴨先鋒鈺滿堂老闆鄧淑姿考量商業製作安全必須更高規格,不惜斥資打造冷藏室醃製環境,搭配40度高濃度私釀米酒,「生鴨煮好後就不能接觸半滴生水,一律用米酒替代,泡在冷藏室紅糟醬槽至少1週,天然紅麴把鴨子染得紅咚咚,過年拜拜時用特別討喜。」高濃度酒精經米麴發酵後,嗆辣感轉為醇厚酒香,肉質更添風味,成為獨家祕製法。
以紅麴與糯米發酵而成的紅糟醬,原是中國福建泉州一帶特產,湖口客家庄長大的鄧淑姿,從小吃母親做的紅糟醬,「以前冰箱不普及,客家人要延長過年拜拜牲禮的保存期,會把雞鴨豬肉食材醃進紅糟醬缸,一路從除夕吃到天穿日(正月二十)。」她45年前向母親學手藝,再加以改良,成為湖口市場內第一批賣紅糟鴨的攤商。
用5斤重足齡熟鴨,以40度私釀米酒與台灣紅麴冷藏發酵製成,酒香醇厚為鴨肉更添風味。(零切270元/斤)
製作紅糟醬費時費工,因一次發酵必須使用大量米酒,許多家庭考量食用人口少,許多客家媽媽寧願買現成,取代自製。鄧淑姿捨得下重本,選用酒精濃度40%的私釀米酒、貴上雙倍價的台灣紅麴與圓糯米,加入糖鹽調味並控制發酵程度,「夏天、冬天發酵速度有差,但至少都要密封1個月。」
為確保紅糟醬風味避免醬汁酸敗,紅糟鴨泡製過程必須全程在冷藏室內進行。
鄧淑姿把自家冷藏發酵槽室視為最高商業機密,記者幾番溝通下才答應首次曝光,但她仍不免擔憂地強調:「這裡是最高機密,不要拍太多啦!等下內行人看到,把我鑽研一輩子的功夫學去,豈不虧大了?」因室溫醃漬紅糟一不小心容易酸敗,透過溫控確保品質。
不少客家人會將甜香紅糟醬拿來拌飯吃,切好的紅糟鴨在真空包裝前,母女倆還會貼心再補上幾杓匙糟醬,鄧淑姿也有單賣小瓶裝紅糟醬,她建議民眾可變化做紅糟煎蛋料理,「雞蛋煎熟後沿鍋邊淋上二大匙紅糟醬,接著關火,利用餘溫將酒精稍稍揮發,整盤蛋又香又甜保證多吃二碗飯。」
鈺滿堂也有單賣罐裝紅糟醬,不少人會拌飯或拿來炒蛋增添風味,後方為製作紅糟醬的原料紅麴米。
在創立鈺滿堂前,有總鋪師實力的鄧淑姿,曾在湖口鎮上開過「金玉滿堂」餐廳,煮得一手好菜的她對肉類掌握頗有心得,她同場加映教《鏡週刊》讀者如何煮一手軟嫩排骨料理。
真空的紅糟鴨若未馬上食用,貼有標籤面朝下冷藏,讓表面的紅糟醬可浸潤鴨肉內。
「東西要好吃,半點功夫都不能偷!排骨一定要泡水,一直換水換到血水的顏色都沒了,肉色變比較白,才下鍋煮。」她得意地說,很多媽媽抱怨特別為孩子煮的排骨,常因口感過老太柴,孩子完全不賞光,但一到金玉滿堂餐廳卻把排骨湯喝到碗底朝天,備料細節成為專業大廚不輕易點破的關鍵步驟。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