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陳俊聖,疫情間直言敢諫,被媒體封為「鐵嘴」董事長。2021年3月,陳俊聖提早預告全球將陷入通膨,隔年元月再開第一槍示警庫存風暴,當時沒人相信,但事後證明他是對的。除了二度精準預測,陳俊聖也沒讓投資人失望,宏碁在今年第一季率先成為虧轉盈的PC品牌台廠。
端午連假前一天,陳俊聖騰出時間,接受本刊專訪。當記者提到有關鐵嘴預言一事,他仰頭大笑不止,「我沒那麼神,除了看新聞找趨勢,每週固定從財報看訂單和庫存,比大家多一點手感。」至於下半年景氣?陳俊聖露出神祕笑容說:「比原先預期樂觀。」
宏碁成立47年,是國內老牌的PC品牌大廠。 近期PC市場積弱不振,宏碁今年第一季營收大減33%,營益率重摔至近十年新低,只剩0.45%,儘管保住獲利,但陳俊聖仍無情自批:「簡直是慘無人道的地步。」不過,他卻樂觀看待下半年,因上半年宏碁的訂單谷底提早現蹤,5月下旬回升後,6月繼續往上攀升。
陳俊聖在宏碁十年磨一劍。2014年,他在外界一片不看好聲中,跳上火線接掌虧損205億元的宏碁,「這段歷程如人飲水,宏碁集團市值從2019年底的586億元,今年上半年翻倍來到1,315億元。」陳俊聖用實力消弭雜音,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公開背書,「他是100分的董事長。」
宏碁筆電搶市,率先推出環保系列機種。 面對施振榮的信任,陳俊聖感恩在心,他透露了一段二人未曝光的故事。去年元月,二人搭高鐵南下洽公,沿途二小時討論宏碁的未來,陳俊聖當下給了施振榮承諾:「宏碁要變成永遠不會倒的公司,非但不會變壁紙公司,還要成為常青樹企業。」他表示施先生是大股東,家族股票幾乎壓在宏碁,陳俊聖自認有責任做大宏碁。
話鋒一轉,陳俊聖嚴肅地說,PC是成熟產業,長期供過於求,價格競爭永無止日,宏碁過去三次組織改造都是死裡逃生找出路,靠著單一產品活到現在確實不容易,宏碁要跟時代走才不會被淘汰,否則像柯達發明照相機多偉大,最終仍敗給手機、數位相機,破產倒閉。
施振榮(左2)和陳俊聖(右1)南下出差,2人在高鐵上共謀宏碁集團的未來大計。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陳俊聖看到成立76年的LG,從一家面霜起家的化工廠,至今事業版圖擴大到鋼鐵、加油站等超過70多家公司;另一家是百年企業YAMAHA,陳俊聖談起這家公司從鋼琴跨入電子琴、半導體的所有細節,「他們是我在台積電的客戶,宏碁也買他們的半導體。」
陳俊聖分析國際企業能永續經營的原因,他認為宏碁不能只押單一產業,而應該從核心的PC產業往外延伸觸角,分散經營風險。2018年,他拍板宏碁旗下事業獨立發展,一度遭市場批評大玩金蟬脫殼,陳俊聖強調這一步是強化集團營運韌性,「以前宏碁單打獨鬥找突破口,現在有十一家公開發行公司,每隻老虎(子公司)站在不同受風面找路走,縱使一門生意做不了,還有其他十門生意。」
究竟宏碁集團哪隻老虎最具有潛力?陳俊聖預告,7月將出訪菲律賓的亞太經合會,今年討論主題是Cybersecurity(網路安全),看好未來公、私部門會拉高資安預算及人才,宏碁擁有「安碁資訊」「宏碁資訊」,也有話題性最高的ChatGPT企業版,陳俊聖興奮大喊:「都是我們的勢。」
施宣輝(中)強攻資安有成,誓言將安碁資訊變身為台灣資安實戰部隊。 安碁資訊由施振榮長子施宣輝領軍,去年獲利破1.5億元,毛利率更是宏碁的4倍。施宣輝眼明手快,看準金管會要求有獲利能力的上市櫃公司,年底前增聘資安長、資安專責人員,去年火速成立資安人才培育機構—安碁學院,躋身國內重要人才庫,他透露:「金融機構常以超過2倍的薪水挖角。」
陳俊聖也看好生成式AI,有望驅動本業的新剛性需求,他率領宏碁資訊搶下ChatGPT企業版,不僅打入市場,更搶下國內半導體客戶。至於能否成為AI戰場上的贏家?目前國內ChatGPT企業版市場主要有宏碁、華碩二家競爭,宏碁總經理簡慧祥透露,關鍵在於誰的管理能力好、速度夠快。
陳俊聖帶領宏碁大轉型,也布局電動車產業中的充電樁。 記者提及華碩裁員疑雲,陳俊聖透露宏碁內部討論過,但訪談中矢口避談華碩二字,全以「北投那一家」取代,他未正面回應只說:「我在英特爾學到一件事,面對cycle(週期)時,公司要抓緊機會,設法在走出週期時變更好。」
「我們很清楚疫情紅利只是一時,宏碁沒浪費這次的pandemic(疫情流行),不論是公司規模或受風面,宏碁不一樣了。」但話鋒一轉,陳俊聖卻笑說,宏碁不會折騰員工,大家也不用搶位置,員工想當CEO就鼓勵內部創業,「只要毛利率高於宏碁(約10%),就有機會形成受風面。」難道不怕創業失敗?他坦言,市場上內部創業成功案例不多,但宏碁自有評斷成功與否的標準,「人人皆知的大趨勢(如AI)難度高,應從食衣住行下手,去找你需要、我可做、高毛利的微趨勢,只要商業模式對了,勢來就能搭上車。」
施振榮(右)欽點陳俊聖(左)接班,成功讓宏碁的品牌價值從谷底翻身。 所謂商業模式,陳俊聖自曝與前台積電監察人、競爭戰略之父Michael Porter有私交,當年陳俊聖任職台積電,固定每年4次向他報告公司最新營運狀況。「他提醒搞清楚向供應鏈買什麼(像零件、設備等),再思考與客戶關係(如訂閱制、買斷、租賃),弄清楚攸關創業的金流,成功率自然提高。」
為了擴大宏碁集團的受風面,陳俊聖正操盤一場「猛虎艦隊」計畫,下一步由子公司接棒推動孫公司IPO。本刊調查,宏碁集團目前10家掛牌公司,去年有8家營收創新高,「我們幫員工搭建舞台,他們可能變主管或老闆,不僅格局會變大,工作心態也變得更積極。」陳俊聖觀察。
外界恐怕不知,陳俊聖積極鼓勵同仁創業,其實也祕密培訓新秀。本刊觀察,他在受訪時經常冷不防將問題丟給一旁的特助,坐等對方吐答案,在場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特助的壓力,陳俊聖笑說:「我的特助一年換一個,時間到就送去內部創業。」
宏碁大舉進攻電競市場,從PC、周邊到電競座艙都一網打盡。 事實上,宏碁培養猛虎艦隊,也是為解決10年前的悲劇。當年,宏碁推出Aspire S7,白色簡潔外觀搭配玻璃螢幕設計,可惜叫好不叫座,淪為滿山庫存,董總二人更引咎請辭,「這台筆電超級漂亮,價格與蘋果相當,超過1,000美元,但宏碁賣不動這個價格帶。」陳俊聖搖頭說。
為了擺脫低價品牌的宿命,陳俊聖瞄準單價與獲利雙高的電競市場,但市場強敵環伺,「想被當成咖,就要做別人沒做的事。」他走到宏碁總部一樓展示區,指著2017年推出的史上最大台電競筆電,21吋曲面螢幕,機身弧形如烏龜,底盤再加5支風扇,售價30萬元,限量300台全部賣光,「這個產品成功在市場闖出名號,全世界看見宏碁發展電競的決心。」
宏碁集團擴大非PC產品線,陳俊聖堅持每天下班前以自家產品健身。 宏碁的品牌價值提升後,陳俊聖更有底氣將品牌定位從電腦轉型為「生活風格」,從原先的PC產品擴大其他產品線。他火速拉出一只黑色行李箱,原來傳統電腦包裝不下21吋筆電,宏碁逆勢推出專屬行李箱。
本刊觀察,陳俊聖不論走到哪,手裡總是握著厚到快炸開的小筆記本,裡頭除了放一支手機,筆記本前半段記錄工作想法和策略,後半段則是2018年受洗為基督徒後,每次與神禱告時記下的內容。他突然翻出一張台積電的紙條,上頭寫著「Optimism i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樂觀是競爭優勢)」。
陳俊聖(圖)貼身筆記本記錄工作和信仰,還藏著一張張忠謀勉勵他的紙條。 陳俊聖看著紙條說,這是2009年8月24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私下碰面時,寫下這句話贈送,「當我沒招時,拿起來看一看就會有感覺。」他當年臨危受命跳火坑,如今10年過去,對宏碁的未來,陳俊聖彷彿有說不完的希望與期許,「我真心認為成立47年的宏碁是一個有價值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