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律師涉洗錢、警所長助黑吃黑 檢擴大追查台版柬埔寨案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台版柬埔寨案主嫌、「藍道」杜承哲(中)日前被起訴。(翻攝畫面)
台版柬埔寨案主嫌、「藍道」杜承哲(中)日前被起訴。(翻攝畫面)
震驚社會的「台版柬埔寨」詐騙凌虐案,幕後首腦「藍道」杜承哲涉下令凌虐導致3名被害人死亡,檢方查出,杜男只花40天就詐得不法所得逾4億元,並在去年11月集團被瓦解前先行抽身,躲到台中另起爐灶,再度詐得2千多萬元。期間不僅有台北市警局派出所長非法協助他查個資,還有律師洩露其他共犯證詞並協助洗錢;由於尚有虛擬貨幣帳戶待解密,藍道行賄對象恐不只所長一名公務員,甚至有更大咖詐團共犯隱身幕後操盤,加上涉案律師被稱為「黑道律師」,懷疑黑道結合律師事務所,從犯案到遭破獲,皆有系統地替嫌犯脫罪。
上週五士林地檢署再針對「台版柬埔寨」案提起第二波偵結,依強盜、違反《貪污治罪條例》及洗錢等罪,起訴首腦「藍道」杜承哲、收賄的北市大同警分局寧夏路派出所長葉育忻,以及涉嫌洩密、洗錢的律師陳士綱共8人,將集團主嫌、收賄所長及洩密律師一網打盡,隨著案件偵結,諸多偵查內幕也跟著曝光。
寧夏路派出所長葉育忻(右)涉嫌洩露個資及偽造公文書,助杜承哲黑吃黑。(翻攝鏡新聞)
士林地檢署偵辦這起受害逾300人的求職詐騙案,創下2項紀錄,一是破獲首起以虛擬幣行賄的案件;二是首件在聲請扣押不法所得部分,獲得境外交易所同意協助,直接將相關不法所得轉進執法人員指定的虛擬錢包,此舉成為未來追償或沒收的一大助力,也為日後詐騙集團案件的偵查,提供新的辦案模式。
台版柬埔寨案檢警共逮捕嫌犯41人。(警方提供)

虛擬幣行賄 追查困難

本刊調查,年僅28歲的主嫌杜承哲,原本是詐騙集團小咖的「收簿手」,綽號「藍趴」,因為名稱聽來不雅,後來坐大變首腦才改稱「藍道」,杜創新將詐騙所得轉成虛擬貨幣,以此洗錢及行賄警察和律師,由於虛擬貨幣有隱密、不易查金流等特性,增加檢方追查的難度。
杜承哲等人將被害人囚禁在小房間內。(翻攝網路)
所幸邪不勝正,士檢承辦主任檢察官曾揚嶺及檢察官江玟萱透過團隊合作,查出詐團洗錢方式,先是將騙得的新台幣轉成美元,再轉賣成虛擬幣,最後經過多層移轉後,進到特定的數個人頭虛擬錢包中,檢方在清查1,500多筆實體銀行帳戶與上萬筆虛擬貨幣帳戶後,分析比對出不法所得最終流入的虛擬錢包,都是由主嫌杜承哲所實際持有,接著將他所持有的虛擬錢包對應的移轉紀錄,利用數位跡證交叉比對,才一舉揪出杜嫌和收賄所長及洩密律師的犯罪手法。
承辦此案的檢察官江玟萱(右)打詐有功,獲行政院長陳建仁當面慰勉。(士林地檢署提供)
檢警向下追查,從杜的「冷錢包」金流查到收賄所長葉育忻、洩密律師陳士綱收受髒錢的鐵證,但由於杜男的冷錢包不時還會匯出大筆款項給其他虛擬錢包,恐有更多更高階的公務員涉嫌收受賄賂、長期被豢養;另外,詐團所使用的最大虛擬錢包截至目前尚未查扣,不排除幕後還有更大咖藏鏡人在操作,檢方正擴大追查,務必做到除惡務盡、斬草除根。

偽裝律師費 移轉贓款

除了可能有其他公務員涉案,更離譜的是,杜承哲還涉嫌收買律師陳士綱幫忙洗錢。本刊調查,杜與陳長期交好,只要有組織成員被逮,就會立即找陳派任所內的律師處理,表面上看似幫成員找律師辯護,實際上卻是「盯場」,監控成員在訴訟過程中的供詞,避免窩裡反供出組織其他成員,以及方便杜掌握檢警辦案進度,逃避緝捕。
律師陳士綱涉嫌洩密及違反《洗錢防制法》。(東森新聞提供)
檢方認為,陳姓律師去年5月知悉杜男以詐騙為業,仍持續收受杜轉來價值新台幣778萬元的虛擬貨幣,由於金額超出一般律師一案收受10萬至20萬元律師費的行情,檢方懷疑這筆錢極可能是替集團洗錢,但刻意偽裝成律師費匯給陳,並在另一名共犯到案隔2天,火速成立一家建設公司籌備處,將這些黑心錢轉進籌備處的戶頭,涉嫌洗錢及隱匿資金流向。
陳士綱時常替竹聯幫育仁會及明仁會成員辯護,被稱為「黑道律師」。(翻攝流浪動物之家基金會臉書)
明仁會近期時常躍上媒體版面,圖為幫眾在新北蘆洲暴力討債。(翻攝畫面)
檢方蒐證並發現,陳士綱除了幫助洗錢,還涉嫌洩露偵查祕密等情。陳是事務所的主持律師,會介紹所內其他律師替詐騙集團成員辯護,所內律師每每開完庭便向陳報告開庭狀況,陳士綱取得關於呂姓共犯「呂就是認自己的」「所有問題全都不知道,只有對人頭施暴」等重要供述,竟洩露給當時尚未到案的杜承哲,讓杜得以事先勾串同案證人、被告,增加查緝難度。
律師陳士綱(圖)協助杜承哲監控成員口供內容及偵辦進度。(翻攝陳男律師事務所臉書)
由於陳士綱長期替黑道辯護,有「黑道律師」之稱,這次與藍道詐騙集團合作,提供從詐騙、洗錢到脫罪等一條龍服務,其中是否有更多不為人知的黑幕,檢方亦將一併深入追查。
本刊調查,杜承哲父母離異,多年前意外認識家境小康、擁有知名大學醫學背景學歷的女友,雙方論及婚嫁,但2人身分地位懸殊,受到女方父母反對,沒想到杜承哲為了迅速致富,竟鋌而走險做起詐騙集團的勾當。
詐團成員在民宅內遭逮捕,面露難色。(翻攝畫面)

收簿手翻身 自立詐團

杜男先從詐團的小角色收簿手做起,第一次被逮後為了求輕判與被害人和解,但因沒錢賠償,又回頭幹起詐騙,二度被逮後又為了賠錢,不斷墜入地獄循環,最終無法自拔。雖然杜嫌一直在賺黑心錢,但他長相清秀的女友堅信浪子回頭,仍和他結婚、生子,孩子今年已1歲多。
杜承哲年僅28歲已是詐騙集團老大,遭逮落網。(翻攝鏡新聞)
去年9月,杜自立門戶,鬧出轟動社會的台版柬埔寨案,這起以求職為名的詐騙案,共有307人受害,遭囚禁的61人中,共釀3人死亡,士檢去年11月破獲後,詐團29名成員遭到起訴,核心幹部陳樺韋、傅榆藺甚至被檢方具體求處無期徒刑。
台版柬埔寨案共釀出3條人命,引發社會關注。(翻攝畫面)
外界原以為陳樺韋、傅榆藺是台版柬埔寨案中最大咖的嫌犯,但因2人指證歷歷,強調早一步開溜的杜承哲才是集團幕後首腦,因此讓「杜承哲」之名浮上檯面,成為檢警首要緝捕的對象。
不過,杜承哲不僅未低調避禍,今年2月還在台中另起爐灶,組織一批新血成立「水房」,由他負責牽線境外詐欺機房、後端詐欺團隊,詐騙32人,不法取得2,353萬元,再將贓款分給同夥,保留收受總額11.5%為該集團報酬。

警察淪共犯 洩露個資

今年4月,杜承哲等人為黑吃黑部分贓款,竟要時任北市大同分局寧夏路派出所長的葉育忻,偽造一張「法院交保單」,杜等人再向境外詐欺機房出示此單,營造台灣詐團成員遭查獲、贓款也遭沒收的假象,藉此黑吃黑,但最終仍難逃辦案人員法眼,被逮個正著。
葉育忻(圖)收受泰達幣,還跟杜承哲要200萬元的賓士車當生日禮物。(翻攝大同分局寧夏路派出所臉書)
涉犯本案的葉育忻今年41歲,曾任刑事局二線三星偵查正,但他紀錄不良,不僅被前女友指控偷錢、盜刷信用卡,還曾在國道酒駕發生車禍,最終被降調大安分局,2020年底調任寧夏路派出所長,這回捲入詐團事件,他矢口否認涉案。
據悉,葉育忻之所以結識杜承哲,是因杜在2021年曾向他報案,葉從而知悉杜有詐欺前科,決定吸收他當線民,卻禁不起金錢誘惑,反成為杜的幫凶,私下利用職權查個資,讓杜男得以掌握詐團相關人員的個資及調查資料。葉陸續收受杜200萬元現金賄賂及價值109萬元的虛擬貨幣,甚至在生日時大言不慚地向杜索討禮物,獲得價值220萬元的賓士車。
承辦主任檢察官曾揚嶺(中)親自拍賣查扣到的泰達幣冷錢包。(士林分署提供)
葉育忻大撈黑心錢,但他認為現金跟虛擬貨幣都好藏,反而是賓士名車與他的公務員身分不搭,因此請託關係匪淺的劉姓女友人借名登記,並由劉女開設虛擬幣帳戶,再由杜將價值超過百萬元的泰達幣匯入,賓士車則在4月以150萬元賣掉。
士檢查扣杜承哲持有的泰達幣,放進冷錢包保存。(士林分署提供)
 

辯稱幫朋友 否認犯行

葉育忻辯稱,賣車所得的150萬元原要給杜妻,因劉女喊沒錢,他才將其中的68萬元裝在牛奶盒中,請快遞送給劉,剩下的錢則放在辦公室,準備日後作為公關使用。至於查個資部分,葉則辯稱只是幫朋友忙,但不管他如何開脫,也無法改變他收受詐團虛擬貨幣的事實,知法犯法恐罪加一等。
警方查扣詐團的做案工具,數量眾多擺滿整桌。(警方提供)
至於年僅28歲的主嫌杜承哲,可以在短短40天內詐騙得手4億元,難怪詐騙案猖獗,如今儼然已成為民怨之首,該集團首腦從謀財變本加厲成害命,還勾結執法人員共同犯案,以及利用虛擬幣賄賂、轉移贓款,就是要掩飾犯行;所幸檢警人員鍥而不捨,勾稽出虛擬貨幣行賄金流,將集團成員一一瓦解,也宣示了檢警聯手打詐的決心。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