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戰爭持續升溫,引發全球關注,戰爭開端是10月7日、第4次以阿戰爭50週年紀念日當天,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領土發射逾3千枚火箭彈,並入侵以國南部屠殺平民及抓捕多國人質,以國情報單位事前完全沒掌握,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被炸得滿頭霧水,死傷慘重。
【全文】鬥毆、酒駕、虛報線民費 軍情局軍紀渙散情蒐失靈

以巴戰爭全球矚目,一開始以色列情報單位情蒐失靈,完全沒掌握哈瑪斯會大規模發射火箭彈,讓整個國家付出慘痛代價,無獨有偶,台灣對中國最重要的情報單位「軍情局」,最近也情蒐失靈,未能掌握中國航母出巡、飛彈試射等重要情報,甚至因假情報案遭檢調搜索,此外,上個月還爆發軍官酒駕、鬥毆等軍紀事件,被打的中校差點丟了性命,但長官卻下令封口,非常離譜。

以色列的情報單位過去享有盛名,沒想到這次情蒐失靈,讓整個國家付出慘痛代價,也讓各國情報單位引以為戒、繃緊神經。無獨有偶,台灣對中國最重要的情報單位「國防部軍事情報局」最近也出現情蒐失靈的窘境,令人擔憂。


情蒐失靈 接二連三
知情人士A先生指出,從中國航母出巡、飛彈試射,一直到最重要的中共「對台工作會議」、「北戴河會議」等,軍情局都無法掌握。

今年2月,中國試射東風27型超音速導彈,軍情局也沒掌握,而是等到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才知道狀況;今年5月,中共在北京舉行對台工作會議,以及8月的北戴河會議,軍情局事前同樣不知情,事後也不知道會議細節,這在以往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

A先生說,深入探究原因,軍情局高層把情報單位當軍事單位管理,導致情報人員頭腦僵化,士氣低落,大家「寧願不做、也不要錯」,只希望能平平穩穩當個「情報公務員」,才會導致情蒐失靈等狀況接連發生。
也許是因為士氣低落,軍情局最近狀況頻頻,軍紀事件更是層出不窮,光是上個月就發生校級軍官在營內鬥毆、尉級軍官在營外酒駕被逮案,之前還發生情報造假、虛報線民費等各類醜聞,更扯的是,長官還下令封口。
痛毆學弟 害腦溢血
A先生告訴本刊,上個月12日晚間,軍情局第四處的涂姓上校組長、陳姓上校、謝姓中校及一名尉級軍官B先生,4人相約營外聚餐為陳慶生,沒想到一行人深夜返回營區後,涂、陳、謝三人卻起了口角。
因為都喝了酒,涂、陳二人居然在謝的寢室對他拳打腳踢,被打的謝痛得放聲大哭,但涂、陳未因此罷手。隔壁寢室的學弟聽到吵架及桌椅碰撞聲,卻礙於涂、陳是學長,又是長官,沒人敢出來查看,就連負責軍紀案件的督察室軍官,也假裝沒聽見,繼續睡覺。

隔天早上,涂、陳二人若無其事正常到班,被打的謝姓中校卻不見人影,單位值日官發現謝沒有簽到,詢問是否有人知道他的行蹤,陳只輕描淡寫告訴值日官,謝因宿醉不適,留在寢室休息,並替謝請了事假。
當天中午,B先生回寢室察看,發現謝姓中校躺在床上,不管怎麼叫都沒有反應,覺得不對勁,立即將他送醫,醫師診斷後表示,謝的臉部挫傷、全身多處骨折,甚至有腦溢血的狀況,不僅臉部縫了6針,還被送進加護病房住了5天才清醒,幸運撿回一命。
謝姓中校清醒後,軍情局的保防督察到醫院探視,並詢問事發經過,但他因畏懼涂、陳二人,不敢說實話,堅持說是騎車自摔受傷,涂、陳二人也一直隱瞞真相,後來他們聽說督察已經問過謝,以為謝全盤托出,2人才坦承動手,由於陳非主管,涂是組長,責任較大,最後由涂一人扛起所有責任。

主官怕事 未懲禁講
涂姓上校坦承毆打謝姓中校,並在隔天遞出報告,申請在本月1日退伍,躲過處分;陳姓上校則威脅單位主官第四處謝姓處長,若敢法辦他,就要將軍情局發生的醜聞向媒體揭露,謝不想惹出更多風波,僅將陳調至別組,未依規定懲處,並下達封口令,要求下屬不得談論,且禁止對外透露。有人看不下去,向國防部申訴,據說部長邱國正得知後氣憤地說:「把軍情局廢了!」

A先生告訴本刊,涂姓上校脾氣暴躁,常在大庭廣眾對部屬咆嘯大吼。另一方面,涂為了升官,得知局長楊靜瑟喜歡游泳後,也常去游泳,希望製造機會與局長親近、博取好感。至於陳姓上校平日作威作福,常占學弟妹便宜,對長官也不客氣,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
「其實這已經是謝姓中校第二次被陳姓上校毆打,第一次是今年初。」A先生說,謝當時被打後不敢張揚,對外宣稱騎車摔傷,這次謝為了維護同袍,仍宣稱騎車自摔,陳也若無其事繼續上班,看起來毫無悔意。
A先生表示,軍情局標榜「同志如手足,團體即家庭」,但涂姓、陳姓2名高階軍官,卻只因酒後口角,就把謝姓中校打得半死,事後還置之不理,完全沒顧慮謝有2個孩子要照顧。更讓人心寒的是,隔壁寢室的軍官明知發生鬥毆事件,卻沒人出面阻止,而是選擇躲在房裡默不吭聲,如此冷漠,還談什麼手足、家庭!
虛報費用 情報造假
軍情局第四處軍紀問題不斷,除了謝姓中校遭毆打事件外,10月初還發生一名中尉酒駕案,該名中尉下班時間酒後開車遭警察攔檢,酒測值超標,被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地檢署。

A先生透露,雖然部屬頻頻出包,但第四處處長謝姓上校卻因長官袒護,至今屹立不搖,甚至仍有將軍夢,但這次鬥毆事件後,謝姓處長升官一事已遭凍結。事實上,謝擔任處長後,把情報單位當軍事單位管理,部屬們怨聲載道,加上他不重視團結向心,導致第四處士氣低迷、人心渙散、績效不佳。
不只第四處有狀況,另一名知情人士C先生告訴本刊,軍情局第一處一名張姓女中校,在少校期間被派駐韓國,去年男友竟到駐地探望她,嚴重違反相關規定。情報工作非常機敏,依據規定,就連父母、配偶都不得前往據點,但因張女深獲長官喜愛,不僅沒被處分,後來還升中校,現又極力爭取再派韓國,引起同袍不滿。

另外,第二處今年也爆發虛報線民費案,有軍官謊稱吸收多位線民,申報工作費用,被發現後遞報告退伍;今年端午節前夕,軍情局還因情報造假案,破天荒遭到檢調單位搜索,原因是一名第八處的校級女軍官,涉嫌與其他單位的二名軍官互通情報,再假裝是自己蒐集的情報呈給上級,最後女軍官被依洩漏國防以外祕密罪嫌,函送地檢署偵辦。
C先生說,負責軍紀的督察室為了績效,發現同仁有不妥行為時,非但不及時制止,反而採觀望、放任的態度,等錯誤越來越大,再進行調查懲處,等於養案拚績效。這種做法對軍情局最重要的情蒐工作沒有任何幫助,大家在同一條船上,砲口應該對外,但督察卻以抓同仁的小辮子為樂,主任對有家庭的女同仁更是充滿歧視,常說:「要顧家庭就不要當軍人!」非常誇張。

檢查儀容 如當幼兒
不只如此,上個月初剛升任軍情局代理執行長的鄧敦仁少將,為求表現,下令每天檢查服裝儀容,要求組長檢查組員的頭髮、指甲、鬍子、衣著,甚至特別製作服裝儀容檢查表,要求每天上呈批閱;此外,鄧也要求所有人看到長官須大聲問好。
C先生氣憤地說,為了迎合、巴結國防部,鄧敦仁簡直把情報單位當幼兒園管理,嚴重打擊情報人員士氣。
讓情報人員不滿的還有軍情局的人事室,C先生指出,人事室主任根本就像地下局長,把人事業務推給其他單位執行,功獎卻是自己拿,對於人事升遷意見更多,甚至與副局長共同訂定內規「升遷均需具軍事學歷」,不過,依照國防部規定,軍事學歷及民間學歷其實可相互換算。

因為軍情局是情報單位,為與民間接軌,拓展社會人脈,過去長官都鼓勵同仁在外攻讀碩博士,沒想到升遷制度如今朝令夕改,民間大學的學歷被內規排除作為升遷依據,最近就有一批優秀且富經驗的少校軍官,因升遷無望,無法晉升中校,萌生退伍念頭,這對軍情局的情蒐能力及未來發展,將是極大的損失。

外行領導 士氣低落
軍情局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知情人士D小姐指出,軍情局前身為軍統局,是獨立的情報單位,後來併入國防部,高層多半由軍事系統的將軍出任,取代情報系統的高層,外行領導內行,導致情蒐能力急速下滑,局裡很多資深情報人員將辛苦蒐集的情資往上呈報後,竟被長官以「未經媒體報導,無法證明真實性」為由打回票,情報人員不解,如果媒體都報導了,還能叫情報嗎?

「軍情局是現今唯一每天在第一線跟中共作戰的國軍單位,轄下情報人員所做的犧牲,非一般軍人或民眾可以想像。」D小姐表示,一開始每位情報人員都堅守創局局長戴笠留下的局訓「做無名英雄」,但近年士氣低迷,無人願意再為情報犧牲奉獻。
D小姐認為,軍情局的情報人員過去和現在一樣優秀,差異在於領導者,劉德良當局長時給部屬相當的空間,當時軍紀良好,績效卓著,相較之下,現今軍情局狀況頻頻、軍紀渙散,希望國防部長邱國正、現任局長楊靜瑟正視問題的嚴重性,設法扭轉頹勢。

軍情局回應:依規定未包庇
針對相關爆料,軍情局政戰主任林政佑表示,已針對承認打人的涂姓上校記大過1次,但涂已自請退伍,記過將不影響退休金的金額;陳姓上校因知情不報,也記過1次。另外,酒駕的中尉記2大過汰除,並未包庇。
林政佑強調,軍情局隸屬國防部,紀律管理自然比照國防部,要求服裝儀容是希望軍人要有軍人的樣子。至於升遷方面,軍情局會依國防部規定,不會排除民間大學的學歷。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