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侯趙配攻頂失利 朱立倫留任黨魁續推年輕化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敗選之夜,黨主席朱立倫眉頭深鎖,陪同侯友宜、趙少康上台向支持者鞠躬致歉。
敗選之夜,黨主席朱立倫眉頭深鎖,陪同侯友宜、趙少康上台向支持者鞠躬致歉。
敗選之夜,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率領競選團隊,以未能完成政黨輪替向支持者3度鞠躬致歉。然而藍營此次大選並未全盤皆墨,區域立委一口氣增加15席,濁水溪以南更是破蛋攻下雲林1席,總席次逼近過半,成為最大黨。
黨內現階段普遍的共識,是將戰線拉至立法院長選舉,訴求制衡、監督執政,要爭奪國會龍頭,並全力防守侯友宜回歸新北市長身分後,遭罷免的情況發生。為此,藍營也罕見地未出現要黨主席朱立倫為敗選下台的逼宮聲浪,反倒是經由大選順勢清理戰場,不僅國會大幅換血,黨內新一批接班人選也逐漸嶄露頭角。
1月13日開票當天,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在板橋競選辦公室緊盯各家媒體開票情況,過了20分鐘後,局勢仍呈現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領先,侯落後到第三名的慘況,讓競辦瀰漫一股緊張及不安的氛圍,侯甚至一度忍不住感嘆:「柯文哲怎麼會這麼強?」
20240114inv012

未見逼宮 三防線沒破

20240114inv012
33歲的桃園市議員牛煦庭,打敗爭取連任的民進黨立委鄭運鵬,當選新科立委。
一直到開票1小時之後,選局逐漸穩定,但卻呈現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領先、侯友宜第二的趨勢。晚間7點,侯、賴的票數仍差距在80萬左右,顯示大局已定,在得票差距逐漸被賴蕭配拉開後,黨主席朱立倫從中央黨部驅車前往侯辦,與侯深談,接著和侯一同前往板橋第一運動場,發表敗選演說。
「對選舉結果,是我個人努力不夠,未能完成政黨輪替,我讓大家失望了。」侯友宜7點55分在競選團隊及朱立倫、台北市長蔣萬安和多位不分區立委的陪同下登台,承認敗選。他3度向支持者鞠躬、2度致歉,坦言「對不起」「我真的辜負了大家」,現場群眾高喊加油,競選團隊頓時淚流不止,一旁的朱也臉色凝重,未發一語,在侯演說結束後,2人雙雙黯然離開。
開票結果,侯友宜輸給賴清德91萬票,依照國民黨過去慣例,只要總統敗選,無論立委席次如何,黨主席都難辭其咎,必須下台負責。然而,逼宮戲碼、要求朱立倫下台的聲浪卻罕見未發生,本刊調查,主因來自朱遭逼宮的3道防線皆守住。
第一道防線,是此次立委席次相較過去大幅增長,甚至接近過半,朱侯在敗選當天於競辦深談,2人的共識也是總統雖未勝選,但立委選情並不差,因此藍營下一役應聚焦在2月1日的立法院長選舉,推派不分區立委第一名、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出戰。即便民眾黨與藍營合作的可能性目前仍不可測,但距離院長選舉畢竟還有3週時間,藍營仍有運作及談判、協商的空間,因此逼朱交出黨權的氛圍並未發酵。
20240114inv012
國民黨推派青年台中F4首度挑戰立委選舉,除了林家興惜敗之外,其他3人皆當選。(左一圖翻攝廖偉翔臉書,左二圖翻攝黃健豪臉書,右一、右二本刊資料照)
第二道防線,是侯友宜敗選之後,回歸新北市長的身分,「落跑市長」罵名,必然成為他難以撕去的標籤,要再次重拾市民對他的信任也是一大難題,加上若發生與韓國瑜同樣在敗選後遭罷免的下場,藍營恐怕無法再受一擊。黨內普遍認為,選後勢必要重整內部及路線檢討,不該再陷入黨權之爭的泥淖自亂陣腳。
第三道防線,則是前總統馬英九選前接受外媒《德國之聲》訪問,拋出兩岸關係「信習論」的說法引起爭議。侯營核心人士直言,馬這一席話「對選情有很大影響」,因此競辦執行長金溥聰才會在當下要求黨中央不得讓馬參與選前之夜;另外,中南部立委候選人及不少55波激戰區的選將,對此也是怨聲連連,選後黨內有股檢討聲浪,將部分敗選因素歸咎於馬,焦點自然不全在朱立倫身上。

立院龍頭 引權力之爭

20240114inv012
大選落幕隔天,侯友宜立刻上工,回新北市視察捷運三鶯線三峽機廠。(翻攝新北市政府官網)
一位藍營輔選要角坦言,依據國民黨內參的封關民調,賴、侯差距1個百分點,侯、柯則是差3個百分點,但最後一週侯的民調趨勢卻逐漸下滑,「馬總統其實非常支持侯友宜,也是大家非常尊重的人物,但最後發生了『相信習近平』的事,很難不把這件事與選情聯想在一起。」不過,黨內對於馬選前還自掏腰包登廣告催票,仍是點滴在心頭。
20240114inv012
「信習論」讓金溥聰力阻馬英九出席選前之夜,2人關係生變也間接檯面化。
雖然朱立倫暫時穩住黨權,但2月1日的立法院長選舉,若國民黨最後無法結合他黨攻下國會龍頭,黨內逼宮聲浪是否會浮現,也牽動藍營後續的權力之爭。
20240114inv012
馬英九選前自掏腰包,登報紙廣告呼籲「集中選票」。
一位輔選要角憂心:「就民眾黨的角度來看,朱立倫能再提出更好的合作方案是什麼?會比跟執政黨結合更有吸引力嗎?」此事也牽涉黨內力推參選院長的韓國瑜,若未能如願選上院長,是否願意只當陽春立委?屆時黨內若有不滿聲浪,挺韓人馬很可能再度希望韓接黨魁,「韓國瑜會不會接受?他的下一步動向是什麼?國民黨可能又會進入一波權力重組。」

守住新北 強化侯家軍

20240114inv012
大選結束,新國會緊接而來,國民黨力推韓國瑜參選立法院長,成選後焦點。(翻攝韓國瑜臉書)
不過,國民黨內也有另一派認為,韓如果順利當上立法院長,勢必會被綠、白夾殺,天天都有搞不完的政治攻防,對韓也不見得是好事。另外,立法院長選舉,「究竟會綠白合,還是藍白合,恐怕是民眾黨要傷腦筋!」藍營民代指出,若民眾黨願意在院長選舉上藍白合,其實反而可凸顯白營監督執政的態度;反之,若是綠白合,「那就證實了他們是『小綠』,這樣民眾黨的支持者能接受嗎?對國民黨站穩最大在野黨非壞事,以後他們也無法再瓜分到泛藍的選票!」
另一方面,隨著大選落幕,國民黨內部的權位排名也跟著重新洗牌。藍營人士表示,原被看好成為藍營新領袖的侯友宜,歷經此次敗選身受重傷,不只大本營新北市未具優勢,侯的形象及人設也大受影響,接下來只能看他如何修補,還有完成另一重要任務,就是找到合適的人選接班新北市長,替藍營守住新北,如此一來才能讓他的政治生涯續命;此外,侯回歸新北,未來也可持續培育子弟兵,將現有的侯家軍再強化。
親侯人士表示,侯選到最後一哩路也是盡了全力,「目前侯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想馬上回歸市政」,選完隔天,侯馬上回到新北市府上班,第一站就是視察捷運三鶯線三峽機廠,「這就是侯的個性。」

世代交替 蔣萬安優勢

20240114inv012
蔣萬安跨出台北到全台輔選,人氣完全不輸他黨主帥,成為藍營新一代天王。
這次大選台中市長盧秀燕及台北市長蔣萬安2位諸侯,一展他們的輔選能量,尤其是盧輔選藍營多位新人拿下台中立委,政治行情跟著水漲船高,也被黨內看好是未來黨魁甚至是角逐總統的熱門人選。
藍營人士表示,盧不只條件及資歷合適,面對中央議題更時常明確表態,是一位政治敏感度高,又是民眾好感度高的首長,加上盧的市長任期只到2026年,下一屆總統大選為2028年,中間沒有「落跑」問題,盧只要卸任後持續保溫,何嘗不是藍營下一個最佳接班人選。
20240114inv012
台中立委席次大幅增長,盧秀燕輔選能量備受肯定。(翻攝盧秀燕臉書)
該人士也提到,此次總統大選,侯友宜在台中雖未勝過賴清德,但侯趙配的台中得票率與全國得票率相比,是3組候選人中差距最小,立委席次也從原先的2席增長到6席;另外,身為侯友宜台中競選主委的盧,也有別於其他縣市諸侯,罕見地在13日選舉當天上午,就宣布舉辦觀看開票活動,顯見她對未來十分有企圖心。
至於全台跑透透輔選的蔣萬安,所到之處深受民眾歡迎,已成為藍營新一代人氣王。黨內人士認為,以蔣萬安的條件,參選總統是勢在必行,藍營沒有不推派他的理由,只是出場時機的問題,「若延續世代交替的風潮來看,蔣這點是優於盧,另外不諱言蔣家後代的身分,也是他的優勢。」
20240114inv012
國民黨此次推派青年立委參選創下佳績,未來推動改革將朝年輕化邁進。(侯友宜團隊提供)
該人士說,只不過藍營近三屆的總統大選,從2016年的朱立倫、2020年的韓國瑜,到現在2024年的侯友宜,都是從市長任期間轉戰總統大位,顯見「落跑市長」已成藍營魔咒,蔣萬安是否願在連任第二屆市長時,就請假參選總統,是他必須深思的課題。
此外,選後的國民黨要如何檢討及重整藍營路線?一位前黨務高層直言:「國民黨喊改革的口號多久了,但有沒有真的做到完全是另一回事。」從這幾次大選可以看出,藍營只要一碰到兩岸議題,就會整個當機,如果黨的論述及路線再不一致或更明確,之後誰來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結果恐怕都是一樣。

兩岸議題 應調整改變

20240114inv012
敗選之夜,侯友宜向支持者3度鞠躬致歉,坦言:「是我個人努力不夠。」
該名人士指出,在國際氛圍下,民進黨操作中國議題讓藍營幾乎難以反擊,這幾次的選舉結果也證明,相較內政弊端,最後決定投票的因素還是回到國民黨親中標籤難以去除;柯文哲兩岸一家親的論述年輕人可以接受,「國民黨除了九二共識之外的主張是什麼?沒有做出任何調整或改變,只會坐看基本盤被柯吃掉。」
這名前高層也說,改革勢必要做,不只是路線而已,國民黨也要提出更好的人選,才能獲得民眾支持,「這次大選,其實國民黨也做了一些挑戰及嘗試,區域立委提名及不分區立委名單,多讓年輕人及新面孔參選,例如台中的F4及桃園的幾位新人,最後都如願拿下高票。」年輕化是國民黨接下來應做的事,未來可考慮從黨公職的任用開始,屏除守舊思維,融入更多元的想法及做法。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