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3重點賺大波段財 達人2年資產翻倍祕訣曝光會員專區財經理財投資暢銷書作家獨孤求敗重視風險控管,結算過去十多年來的投資,年年都賺錢。文 歐陽善玲攝影楊弘熙楊彩成董孟航林育緯發布時間 2024.08.27 05:2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4.08.27 05:29 臺北時間投資報酬率停損華固配息分散風險殖利率獨孤求敗鴻海高股息ETF達人理財台股長波段操作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分散風險 守住本金選股邏輯 4要素篩出好標的交易策略 3批進場嚴守停損賺賠檢討 面對虧損分析敗因投資暢銷書作家、WINSMART智慧下單軟體創辦人獨孤求敗,股市資歷逾25年;近2年在台股大多頭行情下,資產持續翻倍成長,追求高賺賠比的他,帳上獲利超過1倍的個股就有數十檔。透過每季交易檢討,他不斷複製大賺小賠的投資成果,累積令人稱羨的財富。股市大跌時,獨孤求敗會把握機會進場撿便宜。進入第三季,台股在美國大選不確定因素及科技股拉回修正下,出現史詩級震盪。「股市回檔就像超市推出折扣,我先前就擬定好『買菜名單』,這樣逮到機會才知該如何掃貨!」投資暢銷書作家獨孤求敗(獨大)坦言,這陣子指數大跌,多少讓原本的獲利回吐,「但是沒關係,賺多賺少都是賺,最重要是不要虧錢。」他繼續強調,投資最高原則,就是一定不能虧掉本金。「過去十幾年交易下來,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沒有一年是虧損,年年都能賺到錢。」分散風險 守住本金獨孤求敗強調,投資不能虧掉本金,透過移動停利才能掌握大波段利潤。2022年11月,獨大在指數1萬3千點左右進場,一路做多;2023年台股大漲至近1萬8千點,他等於狠賺一整年。今年上半年行情持續走多,結算投資獲利,他透露,賺得剛好跟去年全年一樣多,股市資產再度翻倍成長,令人稱羨。獨大回憶,早期剛進入市場,因投資本金小,為求加速成長,期貨及選擇權交易比例高;隨著資金部位越長越大,個股投資比重持續拉高,期權占比則大為降低。現在思考的,多是如何保護既有的資產。房市熱絡,營建股華固營收獲利持續成長,是今年熱門標的。「我操作講究分散,不重押單一個股,目前獲利超過一倍的標的就有十幾檔,像技嘉、廣達、光寶科、緯創、奇鋐等;今年則買進華固、永信建、海悅、瑞儀、鴻海、正崴,以及2倍台灣50ETF。」獨大分享。對他來說,重複同樣動作,拉高投資交易賺賠比(平均獲利除以平均虧損),是他資產不斷倍增的關鍵。只是這套獲利公式如何不敗?選股邏輯 4要素篩出好標的在選股邏輯上,獨大偏好投資標的需具備4要素,「首先是基本面,公司需連續5年配息金額大於1元、營收成長、有獲利且具殖利率保護。」他直言,像高股息ETF,如元大高股息(0056)成分股,就是很好用的選股池,因為基本面已由投信篩選把關,配合市場資金進駐,股價支撐強勁,是挑選長期持股的重要參考。獨孤求敗偏好有殖利率保護的個股,像高股息ETF成分股就是很好的參考。但選出優質標的後,股價未必馬上漲;行情驅動關鍵,仍有賴市場題材發酵,以及投信、外資等法人買超點火。「受到題材面、籌碼面助攻,技術面表現就會跟上,線型走多或底部起漲;此時必須釐清,個股上漲是一枝獨秀,還是同產業、同族群一起漲。若具族群性,代表行情能走得較遠,投資勝算也較高。」獨大解釋。交易策略 3批進場嚴守停損去年第4季,獨孤求敗積極布局鴻海,持有至今年7月獲利1倍出場。選定標的後,接著進入交易策略部分;包括進場點、加碼點、停損及停利點,皆與3大觀察指標有關,分別是箱型整理底部(支撐)、5日或10日均線,及出現大量K棒。「舉例來說,當個股出現大量黑K,之後股價止穩不再續跌時,我就會先進行試單;如果股價上漲、脫離成本,會開始加碼,最多分3批進場。」獨大認為,投資首要任務不在衝刺報酬,而是控制虧損,因此他特別重視停損點。「以海悅為例,進場後我會先設定,跌破成本的5到8%停損出場,如果看對,就利用移動停利方式,一路抱著不放,只要沒有跌破平台區(箱型整理底部),就不用出場。這樣的好處,在看錯能及時停損,看對能抱住一整段獲利,要是個股轉弱,就換下一檔操作。」像今年鴻海大發威,就讓他逮到一倍漲幅。「2023年10月30日,鴻海突然間爆量下跌,殺出一根黑K,抱著撿便宜的心態,我在95.7元附近試單,沒多久股價就站上百元,而且一直維持量縮整理格局。後來判斷股價在5日及10日均線附近相對有撐,我便在12月29日、股價104.5元附近大買。」之後,獨大又在鴻海突破平台整理區之際,分別於今年4月24日及5月19日,股價153元及173.5元附近加碼,一路持有至7月,最後在漲多陸續獲利了結,及7月18日股價跌破支撐下,以204.5元將鴻海全數出脫,獲利逾一倍。腎臟科名醫方昱偉深受獨大影響,現在都利用獨大開發的下單軟體進行交易。「過去我對投資一竅不通,容易追高殺低,後來在獨大身上學到2招非常受用,就是先設定停損點,再透過移動獲利策略,順勢操作。」方昱偉說,像今年4月鴻海在140至150元附近盤整,令人難熬;但守好移動停利紀律,就能進退有據,避免亂砍一通,最後果然賺到大波段利潤。獨大的太太則是透過近距離觀察,有感而發地說:「一般人投資做得順手,就會想一直做下去;反之做得不順,就想逃離。但他卻像機器人,不論操作得順利與否,就是一直堅守崗位做下去;情緒穩定、不易受市場起伏影響,投資紀律嚴明。」她舉例,像前一陣子台股重挫,獨大仍泰然自若,持續貫徹自己的交易策略。賺賠檢討 面對虧損分析敗因剛進入市場前10年,獨大也歷經小賺大賠的慘痛階段,後來發現只有勇敢面對虧損,才可能獲利。「每季或每半年,我會定期交易總檢討;先看績效是賺或賠,再針對賠大錢的交易,全盤檢討發生原因,避免以後再犯。接著計算勝率,最好大於5成;最重要是統計平均獲利及平均虧損,算出賺賠比。」他笑說,今年上半年交易賺賠比是11.5倍,也就是平均用1元虧損,可賺到11到12元獲利;「如果賺賠比能拉開到2倍以上,就算勝率只有5成,也還是能獲利,這樣就能不斷複製自己的獲利方程式,持續在市場交易,壯大資產。」事實上,這幾年獨大的財富能快速起飛,關鍵就在他致力拉開賺賠比,「是否有該賺卻沒賺到的交易?是否盡力做到將虧損控制在最小?」透過不斷自我靈魂拷問,現在的獨孤求敗,已成為一般人靠股市翻身最勵志的故事。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