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話】終於懂得父母的難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我的手機裡,還留著4年前和媽媽的對話紀錄,她最後傳給我的訊息是「生日快樂」,後面還講了幾次電話,但講了什麼我已經忘記了。
其實我很怕接媽媽電話。我人生中第一次接到她打來,是15歲,她在電話那頭說:「爸爸死掉了。」怎麼死的?為什麼?都講不清楚,只是一直哭。我從學校趕回家,只見爸爸身上蓋著白布,躺在路邊。媽媽在樓上,已經崩潰了。她後來說,只要一閉上眼睛,就會看見爸爸從6樓窗戶跳下去,墜地後腦漿亂噴的樣子。
那時距離他診斷出大腸癌末期,大約半年。生病,可能是積勞成疾。他和媽媽每天凌晨就在市場賣魚,結束後又去幫人殺鴨,早出晚歸,回家洗洗就睡了。為了繳房貸,他們拚命賺錢,沒時間顧小孩,長期把我們寄放在叔叔家。小時候作文寫〈我的家庭〉,我就寫叔叔和嬸嬸,把稱謂改成爸媽交上去。
丁富明翻遍相簿,只找到一張和爸媽的合照。他說:「看樣子大約1歲嗎?我完全沒印象了。」(丁富明提供)
爸爸死掉,我沒什麼感覺,就是家裡少了一個人;但對媽媽來說,那等於家裡只剩一個人。她得了憂鬱症,沒辦法工作,嚴重時可以躲在房間一整天,叫她出來吃飯也不要。我練角力,在全國賽拿了金牌,帶回家給她看,結果她只冷冷地說:「你早點得獎,可能爸爸就不會跳樓了。」我當場傻住,不知道要說什麼,之後我再也不帶獎牌回家。
我不敢離家,怕她一個人會想不開。15歲以前被放生,15歲之後被綁架,那時候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很痛苦。
直到22歲那年,她也選擇離開世界。你問我,有沒有想過媽媽死了也好?真的有。那個想法很可怕,我一邊哭自己變成孤兒了;一邊想,我已經承受不住了。
到現在我還是很怕走進老家,總是不自覺往窗戶看,那是爸爸往外跳的位置。媽媽的房間我就不常進去了,光是待在客廳,就已經很有陰影。
我以前覺得爸媽很自私,很不負責。你問我什麼時候開始原諒他們?我不會用「原諒」這個詞,他們不需要我原諒,需要的是理解,理解就不會再責怪他們了。我現在在學鋪地磚,工時很長,有時早上5點就準備出門,晚上9點才回家,終於知道生活很難,撐不下去是OK的。
也理解了媽媽最後一段日子是怎麼過的—家裡沒人,空蕩蕩的,房子感覺很大,不知道自己一個人在這邊幹嘛。我想起她那時常常一臉靈魂空掉的樣子,坐著發呆,不敢睡覺…,死了,對她來說也是解脫吧?
我以前不懂,現在懂了。媽媽需要的,就是我懂她而已。
丁富明,26歲,新北市,鋪地磚學徒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