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市場報酬未必集中在中小型類股。根據美國晨星統計,今年至5月底,美國大型股指數上漲9.6%,其中9.3%來自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也就是這10家公司貢獻了大型股指數報酬的97%(9.3除以9.6)。
【基金講堂】指數化投資勝過研究中小型股

投資界盛行一種說法:想要進行主動選股的投資人,應把焦點放在中小型類股,因為這些股票不像大型股,沒那麼多法人追蹤,較有機會透過自行研究取得超額報酬。另外,法人資金部位大,需投資胃納量大的大型股;但個別投資人則沒有這個限制。這些說法看似成理,但恐怕忽略了幾個問題。
再就整個美國股市來看,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輝達,貢獻了整體報酬的78%;而最大的9家公司,則貢獻了市場報酬的99%。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若投資美國股市,卻沒有投資這幾家市值最大的公司,恐怕不容易取得滿意的投資成果。
類似這樣整個市場的報酬,很大一部分來自少數幾家大型股的狀況不是特例;像2020年美國股市全年報酬,其中37%來自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所以,假如沒投資大型股,對報酬是相當不利的。若只投資中小型類股,等同將自己限縮在報酬比較稀薄的地方,卻期待會有較好的成果。
投資全市場 勝率高
第2個問題在於,不可能所有的散戶都藉由研究中小型類股取得超額報酬。假如有人精明地投資中小型類股,取得勝過中小型股指數的報酬,那就一定有人得到落後指數的報酬。主動投資有贏家就會有輸家。
雖然中小型類股長期以來被眾多散戶認為是一個值得投入的區塊,但主動投資仍是一個競爭遊戲,有人勝出就會有人落後。而且遇到像市場報酬集中在大型股的狀況,只投資中小型類股,很難有好看的成果。
相較之下,全市場指數化投資就沒有這些困擾,不論市場報酬是來自大型股、中型股或小型股,指數化投資都不會錯過。事實上,今年誰贏過市場、誰落後市場,指數化投資都會勝過至少一半投入這個市場的資金。而由於勝出者會輪動,指數化投資年復一年取得單一年度中間偏前面的成果,長期下來,會是非常傑出的成果。
所以,與其研究中小型類股,單純進行指數化投資,才是一般投資人真正的勝出之道。
綠角小檔案
財經作家,著有《綠角的基金八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等書。自2006年起在「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投資心得與看法,是台灣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的倡議者。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