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相人間/買塊地了嗎 那些得獎的移民工後來怎麼了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因為Erin的心聲,張正與廖雲章2015年開設「燦爛時光」書店,專門提供東南亞語文書籍讓移工借閱。書店今年結束,但仍以行動圖書館方式延續,志工每週日將書帶到台北車站供移工借閱。
因為Erin的心聲,張正與廖雲章2015年開設「燦爛時光」書店,專門提供東南亞語文書籍讓移工借閱。書店今年結束,但仍以行動圖書館方式延續,志工每週日將書帶到台北車站供移工借閱。
台灣特有的「移民工文學獎」被移民工們暱稱「買塊地文學獎」,因其英文名稱有Migrants(移民),發音似「買塊地」,且若獲首獎,10萬元獎金有機會讓移工回到家鄉買塊地。那麼,至今有移工成功回鄉買塊地了嗎?獲獎的移民移工們後來如何?
「有一個最接近的,我不確定他買地了沒。有一年首獎得主是個菲律賓男生,在工廠做印刷電路板的生產線工作。他在菲律賓是大學畢業,念心理諮商系,我們問他有想開諮商所嗎,他說在菲律賓想做諮商需要讀到研究所。」移民工文學獎(Literature Award for Migrants)創辦人之一的廖雲章對我們說。

首獎10萬元 想回菲開養豬場

如今是《天下雜誌》獨立評論總監的廖雲章,2014年與夫婿張正及友人們一起創辦移民工文學獎,鼓勵移民工以自身母語寫作、參賽。這些年,她與多位得獎者仍有聯繫。
廖雲章說,那位菲律賓得獎者告訴她,開心理諮商所有難度,他打算回菲律賓開一間小小養豬場,「這樣他們全家人就能一起工作,還可以兼做烤乳豬Bar B.Q.。他說烤乳豬在菲律賓是剛需,家家戶戶都會買烤乳豬,菲律賓人喜歡慶祝。他說,10萬元獎金對他幫助非常大。」
移民工文學獎的最初構想,來自十多年前台北一間熱炒店的亂聊。廖雲章的夫婿張正曾創辦《四方報》,在那個移工仍飽受壓榨的年代,《四方報》以越南、印尼、泰國等多種語言印刷,提供移民工閱讀,並歡迎移民工以母語寫作、投稿。多年後張正離開《四方報》,某天他與廖雲章及幾位關心移工議題的好友,相約台北台電大樓旁巷子裡一間熱炒店,「我們在想,怎麼樣讓這個精神留下來?就覺得可以用文學獎的形式。」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9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