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安卓手機大衰退 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拉警報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安卓手機大衰退,聯發科也擋不住市場萎縮的衝擊,4月營收284億元,比起去年同期更減少46.1%,圖為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
安卓手機大衰退,聯發科也擋不住市場萎縮的衝擊,4月營收284億元,比起去年同期更減少46.1%,圖為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
安卓(Andriod)系統手機銷售亮紅燈。日前中國手機大廠OPPO旗下開發手機晶片的哲庫科技,突然宣布收攤,一夕間3千名員工失業,讓業界驚愕不已。本刊調查,全球手機銷售連7季下滑,中國市場更低於疫前水準,除蘋果外,安卓手機陣營幾乎全掛,直接衝擊台灣手機供應鏈,尤其是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受傷慘重,只能加緊衝刺非手機事業,擺脫營運谷底。

蔡明介小檔案

  • 出生:1950年
  • 學歷:台大電機系、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碩士、台大電機名譽博士
  • 經歷:聯電第2事業群總經理
  • 現職:聯發科董事長
「面對全球經濟、手機市場的不確定性,經過慎重考慮,公司決定停止ZEKU(哲庫科技)業務,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我們會妥善處理相關事宜。」5月12日上午,中國手機大廠OPPO突然發出一紙聲明,旗下的手機晶片設計公司哲庫科技宣布解散消息,哲庫3千名員工一夕失業。
中國手機大廠OPPO旗下開發手機晶片的哲庫科技,突然宣布收攤,一夕間3千名員工失業,讓業界驚愕不已。 (東方IC)

小米與三星 衰退最大

這家OPPO獨資的IC設計公司,前身為成立於2019年的守樸科技,隔年改名為哲庫,當時不僅宣布要投資人民幣500億元自主開發晶片,還從聯發科高薪挖角前共同營運長朱尚祖和前無線通訊部總經理李宗霖擔任執行長和營運長,也挖走了不少聯發科不少工程師,甚至在台灣竹北設有辦公室。
哲庫從聯發科高薪挖角前共同營運長朱尚祖(左3)和前無線通訊部總經理李宗霖(左1),擔任執行長和營運長。(翻攝自《鏡新聞》)
哲庫原本計畫明年要用台積電最高階的4奈米製程投產第一款手機晶片,被大陸網民視為海思之後的明日之星,收攤消息一出,震撼科技業。「OPPO說的手機市場不確定性,就是安卓系統手機銷售萎縮得太厲害了。」一位IC設計業者搖著頭說:「哲庫身上背負了中國各界對自主研發晶片高度期待,這樣的結局,非常意外。」
晶片業明日之星哲庫無預警收攤,背後正代表著全球手機產業的大警訊。本刊調查,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全球手機銷量2.7億支,不僅較去年同期衰退近14.6%,並已連續7季出現衰退,尤其是蘋果以外的安卓陣營更是受傷慘重。排名第1的三星今年首季衰退幅度達18.9%,排名第3到5名的小米、OPPO和VIVO衰退幅度分別達23.5%、18.8%以及6.7%。
全球手機占有率排名第3的小米科技,第1季手機銷售量衰退幅度達23.5%。

上游供應商 首當其衝

但供應鏈憂心手機業慘況還沒到谷底,「哲庫突然收掉,所有人都非常驚訝,因華為旗下的海思被美國全面封鎖,台積電無法幫海思代工晶片導致海思停擺,哲庫原本希望複製成為海思第二,想不到這次美國還沒有出手,哲庫就宣布關門。大家對未來的forecast(採購預估數字),都把哲庫算進去,OPPO宣布不玩,等於繼續看衰接下來安卓手機銷量。」半導體業者直言。
「麻煩的是,美國對中國科技業的全面圍堵,造成對岸工廠外移、需求下滑,民眾更換手機意願低落,中國手機大廠銷售量也不斷衰退,今年第一季銷售量創下10年以來的新低紀錄。」半導體大廠高層說。
美國對中國科技業的全面圍堵,造成對岸工廠外移、需求下滑,民眾更換手機意願低落。
安卓手機大衰退,立刻衝擊到上游供應商,翻開兩大手機晶片廠的財報,龍頭高通第一季營收比去年同期就衰退了17%,獲利衰退幅度更高達42%,預估全年手機銷量可能下挫近1成,讓股價創下今年新低。「手機市場下滑的程度超過公司之前的預期。」高通執行長阿蒙(Cristiano Amon)無奈地說。
身為安卓手機晶片出貨大咖,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也好不到哪去,第一季雖賺進一個股本,但腰斬的獲利成績卻創下9季來新低,4月營收284億元,較3月衰退34%,比起去年同期更減少46.1%,「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約11億支,比疫情前的14億支大幅減少,主要因素在於使用翻新機以及更換週期拉長。」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在法說會上坦言,「安卓陣營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一位法人就直言,高通還有2成的營收來自蘋果,聯發科手機晶片全都壓在安卓手機上。「聯發科狀況會比高通辛苦一些。」資深半導體分析師、聚芯資本合夥人陳慧明指出,「因為安卓手機需求比蘋果更弱。」
高通第1季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了17%,獲利衰退幅度更高達42%,預估全年手機銷量可能下挫近1成。 (東方IC)
不願具名的外資分析師指出,國內安卓手機供應鏈除了聯發科外,還包括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大立光以及鴻海等大廠,一樣都受到安卓手機衰退衝擊,但是台積電和鴻海第一季營收仍有3.6%以及3.87%的微幅成長,大立光則衰退1成,反觀聯發科第一季營收年衰退高達33%,幅度遠大於安卓供應鏈。

聯發科突圍 多元布局

「關鍵就在於聯發科手機業務占營收比重高達4成6,而且這些手機的客戶百分之百都是採用安卓系統,而台積電和大立光的手機客戶,除了安卓以外,還有蘋果的iPhone。」該分析師搖著頭說。
本刊調查,蘋果的iPhone和三星、OPPO、小米等安卓手機業者,呈現兩樣情。蘋果預計9月推出的大改款iPhone,可能迎來換機潮,加上在印度等新興國家銷售成績亮麗,分析師預估,年出貨量可達2.3億支,遠高於疫情前1.98億支的水準。「在新興市場的表現感到興奮,特別是巴西、印度和墨西哥。」也難怪蘋果執行長庫克在公布第一季財報時興奮地說。
不過,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也非省油的燈,近年來早已積極拓展新市場,包括寬頻網路、藍牙耳機、智慧電視、平板以及車用等手機以外的產品線。從財報上觀察,手機占聯發科的營收比重已從2年前的56%降到46%。「蔡董(蔡明介)多元布局的成果正逐漸展現。」聯發科主管說。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右)近年來積極拓展新市場,手機占聯發科的營收比重,已從2年前的56%降到46%。
尤其是今年大熱門的WiFi 7晶片,更是非手機事業的亮點之一。「我們已取得多項高階路由器及筆電的產品導入,可望延伸到更多的市場以及客戶。」蔡力行有信心地說。
此外,聯發科更大舉揮軍車用市場,據了解,包括智慧座艙、車聯網等市場,聯發科已出貨超過千萬套,日前更發表全新整合汽車解決方案的Dimensity Auto平台,藉此爭奪蓬勃發展中的電動車與自駕車商機。
對蔡明介來說,這一次大陸哲庫收攤,大陸手機品牌未來想要學蘋果自行開發晶片、擺脫聯發科的作法,恐怕更難以實現,但是分析師也提出警示:「智慧型手機像筆電一樣,不僅創新不足,需求也不如以往,聯發科必須朝車用以及其他晶片發展,加緊腳步突圍才行。」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