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黃建廷選舉操盤的新竹市議員劉崇顯認為,這次選舉有許多難以複製之處。例如,復興里是一個年輕人居多的選區,這些人傾向投給年輕人、較易接受新事物。這次新竹市長選舉因高虹安參選,成為全國注目的選區,新竹市的投票率高,間接促成中產、年輕選民出門投票,這對黃建廷的選情亦有幫助。
為何很少心智障礙者參政?

黃建廷的參政故事猶如一則勵志故事,只是這個勵志故事恐怕很難有第二例。
難以複製的另外一個關鍵原因還有,大部分的心智障礙者甚少有參政念頭。新竹市智障家長協會總幹事劉玉梅也認為,黃建廷是少數的特例。大部分的心智障礙者不敢「做夢」,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不同的人生選擇,從政更是幾乎不出現在他們的人生選項裡。就學、就業、安養才是他們最迫切關心的生活困境。
對黃建廷來說,從政是一個給自己的挑戰。
黃媽媽曾把黃建廷安排到同單位的約聘人物,結果黃建廷上班時,把媽媽當成陌生人,從不與她打招呼、聊天。媽媽一度很受傷,但細想之後,她明白:「他不想被認為是媽寶。」問黃建廷,當里長的成就感與他當超商店員、行政人員的成就感有何不同?他回道:「做別的工作,老闆、主管就站在旁邊,什麼事只要照著他們的意思做就好,比較輕鬆。」
做輕鬆的工作不是比較好嗎?「里長的工作,里民的回饋比較直接,你做得好,他們會直接在line群組或當著你的面謝謝你,可以幫別人解決問題,很不錯。」這是輕鬆的工作得不到的成就感,從政也是黃建廷的尋找尊嚴之路。
不過,里長一職並非只光明的那面。由於里長只有事務費,沒有任何資源,沒人沒錢的里長大多靠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集合人力和申請活動補助。一般來說,長期連任的里長大多把持協會多年,即便靠選舉獲勝的新里長,也只是得到一個「空名」,里的資源和人都操控在協會的手上。
台北市興華里里長陳峙穎是連任第二任的里長,在他之前是連任多年的老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的資源也握在老里長手上。
陳峙穎開闢另一個路徑:「我跟各種NGO合作,也跟市府公家單位合作,我沒有協會照樣活動辦不完。」比如他的里緊臨毒癮治療安置社區,戒癮社區的成員習得專長,拿到水電執照,他便邀這些成員來做水電修理的各種講座。一方面可以打破里民對成癮者的刻板印象,也讓成癮者有機會重新面對社會。對里長來說,則是一個不用花什麼成本就能促成的一項「政績」。
陳峙穎甚至認為,協會固然有資源上的優勢,但要擺平協會成員的各種意見並不容易。他認為與其把力氣花在這種人際的糾葛,不如把力氣花在跟不同外部組織串連。
黃建廷也面對這樣的問題,社區發展協會、巡守隊的資源仍握在老里長手上。我們曾致電舊里長,詢問他對新任里長的評價,他僅客氣地表示:「這是里民的選擇,沒什麼特別想說的,尊重這個選舉結果。」說完便掛了電話。
黃建廷上任之初,先換掉一批鄰長,靠辦廣場舞、資源回收活動來聚集人力,近日他考慮要成立另一個社區協會來推行各種業務。不過,如何說服地方人士參加新的協會並擔任幹部,同時又要與老里長的舊勢力和平相處,是需要一些智慧。
看似單純的里長工作,實際上有各種複雜的人際角力,黃建廷的各種挑戰才正要開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