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份名單出爐,2016年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逝世後、歷經7年的長榮家變大戲,也正式宣告落幕,由大哥張國華掌控市值兆元的長榮集團。
張國政(圖)轉向靠攏大哥,形成兩兄弟合作的新局面。本刊調查,這次長榮航空董事候選名單其實暗藏玄機。被視為張國華人馬的3席獨董人選沒變,這讓他擁有過半席次優勢、續掌大權,但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已有默契,等老三把股權買到位,老大的人馬就會陸續退場。」由於這次沒有其他股東提名,在同額競選下,長榮航空5月改選應會平和收場。
觀察長榮航空前十大股東名單,目前張國政個人持股近2%,加上長榮國際持有逾13%股權,總計持股15%;張國華因握有長榮海運、長榮鋼鐵等公司,手上持股約20%。知情人士透露,老三將陸續買下長榮海運及鋼鐵持有的航空股權,進而取得主導權。
張國華在長榮國際握有多數席次,也主導旗下多家公司今年的董事改選。(聯合知識庫)不過,依據近期長榮航空股價約25元推算,若張國政想吃下2成股權,至少要斥資二50億元,這筆錢怎麼來?知情人士指出:「就如同張國華先前對外說的,解散集團二大控股公司,四兄弟拿回各自該拿的財產,再去投資想要經營的公司。」目前長榮國際已停止公開發行,預計下半年將進行解散、分配資產,「可是這個工程浩大,何時可以處理完很難說。」
長榮集團分產路途漫漫,市場人士直言:「老三想要一圓航空夢,只能靠他和大哥彼此互信。」外界或許不知道,被視為長榮集團重要控股公司的長榮國際,其董事會結構,於今年2月下旬悄悄改變,「目前張國華已握有大權,擁有一切籌碼。」
張榮發逝世後,先是大房兄弟們把二房張國煒踢出集團,後來大房三兄弟再分裂為二派陣營,去年初,以張國政為首的弟弟派,找姊夫鄭深池當中間人,成功爭取二房支持,弟弟派正式成軍,向大哥張國華宣戰。
張國華、張國政共提名單,長榮航空經營權之爭和平收場。去年2月底,長榮國際改選董監,大房次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二房張國煒等弟弟派,在5董2監席次中,拿下3董1監,取得多數席次,成功扳倒當權的大哥張國華及老臣柯麗卿陣營,事後推選鄭深池擔任董事長,一舉拿下長榮國際主導權。一時間,弟弟派氣勢如虹,直接叫陣哥哥派要拿下長榮航空,雙方劍拔弩張。
但弟弟派成軍僅半年多,去年9月老三張國政無預警與大哥談和,未來將由張國華和他分治海空,這讓其他弟弟派成員不滿,紛紛請辭董事退出戰局。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資料顯示,原有5董2監的長榮國際,已變更登記為3董2監。目前張國華一派握有2董1監、張國政有1董1監,一名熟悉經營權爭奪手法的律師分析:「這代表大哥的權力更大,撇開沒有投票權的監察人不談,長榮國際的董事只剩下3席,大哥等於掌握2/3的過半席次,不僅對重大議案有影響力,還能透過多數董事召集董事會,可以隨時撤換董事長。」
鄭深池(左)、大房老二張國明(右)已辭去長榮國際董事職務,弟弟派形同瓦解。該律師話說得很直接:「大哥讓老三當董事長,表面看起來是尊重他,但當這個董事長其實沒什麼保障,只能看別人臉色。之前,長榮國際的董事會還有老二和鄭深池,如果弟弟派協議好都不出席,可以技術性讓董事會開不成,現在只剩老三孤軍一人,在董事席次處於劣勢下,如果老大翻臉不認帳,張國政恐怕什麼也沒有。」
張國華算盤打得精,不僅在長榮國際掌握多數席次,隨著弟弟派請辭旗下各公司董事,也順勢換上自己的人馬,續掌集團經營大權。第一個情勢丕變的,便是成立逾25年的立榮航空,原為立榮董事長的張國煒,去年9月底,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辭去董事長一職,改由之前的董座林志忠接任,公司等於回到原點。
去年2月,弟弟派成功扳倒當權的大哥張國華及老臣柯麗卿(中)陣營。緊接著,去年6月改選董事的長榮鋼鐵,原本弟弟派在7席董事席次中拿下3席,並在審計委員會中取得多數優勢,沒想到,今年2月公司董事會竟決議提前全面改選董事,此舉引發弟弟派董事不滿,獨董林天送直指:「此案於法未有不合,但有失情理!」隨後3名董事集體請辭,預計換上張國華人馬。
另一方面,由於長榮國際是集團內各主要公司大股東,也是這些公司的法人董事,去年長榮國際被弟弟派拿下後,旗下公司的權力結構也跟著改變,為了不要重蹈覆轍,今年適逢董事改選的長榮海運、長榮國際儲運等公司,以及要提前改選的長榮鋼鐵,其董事候選名單,已經看不到長榮國際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張國華的投資公司,以及由他掌控的長榮海運。
業界人士觀察:「張國華手腕高明,可以在短時間內弭平張家兄弟紛爭又續掌集團大權,實在不簡單。」
張國華短時間內弭平張家兄弟紛爭,目前長榮分家分治是進行式。由張榮發一手創立的長榮集團,成立逾半個世紀以來,版圖擴及海、陸、空運,並跨足觀光、金融等產業,市值衝破兆元,但2016年張榮發逝世後,張家兄弟的紛爭就沒有停過。
先是大房兄弟聯手把二房張國煒踢出集團,底氣硬的張國煒後來成立星宇航空;接著2019年,大房次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不滿哥哥張國華支持老臣柯麗卿續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因此提起告訴、鬧上法院,事後為爭奪集團二大基金會股權也互不相讓,二派勢力水火不容,但多年下來,弟弟們依然難以撼動張國華獨大的局面。
直到去年,在張國政號召下,弟弟派找來姊夫鄭深池助陣,說服二房加入陣營,緊接著,在長榮國際董監改選中拿下過半席次,成功扳倒當權的大哥張國華及老臣陣營,從此局勢大逆轉。
弟弟派成軍後,曾在台召開巴拿馬長榮國際股東臨時會,企圖拉下張國華永久董事長大位。(長榮國際提供)取得長榮國際主導權的弟弟派勢如破竹,隨後馬上改派長榮國際在集團各公司的法人代表,並推舉張國煒擔任立榮董座;弟弟派更挾6成股權優勢,在台召開巴拿馬長榮國際股東臨時會,企圖把張國華拉下永久董事長大位;為布局今年長榮航空改選,還透過長榮國際豪砸50億元買進航空股權。此時,弟弟派的聲勢來到頂峰。
但去年9月,張國政的態度180度大轉彎,轉向支持大哥張國華,此舉讓外界傻眼,弟弟派成員也心寒退出戰局。不僅鄭深池辭去長榮國際董事長,由大房老二張國明執掌的祥陽慈善基金會,也同步辭去長榮國際董事職務,之後張國煒也宣布辭任立榮董座,至此弟弟派形同瓦解。
張國明(中)、張國政為爭奪集團2大基金會股權,過去與大哥水火不容。為何氣勢如虹的弟弟派突然鳴金收兵?熟知內情的人透露,弟弟派拿下長榮國際後,看似屢傳捷報,但在長榮鋼鐵改選首役卻慘遭滑鐵盧,嚴重打擊士氣;但讓弟弟派分裂的關鍵,是身為主帥的張國政,竟私下與張國華多次見面協商,「包括鄭深池及其他兄弟都只是來幫忙,還站上戰場第一線,你(指張國政)怎麼可以背地裡跟別人談和?大家只好退場不玩了。」
市場人士觀察:「過去老二、老三合作都無法撼動大哥的地位,去年好不容易有鄭深池、小K(張國煒)加入陣營,成功取得長榮國際經營權,可說是拿到入主集團各公司的敲門磚,讓過去一統江山的張國華,不得不和弟弟們坐下來協商,結果一手好牌被打成這樣,實在很可惜。」
今年長榮海運適逢董事改選,鍾情海運的張國華將續掌經營權。(長榮海運提供)但不論如何,現在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已告一段落,張家兄弟決定停火後,對於分家也逐漸得出共識。目前,長榮海運已買下長榮國際持有的長榮鋼鐵股票,長榮航空也出清手上鋼鐵股權,長榮國際則在去年底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撤除股票公開發行。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隨著長榮國際停止公開發行,未來要處理資產比較簡單。」
此外,弟弟派去年5月曾在台召開巴拿馬長榮國際股臨會,於會中拉下張國華,並推選張國明為新任的永久董事長,隨後向相關單位提出變更申請。據悉,此案已申請撤回。
張國煒已退出戰局,專注經營星宇航空。(翻攝星宇航空臉書)張家友人表示:「長榮分家分治是進行式,目前是老大、老三在主導,小K就是配合,弄得好大家就分一分。」只是資產變現容易,如何分配才是大學問,長榮集團紛擾在張國政靠攏大哥後,看似畫下句點,但未來如何演變,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