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經】創業一路敗 靠不起眼銅板小吃逆轉負債人生 台北第六好吃地瓜球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年輕時做過不少行業的劉在泓,學什麼都不夠精,中年創業又負債累累,在夜市認真做起地瓜球生意後,因酥脆口感闖出名號,得以還債養家。
年輕時做過不少行業的劉在泓,學什麼都不夠精,中年創業又負債累累,在夜市認真做起地瓜球生意後,因酥脆口感闖出名號,得以還債養家。
夜市銅板小吃地瓜球,看似簡單的小生意,卻讓原本需借信貸養活3個孩子、連創業金5萬元都沒有的劉在泓,靠著它讓人生由負翻正。
4年多前,付不出學費的劉在泓只拜師學過1天手藝就開張,初期廢品比例高達3成,因此墊高成本,他硬逼自己想方設法進步,精進後的地瓜球,以「冷了也依舊酥脆」成為北市內湖737夜市人氣名攤。如今年營收可達2百多萬元,不但百萬元債務還了大半,還當起原料供應商,並準備開分店。
每天早上10點,劉在泓就在岳父家前的車庫空間,開始為當天傍晚要賣的地瓜球備料,洗車的水龍頭被他改裝成番薯清洗槽,蒸箱、冰箱、攪拌機及料理工作檯全擠在4、5坪空間裡,蒸地瓜的熱氣不斷飄散布滿車庫,蒸濕了他的衣衫,他順手拿起茶猛灌,又趕緊把稍早從市場扛回來的一袋袋甘藷,拿出清洗、切塊、去皮、蒸拌。
20231107bus002
劉在泓(左)每2天就得一早騎機車到雙北各市集,挑選採購適用的甘藷。(陳宏銘攝)

原料自製 酥脆爆紅

一天要作65斤地瓜球原料,加上在夜市攤位填料切料,劉在泓的手指頭末節早已因職業病,無法像正常人那樣伸直,但他絲毫不以為意地說:「以前批來的原料狀況不穩定,我要養活一家五口,又有債要還,實在沒辦法承受原料不良率墊高成本,才自己開發地瓜球原料。」由於原料自製,導致工時拉得很長,從早上8點開始採買,一直忙到夜市收攤已是深夜1點。
20231107bus002
劉在泓把攤子設在人潮多的北市內湖737夜市,是高人氣名攤。
不過,也因獨特的配方與工序,讓地瓜球擁有酥脆口感,短短1年多,劉在泓的「台北第6好吃地瓜球」就成為北市內湖737夜市的排隊美食,夏天淡季平均每日收入可破8千元,冬天旺季可達1萬元以上。
但其實地瓜球生意一開始並不成功,劉在泓的人生也像創業一樣有許多波折。父母在他兒時離異,沒學歷、沒背景的他15歲就離家,「我從小不愛讀書,經常逃家,這學學、那看看,做過美髮店學徒、蒙古烤肉廚師等工作,混到30歲那年,舅舅告訴我,在摩鐵工作,做到主管入股、分紅,每月能有十幾萬元,搞得我很心動,便應徵進了那時很紅的沐蘭精品旅館。」天真以為苦幹實幹拚到主管便可投資公司、拿分紅,但10年一晃而過,摩鐵卻呈現高度飽和、好光景不再,一人餬口還行,但已結婚生子的劉在泓無法只靠死薪水養家,落得一場空的他決定自行創業,想不到就此上演起一跌再跌的築債人生。

學做一天 不良率高

劉在泓輕輕嘆了一口氣說:「先是借了一筆錢,在我租房的新北林口合宜住宅附近賣加盟滷味,小孩相繼誕生,生活負擔變得更重,所以生意一穩定,便把滷味攤交給老婆顧,自己再開Uber貼補家用。為了開Uber,又貸款買了一台車。」但才開2個月,Uber就被政府鉅額罰款、勒令歇業。每天睜開眼要付的租金、生活支出與貸款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以債養債到最後連信用卡也刷爆。即使如此,劉在泓仍憑一股傻勁、咬牙撐著滷味攤。
某天,哥哥跟劉在泓聊到有一家炸地瓜球很好吃,想跟對方學,這引起他的興趣,心想可以在滷味攤旁擺一攤地瓜球增加收入,但他連製作攤子在內的8萬8千元加盟金都湊不到。好在哥哥發揮纏功,談定只要跟對方拿原料,不用加盟金,付3,600元就能去學炸地瓜球。
4年多前,劉在泓實在是被生活逼急了,跟親戚借5萬元買攤車,只學了一天炸地瓜球就上陣,他原以為地瓜球是門簡單的生意,批原料來炸一炸即可,「當時實在很想趕快增加收入,把地瓜球想簡單了,剛開始炸出來的地瓜球有三分之一是壞掉的、膨脹不起來。」
20231107bus002

用眼偷師 抓到祕訣

看到不良品這麼多,劉在泓心裡在淌血,反觀當時一起學藝的哥哥與朋友,營業額是他的2、3倍,「哥哥在淡水擺攤,朋友在寧夏夜市,我原先認為是他們的攤位地點比我好,不是我技不如人。直到有天朋友的攤位缺人手,找我去代班,才得到了解答。」
原來,劉在泓初期炸地瓜球時,只壓個7、8下就起鍋,「朋友看到立刻糾正我,說壓太少下了,地瓜球會太軟Q,要不斷壓個2、30下,才能加溫、增色起鍋。」「我當時心生狐疑,地瓜球不就是要軟Q嗎?但回去想想不對,因為自己的業績平平,朋友的生意卻很好。」他開始嘗試仿效朋友的炸法,發現反覆壓過的地瓜球口感酥香脆,客人反應都不錯。
不過,地瓜球下鍋要不斷壓2、30下的作法,頗傷生財工具,劉在泓指著油鍋說:「你看,這壓鍋的柄都被折斷過,我已經重焊了兩次。」一旁跟他一起工作的大舅舅,也發難講道:「長期這樣壓,肌肉發炎、網球肘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沒辦法,為了討口飯吃,只好忍。」
20231107bus002
台農57號甘藷11月起進入盛產期,這時到隔年3、4月的地瓜球也最香Q甜,除了原味外,還可撒上梅子粉、巧克力粉變換口味。(50元/大包)
儘管地瓜球已經作到酥香脆的口感,不過劉在泓還是納悶:「供貨老闆炸出來的地瓜球為什麼吃起來總是卡滋卡滋,跟他請教,他總是東扯西扯,而我債都還不完了,也沒錢跟他買祕方。」所以每次拿原料時,劉在泓總是偷瞄貨源老闆的地瓜球攤,觀察流程細節。他發現,貨源老闆不像一般地瓜球攤販那樣,把分切下來的地瓜球料篩得很乾淨,只是稍微篩一下就下油鍋;回去後一試再試,終於讓他抓到能讓地瓜球卡滋卡滋的祕訣,於是奠定了台北第6好吃地瓜球現今的口感。
20231107bus002
地瓜球生意做出成就感,劉在泓想節省成本、增加收入,借岳父家前車庫空間克難備料。

供貨開源 圖謀展店

沒想到,當初只因成本小而入手的地瓜球,竟成了劉在泓到目前為止創業路上最有成就感的生意。去年7月,他為了開源節流,更著手地瓜球原料的研製,又被他找到消除地瓜球吃起來有疙瘩感的配方。
20231107bus002
主外的劉在泓(左)與主內的妻子謝允佳(右),聯手把蒸好的地瓜去皮。留皮先蒸可減少甘藷接觸空氣後的氧化。
20231107bus002
蒸熟的地瓜拌粉後攪拌成泥。
平常劉在泓採買回來的甘藷,都由老婆負責清洗、蒸拌,採訪時不巧孩子生病了,老婆在家照顧,只見劉在泓忙進忙出,連原本能偷閒的時間都沒了。然而,一講到自製地瓜球原料,他疲態全消,「炸地瓜球的原料,光我自己攤位的部分,從剛開始的二十多斤,到現在已經用到45斤。」帶點自豪說著地瓜球原料使用量,讓人輕易就能感受到他因與眾不同的地瓜球受歡迎、生意翻倍成長的興奮。
20231107bus002
地瓜球原料到攤後,會用手動分饀機分切。
20231107bus002
起鍋油溫170度,可炸出金黃的地瓜球。
他有感而發地接著說:「負債的這些年,我老婆持家真的太辛苦了,現在我有能力研製地瓜球原料,這收入一定要給她賺、貼補家用。不只我跟我老婆拿貨,目前也有1、2位地瓜球攤商成為客戶。」
過去的一本爛帳已逝,現在自家攤位加上供貨給親人、朋友,每月營收都穩定突破20萬元,淨利也超過10萬元,不僅還債正常,脫離築債人生的他,更燃起開分店的雄心。
20231107bus002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