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不撿便宜只看趨勢 散戶講師用一線賺強漲段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林家洋重視公司基本面,選在股價創新高且成交量放大時大膽買進。
林家洋重視公司基本面,選在股價創新高且成交量放大時大膽買進。
「投資不是買得多便宜,關鍵是買進的時機點。」曾是業務主管的投資達人林家洋說,順勢操作才是王道,只要掌握趨勢轉捩點進場,抱牢好股,就能穩健獲利;而面對空頭,最重要的不是搶反彈,是等方向明朗再動作。
20250424money003 (1)_2025-04-24.jpg
「如果買便宜真可以治百病,為什麼很多人還是賺不到錢?」有26年證券分析資歷的投資達人林家洋語氣犀利地說,只要行情一反轉,誰都不能判斷低點在哪裡,所以就算買得夠低,沒有明確的策略,最後仍會敗給市場。

跟緊趨勢 抓住強漲段

「很多散戶都是這樣,賺一點點錢就滿足,結果錯過好股票的最大段利潤,長期下來根本白做工,更慘的還長期被套牢,連股價車尾燈都看不到。」林家洋不採取「買低賣高」的方式,而是等到「趨勢改變」才出手。
20250424money003 (6)_2025-04-24.jpg
鴻海是全球規模最大智慧手機組裝代工廠,具備核心價值優勢。(翻攝蘋果官網)
他強調,創新高不一定是飆股,但所有飆股都一定會創新高;創新高是多方資金表態、準備攻擊的訊號,此時進場最有效益,因為有大量買盤進駐,並少了上方賣壓,股價再往上走的可能性極高。
只要股價突破關鍵價位、量能放大,林家洋就會果斷順勢進場,然後抱住不放。以他持有的主力股:新產(新光產物)為例,歷經三次跳空大漲,還是抱緊緊,「因為趨勢沒變,就沒有下車的理由。」而這正是他能抓住成長股報酬率80%強漲段的關鍵。

重點一:鎖定核心價值成長股

林家洋挑股票,不只看現在表現好不好,更重視這家公司能跑多遠,「強勢股不是每一檔都能追,能追的是有『核心價值』的那種。」他解釋,有核心價值的公司不只當下會賺錢,還有辦法一直賺下去,甚至越賺越多,市場便會給出更高本益比,股價也會明顯反映。而要維持這樣的能力,靠的是公司的獨占技術、規模經濟或市場地位。
20250424money003 (7)_2025-04-24.jpg
林家洋在一次融資被斷頭後自學K線,想辦法找出每一種不應該買進的股票。
舉例來說,電子紙專利技術獨占市場的元太,全球智慧手機組裝代工龍頭鴻海,都是他心中深具核心價值的公司。另外,林家洋特別點名長期關注的新產,「產險是這個時代最好賺的行業,時間到了自動續約,不用催,且保費也會跟著調漲,蘋果手機的保險就是由新產承做的;符合一直賺下去的條件。」
檢視財報,揮別防疫險陰霾,新產2023年每股稅後盈餘年成長率逾45%,特別是當年第二、三季每股盈餘季成長率明顯衝高,分別為59.44%和38.16%。只要連續二季每股盈餘都有成長,且月營收年增率逐步遞增,就會被林家洋納入口袋名單。
20250424money003 (8)_2025-04-24.jpg
產險只要到期便自動續約,被林家洋視為能一直賺錢的行業。(資料照片)
再以另一檔他看好的台灣大車隊為例,除了是全台最大規模的品牌計程車隊,加上近年出現的「多元計程車」,還能依照客製化提供不同車型服務,比如有輪椅需求,能指定7人或9人座車款,而員工經常有外出洽公需求的公司,也能和台灣大車隊長期合作,因此被他相中。

重點二:帶量突破頸線順勢進場

挑完股票之後,什麼時候該出手買進?林家洋回答:「等趨勢說話。」頸線突破則是他最常觀察的訊號,「頸線是二個折返點所連結而成的線,一旦股價帶量站上這條線,代表過去那些在高檔買進、被套牢的籌碼已經回本,意謂壓力釋放、趨勢確立,就是最佳進場點。」他補充,選擇頸線突破時進場,不但方向明確,也有退場依據,「若資金攻擊失敗,回跌頸線,就收手停損出場,這是最單純的停損點。」
20250424money003 (9)_2025-04-24.jpg
4月初台股連續崩跌,聯發科相對抗震,被林家洋納入口袋觀察名單。(資料照片)
2023年8月17日,新產股價創下新高57元,成交量同步放大,當市場表態時,林家洋馬上順勢布局,接著在當年10月、隔年3月,再到今年3月,3度出現跳空強漲,至今續抱中,不到2年時間,報酬率逾8成。
20250424money003 (10)_2025-04-24.jpg
台灣大車隊市占率高,多元化計程車能提供客製化服務。
他也曾以同樣方式短線操作鴻海,2024年3月,鴻海在盤整超過3個月後,出現帶量突破頸線的轉強訊號,於是在120元左右進場,一直到同年7月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便出場,短短4個月賺約6成。
近期股市崩跌,投資人哀鴻遍野,林家洋則強調,投資理由沒消失前沒有停損的必要,營運衰退才是出場需考慮的點;另外,股價沒有跌破上升趨勢線,也不需要特別處理。靠著紀律控管風險,長期股票部位不低於資產的五成,且其中持股不超過三檔,林家洋因此能在行情好的時候吃到大波段獲利,也能在苗頭不對時馬上轉身。

重點三:空頭時旁觀待趨勢反轉

「多頭看資金、空頭看體質,現在股市不好,不少投資人看到大跌就想進場撿便宜,但面對空頭,最重要的不是搶反彈,而是等方向明朗再動作;趨勢沒變之前,急也沒用,此時應該靜下心來尋找好標的。」現在的林家洋選擇旁觀,正在物色下一檔好股。
「可以留意公司在空頭環境下,是否仍能維持過往營運實力,有通過才代表體質夠硬,值得趨勢明朗後進場。」他提到,股價本益比低於十倍且月營收創新高者,是目前可以關注的標的。
林家洋觀察,4月7日台股遭全面血洗,但聯發科很快就站穩腳步,不僅如此,公司今年3月營收更創30個月以來新高,第一季也創十一季以來最高,「即使本益比還沒低到非常吸引人,但這樣的綜合表現,已經足夠放進觀察名單了。」
英文系畢業卻踏入金融業,林家洋分享,他一開始也跟其他散戶一樣,認為大跌後低接股票最安全,結果第一次買股就賠光當兵存下的所有積蓄;也曾看好鋰電池題材,用融資買進台光電卻被斷頭,中間六年都不敢出手。之後靠著苦讀、研究K線原理,找出每一種不該買的股票,才順利翻轉投資路。學生陳小姐就說,過去常追高殺低,還會融資買股,受到林家洋影響後,她轉變思維,明白在股市裡能存活下來最重要。
如今市場受川普關稅風暴影響,恐慌指數狂飆,林家洋卻淡淡地說:「回頭看,哪次空頭不會過去?只是結束前一定很可怕。」他再度提醒,注意趨勢,順勢而為。
20250424money003 (2)_2025-04-24.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