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11:52 臺北時間

台美關稅談不攏? 傳2大主因陷膠著

mm-logo
時事
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全世界經濟。(翻攝The White House Flickr)
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全世界經濟。(翻攝The White House Flickr)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14國實施新關稅稅率,台灣卻未被列入名單。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猜測,由於兩項關鍵因素,台美雙方的關稅協商尚未達成共識。
為降低可能面臨的高額關稅衝擊,台灣政府已派出談判代表團赴美,包括政務委員鄭麗君與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上週五啟程前往華府展開最後階段協商,希望能為台灣爭取更有利的條件。不過,目前談判仍未傳出具體進展,結果仍難以預料。
施俊吉在臉書發文,猜測台灣與美國談判觸礁的兩個可能原因,第一是我方不願意撤銷對美豬、美牛的非關稅壁壘,例如含豬肉原料的包裝食品和散裝食品,都必須標示豬肉的原產地。第二個原因則是,我方不願意大幅調降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而擬以降低汽車貨物稅作為補償,但遭美方拒絕。
施俊吉進一步指出,第一項堅持是怕「左膠」作祟,政府害怕出現以食安為名的社會抗議風潮。第二項堅持則是為了繼續保護國產車,因為如果降美車關稅,美車的相對價格會下降,國產車將面臨嚴重的競爭;如果降的是汽車貨物稅,則所有的車之相對價格維持不變,國產車不用面對激烈的美車競爭,但政府的財稅收入會大幅減少。
施俊吉表示,果真如此,政府的堅持將使「左膠」和國產車得意,犧牲的是其他會被美國課徵高關稅的產業、廠商及其就業人口。這樣是否公平? 最後他強調,以上是他個人作為一個經濟學者的預測,絕非危言聳聽,也不保證預測正確。
更新時間|2025.07.08 11:52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