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越跌越買砸4千萬 股市女王押債月領息20萬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在自家頂樓眺向台北101,股市女王李蜀芳指出,投資機會不好,只求一個字:穩。
在自家頂樓眺向台北101,股市女王李蜀芳指出,投資機會不好,只求一個字:穩。
擁有37年台股資歷的李蜀芳,在證券投顧業有「股市女王」稱號,早年操作習性是看準標的便重押,風格犀利,獲利出場後再將戰果轉進房市,滾大財富。近期,她的投資戰場以債為主,強調越跌越買,不到2年帳上已獲利400萬元,每月穩領超過20萬元債息。
「現在股市狀況,是這2年來最空虛的時候,不知重心該放在哪;川普政策變數,讓一切很難看得清楚,不夠篤定。」李蜀芳在自家頂樓望向台北101,緩緩道出目前操作心聲,「投資機會不好,就耐心等待撥雲見日時再出手吧!」見過市場大風大浪、在業界有「股市女王」之稱的她,面對不明確的行情,只求一個字:穩。
20250328money001 (6)_2025-03-28.jpg
一旦美國經濟衰退,聯準會降息至3%以下,就是李蜀芳賣債轉股時機。中為聯準會主席鮑爾。(翻攝聯準會flickr)

債券占七成 暫避市值型

1988年李蜀芳大學畢業後,便進入證券業,台股投資資歷長達37年。「法人出身,重視基本面研究,對產業掌握透澈,也擅長危機入市,讓人佩服的是,她能做到違反人性操作,當市場情緒恐慌時,敢逢低進場承接好公司。」同事多年的李忠興直言,行情走空時很多人怕越買越低,但她懂得分散風險,操作極穩!
20250328money001 (7)_2025-03-28.jpg
李蜀芳操作風格犀利,擅長危機入市,逢低買進,資金控管能力一流。
20250328money001 (2)_2025-03-28.jpg
穩健風格,從她ETF配置鐵律就能完全理解。「目前我的債券ETF部位約占7成,高股息ETF2成,產業型ETF約1成;短時間內,我會避開像0050(元大台灣50)那類的市值型ETF,除非關稅問題有解,川普不再出招,才會考慮納入投資組合。」
「大盤整體本益比在20倍以上,我會逢高賣出高股息ETF,將資金全部轉進債券ETF。」她解釋,假設公司每股獲利3元,以本益比20倍計算,股價就是60元;除非公司百分之百配息,配發現金股利3元,換算現金殖利率才有5%,但一般台股企業配息率多在7成,殖利率僅3.5%,既然如此為何不買收益更穩、且殖利率更高的債券ETF?
「我的高股息ETF布局成本低,大概在指數1萬3千點左右,當時鎖定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理由是成分股AI相關比重較高,隨著ETF成分股變化,我也會跟著轉換配置標的;像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波動相對小,資產規模大,能護盤的資金相對多,且傳產股占比高,當大盤在低檔時類股多有輪動效果,未來可能動得快,是我的口袋名單。」
20250328money001 (8)_2025-03-28.jpg
過去台股指數13,000點時,李蜀芳鎖定00878買進。

金字塔買法 操作逆人性

李蜀芳就過去經驗分析,「美歐成熟市場利率只要在5%以上,債券票面利率就可能折價,殖利率能超過6%,在追求穩健收益的配置中,這樣的條件相當吸引人!」
2023年下半年,聯準會進入升息尾聲,基準利率在5.25至5.5%,配合當時台股一路走高,至當年底整體本益比突破20倍,李蜀芳啟動買債機制,賣高股息ETF轉進投資等級債。
「美國利率來到5.25%後,我就持續買債,第一筆先投入500萬元,分別買進00720B(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5B(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51B(元大AAA至A公司債)及00862B(中信投資級公司債)等4檔投資等級債ETF。」
第一筆500萬元投入後,李蜀芳便盯住債券ETF價格,「買進債券ETF後價格仍持續下跌,就領息角度看,其實殖利率更高,此時更應該加碼累積部位。」
20250328money001 (1)_2025-03-28.jpg
她解釋,對債券ETF來說,只要價格下跌1%就算大跌,「我會利用金字塔買法,越跌買越多,方法是畫出債券ETF下降趨勢線,只要跌破前波價格低點,就投入加倍金額;像我第二次進場就投入1千萬元,第三次再投入2千萬元,並新增一檔00937B(群益ESG投等債20+),現在債券部位平均殖利率接近6%。」
過去2年對部分債券投資人來說,日子相當難熬;一方面期待賺價差,卻始終等不到聯準會降息大放送,加上通膨威脅揮之不去,在利率決策不降反升疑慮下,債券價格起起落落,實在考驗人性。「我的作法是,只要它(債券價格)敢跌,我就敢買!」李蜀芳霸氣地說,投資債券會賠錢的人,就是不懂越跌越買的道理。
李蜀芳持有債券ETF不到2年,前後投入加碼總金額約4千多萬元,目前帳面含息報酬率超過1成,平均月領債息逾20萬元,「債券投資目的,就是債息收益可支應我每月生活開銷,不受大環境投資變數影響;要是因經濟衰退,市場氣氛低迷,聯準會降息至3%以下,就是我出脫債券ETF時機,屆時資金就會重回高股息ETF,在股市中撿便宜。」
那麼,現在的時間點還適合「錢」進債市嗎?「現階段市場資金避險需求強,債券低點雖已過,但殖利率誘人還是可進場;此時可將手上資金拆成10筆,債券ETF價格每跌1%,就投入一筆,避免追高風險。」李蜀芳說。

跨足房地產 擅危機入市

令人佩服的是,李蜀芳危機入市的勇氣不只展現在股市,連房市也是同樣作風。老同事涂先生透露,「股市浮沉多年,能在證券投顧業保留戰果的人不多,但李蜀芳絕對是頂尖的。她穩穩收割投資獲利後,再與建商合作合建,投入房地產,過去幾次出手都是在市場最壞時機,但事後看才發現,那些都是最好的買點。」
20250328money001 (3)_2025-03-28.jpg
李蜀芳將股市獲利收割後,與建商合作合建,房市投資眼光也相當精準。
細數李蜀芳股海歲月三十多年,操作穩健的她,幾乎不曾犯過大錯、投資大賠,「以前台股好操作,什麼強就買什麼,我最愛梭哈買滿,後來歷經證所稅風暴、萬企火災,才知道買股票是有風險的,所以我要求自己,35歲後不再融資,40歲後不再做短。」
20250328money001 (5)_2025-03-28.jpg
股市風險難測,四十歲之後李蜀芳便不再做短線投資,最重視現金流。
她感嘆,年輕時因投資獲利賺了錢,朋友來借也不會拒絕,先後借出3千多萬元,全被朋友在股市輸個精光,最後錢也要不回來,「投資多年最大體悟,就是身上真的要保留一定現金,不論高股息ETF或債券ETF,固定配息能給我的安全感,說實話還是最踏實的。」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